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温闷热,玉米会不会出现花期不遇?该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有些地区玉米已进入抽穗或扬花授粉期,这个时期最担心的就是花期不遇,即雄穗已经抽出,而雌穗却迟迟不出来,这样雄穗上的花粉落不到雌穗花丝上就会导致授粉不正常,从而造成减产,而由于前段时间高温且闷热,好多玉米已经开始散粉,但花丝却没有吐出来,这就让人不禁有些担
当前,有些地区玉米已进入抽穗或扬花授粉期,这个时期最担心的就是花期不遇,即雄穗已经抽出,而雌穗却迟迟不出来,这样雄穗上的花粉落不到雌穗花丝上就会导致授粉不正常,从而造成减产,而由于前段时间高温且闷热,好多玉米已经开始散粉,但花丝却没有吐出来,这就让人不禁有些担
在淮安区复兴镇朱庄村田野上,朱明星以汗水为墨、土地为卷,将 “复兴小玉米” 点染成乡村振兴金色图景,是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的乡村合伙人。作为返乡创业 “领头雁”,他引领明星稻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扎根乡土,打造现代化玉米种植基地;从选种育苗到品牌打造,他用脚步丈量土地
在白庙乡胡坡村胡现家庭农场的百亩玉米基地,省科技特派员黄俊伟、张红云、王丽琳细察,看着京科927玉米穗,黄俊伟高兴地说:“前期管理到位,预估产量将再创新高。”
近年来,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快速发展,但品种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鲜食玉米“百种一面”的困局,市农科院作物所以“党建铸‘芯’魂、科技破同质”为行动纲领,推动党建与核心科研任务深度耦合,为突破品种同质化瓶颈、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注入了坚实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常面临鸟害问题。鸟类啄食不仅造成直接产量损失,还可能传播病害,影响玉米品质。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各地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现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的防鸟方案,供种植户参考。一、物理阻隔法:构建立体防护体系1. 防鸟网覆盖技术陕
很多人喜欢吧自家的小阳台利用起来,养点花草,种点青菜,动动手就能小有收获,岂不乐哉。
这不是开玩笑,确实有不少人因为查出高血脂,连带着对碳水、脂肪、甚至水果都产生了恐惧。一个朋友前阵子刚体检出甘油三酯偏高,立马戒了米饭、面条,连早饭的玉米粥都不敢动。一问原因,他说听人说玉米升糖快,血脂高的人最好别碰。
立秋的晨露刚打湿豫东玉米地的叶尖,村头老周攥着半袋“汉单777”种子蹲在田埂上,烟卷儿抽了一根又一根:“昨天王婶说‘立秋种玉米,等于瞎胡迷’,可我家麦茬地刚腾出来,这要是不种,下半年的收入可咋办?”
这里诞生了国内首个通过四大生态区审定的明星品种“万糯2000”,这里创造了从田间到冷库仅需3.5小时的“锁鲜速度”,这里培育出年销售额破亿的龙头企业,更让中国玉米香飘海外。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今年世界大象日的主题是“象往家园 中国守护”。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地,我国在亚洲象主要分布区已建立1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为亚洲象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地。
在白庙乡胡坡村胡现家庭农场百亩玉米实验基地,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黄俊伟、张红云和王丽琳一边俯身细察,一边向种植户讲解:“前期科学管理到位,玉米长势喜人,抗倒伏、耐高温、抗病性表现突出,预估产量将再创新高!”
棉袄里的棉花早就结成了硬块,硌得人浑身不自在,但好歹能挡住一些钻骨头的寒气。
先达 287 玉米是不少农产品投资和种植人员关注的品种,它的产量高、抗病性好。但要想让先达 287 玉米 “发挥实力”,积温条件很重要。积温就是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整个生长周期内,每天平均温度超过 10℃的总和。积温够不够,直接影响玉米能不能正常成熟、产量高不高
玉米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准确把握北方玉米的播种最佳时间,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土壤墒情、品种特性以及当地种植习惯等多重因素。根据农业专家研究和实践经验,北方玉米播种的最佳时间窗口通常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
在丝路天山食品城玉米种植基地里,大片玉米地郁郁葱葱,一株株玉米秆上饱满的玉米棒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在玉米行间,手法娴熟地将玉米掰下,打包、装车送往食品城冷冻仓库进行预冷处理。
时近立秋,静宁县界石铺镇联合甘肃光合科技有限公司在高堡村订单规模种植的近300亩水果玉米进入成熟季,公司组织车辆来到地头收购,广大村民在玉米田间采摘棒穗、称重装车,脸上洋溢着丰产增收的喜悦。
芒种刚过,村东头的老张蹲在玉米地边叹气:“去年追了三次氮肥,玉米秆比我还高,棒却没几粒;花生倒了半袋钙肥,还是空壳一堆,难道是节气没踩对?”其实,玉米花生的“高产密码”,就藏在节气的流转里——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对肥对时”。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1日讯当人们在为“减糖”与“美味”取舍而困扰时,山东禹城这座不产甘蔗的县城,正用玉米改写“甜蜜规则”。禹城被誉为“中国功能糖城”,这里生产的功能糖产品占据全球约35%、全国约70%的市场份额。这座“中国功能糖城”,将平凡的玉米淬炼成影响全
种玉米的乡亲们注意了!别在地里瞎忙活,汗水流得多不如方法用得巧。今年各地玉米高产户都悄悄用上了“3促2防”诀窍,棒子长得比别人粗,籽粒饱满沉甸甸,一亩地轻松多收两三百斤!
玉米白斑病是近年来新发突发的玉米叶部病害。该病通常在抽雄吐丝期发病,初期在玉米叶片上出现豌豆大小水渍状褪绿病斑,随后病斑逐渐变为白色或灰白色,常被误认为除草剂药害斑;后期病斑可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萎,整株枯死,进而引起玉米早衰、果穗发育不良,一般产量损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