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容强大!这一“重磅”联盟在京成立,20余所高校纷纷加入!

B站影视 2024-11-23 20:57 4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旅游教育作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日,由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共同承办的“中俄旅游教育大学联盟”正式成立,首届“中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旅游教育作为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日,由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俄罗斯联邦独联体事务、俄侨和国际人文合作署主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共同承办的“中俄旅游教育大学联盟”正式成立,首届“中俄大学旅游论坛”同期举行。该联盟的成立开启了中俄两国在旅游教育领域合作的新篇章,将进一步致力于推动两国高等院校在旅游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

北二外党委副书记、院长计金标会见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校长马克西姆采夫

此次活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吸引了来自中俄两国政府、教育和旅游行业的众多领导、嘉宾和专家参加。会议分为开幕式、联盟成立仪式、联盟启动仪式、主旨发言、学术报告、闭幕式六个板块。成立仪式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正式签署联盟协议,并向联盟理事单位颁发了证书。

联盟成员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中俄旅游教育界颇具代表性的20余所高校。在随后举行的“中俄大学旅游论坛”上,两国专家围绕“旅游合作与教育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正式签署联盟协议

“中俄旅游教育大学联盟”正式成立

闭幕式上,中俄双方进行了盟旗交接仪式。联盟中方执行理事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郑承军教授将象征着中俄两国旅游教育领域长期合作与友谊的盟旗亲手交到联盟俄方理事会秘书处秘书长奥克萨娜·科斯特留科娃手中。仪式后,许多中俄高校与理事会秘书处联系,表示愿意加入联盟,预示着联盟队伍将进一步壮大。

授旗仪式

2024年中俄两国迎来建交75周年。近年来,越来越紧密的中俄关系,为两国高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此次中俄旅游教育大学联盟的成立,不仅有助于中俄两国旅游产业的繁荣,还将为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促进两国青年学生跨文化理解和友谊做出积极贡献。

除了此次活动外,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俄语言教育大学联盟揭牌仪式暨中俄语言教育大学校长论坛上,北二外党委常委、副院长郑承军应邀出席,并围绕“数智化时代与中俄语言教育”主题发言。期间,郑承军还与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东北联邦大学参会校领导会谈,并就下一步合作方向进行交流。

党委常委、副院长郑承军发言

作为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北二外在助力中俄两国旅游教育与人文交流方面优势显著。学校俄语专业建于1964年,为学校创校专业,学校首批研究生招生专业,并于1999年正式建系。

建设前期,北二外俄语专业曾汇聚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包括多名资深翻译家、“中国俄语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等,他们不仅是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中坚力量,还对我国俄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上世纪俄语系教师编写的《现代俄语通论》《俄语同义辞典》(王超尘)和《俄语视听说》(徐仲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翻译领域(李越然)、高年级教学改革(肖敏、吕国军)上的成就对中国俄语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

李越然,著名翻译家,曾长期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担任主要俄语翻译。曾荣获“中俄友谊纪念”奖章、“俄中友谊”奖章等重要荣誉。在1997年出版的翻译百科工具书《中国翻译词典》“口译”词条中,把李越然提出的“准、顺、快”作为口译质量的标准。

历经几代人的探索与沉淀,北二外俄语专业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12月,学校整合原西欧学院、中欧学院和俄语系,成立了欧洲学院。俄语专业现隶属于欧洲学院,是北京市特色专业,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设有人文交流、外事外贸两个方向,还拥有俄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俄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专业师资队伍中,拥有14名专任中国教师,100%有海外留学教育背景,另聘有外籍专家及荣誉教授7人。除了名师引领,北二外俄语专业的学子还可以通过参加专题讲座、“中俄青年同走友谊路”活动等,实现言语实践能力和口笔译综合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并持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俄语专业举办“品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政治与文化”专题讲座

2023年8月,俄语专业学生受邀参加第三届“中俄青年同走友谊路”活动。期间,葛菲、王晶晶、杨慧婷等三名受邀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主动承担相关工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发来感谢信。

2024年3月,俄语专业学生赴索契参加2024年世界青年大会

此外,2024年也恰逢中俄文化年。“俄罗斯之心”文化艺术节是中俄文化年框架下推出的重磅活动之一。6月份,俄罗斯的优秀演出团体来到了北二外,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演出,进一步增进了学子们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

长期以来,依托卓越的俄语人才培养成果及旅游学科优势,北二外已与俄罗斯喀山联邦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赫尔岑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师范大学)、俄罗斯莫斯科语言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俄语专业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和学校交流项目的资助,免费前往不同院校交换学习或参与自费出国交流项目学习,借此开阔国际视野。

凭借出色的俄语水平与技能,北二外俄语专业学子亦在各类俄语大赛中屡屡获奖。

在2024年全国高校俄语大赛复赛与决赛中,俄语系2023级本科生迟奕飞获得低年级组三等奖,2023级翻译硕士研究生王润泽获得研究生组三等奖,2021级本科生李安琪成功进入决赛,获得高年级组一等奖。

从俄语专业走出的众多毕业生,以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服务于外交、经贸、新闻、国防、旅游、科研、教育、文化等领域,如外交部、贸促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工国际等中央部委和国家企事业单位,并逐渐成长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知名的专家学者或成功的企业家,充分彰显了学校俄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

今后,随着中俄合作的不断深化,北二外也将持续利用自身语言和旅游学科优势,发挥好中外沟通桥梁作用,在助力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谱写出崭新篇章。

本文素材来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官微/官网等

来源:大学生观察官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