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旱涝看小满”,2025年是“七龙治水”!下半年是旱是涝?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你小时候听过这句话吗?或者这样说——“龙多不下雨”,这背后可不是神话故事,而是一种农民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经验总结。特别是每年小满这几天,村里年纪大的总爱站在田边抬头看看天,然后低声说一句:“今年几条龙?别又旱透了……”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你小时候听过这句话吗?或者这样说——“龙多不下雨”,这背后可不是神话故事,而是一种农民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经验总结。特别是每年小满这几天,村里年纪大的总爱站在田边抬头看看天,然后低声说一句:“今年几条龙?别又旱透了……”
2025年的上半年就快过去了。有人说,这半年像是“慢慢踩下油门”,一切都在缓缓提速,却也潜藏着方向的调转。眼下,随着6月的临近,经济的风吹草动也格外敏感。
连营万屋无闲地,小满初晴麦气薰。转眼间,夏季第二个节气,小满将至。据悉,今日5月18日,星期天,距离小满节气仅剩3天。小满,是小得盈满的意思,指的是北方地区的小麦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只是灌了个“半饱”,但尚未完全成熟;而南方地区的降水增多,江河开始盈满,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5月20日至22日之间。此时,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逐渐饱满,但尚未完全成熟,故称“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一名称生动地描绘了农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
俗语"芒种端午后,必定是顺年"这句流传甚广的农谚,既反映了先人对天时与收成的朴素认知,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需从节气更迭、农事规律与民俗信仰三个维度展开,看看有道理吗?
2025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廿四,迎来小满。老话说:“枇杷黄后杨梅紫”,南方荷塘已满、北方麦穗渐饱,小满虽“小”,却是农家一年中忙碌的开端。古人有云:“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此时正值初夏与仲夏的交界,气温飙升、湿热交织,稍有不慎,便易困乏难耐。
小满是夏天,第二个节气,之所以叫做小满,有两层意思,一个呢就是说,来到小满节气,小麦的籽粒逐渐开始饱满,再一个就是反映这段时期,雨水的盈缺情况。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民间经常使用,小满时节的天气变化,来预测之后的天气走势,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和生活。一直以
今年端午节不一般,不仅与六一儿童节相连,还出现在芒种节气之前。那么,你知道端午节出现在芒种节气之前有啥说法呢?挂艾草为啥偏选大门口,为何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呢?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于人生,小满正好”,时间过得真快,5月21日我们将迎来小满节气,小满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同时也是夏季的第2个节气。小满的“满”有2层意思:一是指雨水充盈,老话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到了小满节气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更加活跃,我国南方一带往往出现持
2025年6月6日,农历五月十一,江南一带悄然“入梅”。老话说“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梅子一熟,雨水便接踵而至。此时正值芒种节气,空气湿重,天色阴沉,仿佛连蝉鸣都带着些许郁闷。老年人常念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湿漉漉的日子,最容易让人心烦
端午节临近今年端午定于公历5月31日,与六一儿童节相邻。民间谚语有云:“芒种端午前,必定是灾年。”2025年芒种落在6月5日,农历五月初十,端午在前,芒种在后。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随着立夏节气的深入,仲夏时节也就越来越近了。此时一个备受大家关注的日子就要来临了,那就是端午节。据悉,今年的端午节出现在公历5月31日,星期六,距今只剩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