长江之锋:498米江北新区第一高楼的云端叙事
当长江在此处拐出一道温柔的弧线,一座建筑正以金属与玻璃的棱角,在江北的天幕上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惊叹号。498 米的高度刺破六朝烟雨,将南京江北新区的雄心折叠进每一寸上升的钢筋 ——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高度堆砌,而是长江北岸用十五年蛰伏换来的云端宣言,是古都文明与
当长江在此处拐出一道温柔的弧线,一座建筑正以金属与玻璃的棱角,在江北的天幕上刻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惊叹号。498 米的高度刺破六朝烟雨,将南京江北新区的雄心折叠进每一寸上升的钢筋 —— 这不是简单的物理高度堆砌,而是长江北岸用十五年蛰伏换来的云端宣言,是古都文明与
6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在大江论坛第40期讲座以“长江黄河交相辉映 中华文明长盛长青”为主题,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文化洞察,深刻地总结了黄河与长江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两大母亲河此盛彼衰
距离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还有10年,“十五五”时期的5年,必将是实现这一目标极为关键的五年。随着“十五五”规划和文化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呼之欲出,文化界各领域、各群体、各行业肩负的责任愈发重大、任务愈发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的《加快
本直播由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湖北省民宗委指导支持,宜昌市民宗委、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共同策划,湖北宜昌、青海玉树、云南昭通、重庆万州、江西九江、安徽芜湖、江苏南通、上海松江八地融媒体平台接力,采取“文化传承+民族团结+区域联动”的形式,以长江为媒共诵一首中华
它为长江流域带来了青铜文明,“激活”长江中下游地区丰富的金属资源;它的发现改变了学术界对于“商文明不及长江”的传统认知,是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发展等量齐观的历史见证……
苏东坡在担任杭州通判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便是疏浚运河河道。在中国古代,作为人类农业文明的巅峰代表,水利工程是极为关键的技术支撑。从当时中国的水利状况来看,长江流域是最为理想的农业耕作区域,也是农业文明发展的绝佳之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伟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系统阐发长江文化内涵,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同时还提出,形成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7个地域文化片区,其中荆
郑晓云:大洪山虽为自然山体,但其周边区域在地理格局中具有特殊意义 ——这里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的中间纽带,也是淮河流域的源头之一。从文化维度审视,环大洪山区域早已超越单纯的地理范畴,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文化枢纽。
5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云彦出席《湖北省石家河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推进会,听取省文旅厅、省司法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立法工作进展情况,研究条例草案涉及的重大问题。
天朗气清,万物并秀,一场思想激荡、智慧交锋的文化论坛活动10日在武汉东湖之畔举行。“炎帝文化、曾随文化与长江文明”高端对话邀请来自文史学界、社科理论界、文博考古界等各方专家学者,围绕农耕文明、青铜文明、长江文明的内涵与价值,畅叙进一步传承创新炎帝文化、曾随文化
5月10日,“炎帝文化、曾随文化与长江文明”高端对话在武汉举办,来自文史学界、社科理论界、文博考古界等各方专家学者,围绕炎帝文化、曾随文化、青铜文明、长江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阐述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炎帝文化、曾随文化、荆楚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