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玉米和花生追肥?记住一定别少了这几种肥,高产稳产靠的就是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1 10:40 1

摘要:芒种刚过,村东头的老张蹲在玉米地边叹气:“去年追了三次氮肥,玉米秆比我还高,棒却没几粒;花生倒了半袋钙肥,还是空壳一堆,难道是节气没踩对?”其实,玉米花生的“高产密码”,就藏在节气的流转里——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对肥对时”。

芒种刚过,村东头的老张蹲在玉米地边叹气:“去年追了三次氮肥,玉米秆比我还高,棒却没几粒;花生倒了半袋钙肥,还是空壳一堆,难道是节气没踩对?”其实,玉米花生的“高产密码”,就藏在节气的流转里——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对肥对时”。

很多人以为“追肥就是猛上氮”,这其实是个误区。玉米爱氮,但怕“贪”:苗期(芒种前后,6月5-7日)是“长身子”的关键,追5-7公斤尿素/亩刚好,促苗壮根;大喇叭口期(小暑前后,7月7-9日)才是“吃肥高峰”,得给“硬菜”——高氮高钾复合肥(25-5-10)20-25公斤/亩,穴施到距植株10-15厘米、深8-10厘米的地方,避免太阳晒得肥效挥发;花粒期(立秋前后,8月7-9日)还要给“零食”——0.2%磷酸二氢钾+1%尿素溶液,喷在叶子上,延缓衰老,让玉米棒“吃”得饱饱的。

花生则像个“讲究的姑娘”,要“补得准”:团棵期(小满前后,5月20-22日)最缺钙,得给“钙片”——40斤石膏粉/亩(别用生石灰,会烧根!),浅锄入土,沙土地再加点腐熟鸡粪,保准后期荚果不空壳;开花下针期(夏至前后,6月21-23日)要“补美容液”——10克钼酸铵+20克硼砂,兑30斤水,下午4点后喷,别和碱性农药混用,不然会“过敏”,影响开花坐果。

东北的春玉米4月下旬播种,芒种前后刚好是苗期,追尿素正合适;华北的夏玉米6月上旬播种,夏至前后进入苗期,追10-15公斤尿素/亩,别嫌少,多了会徒长;长江以南的春玉米3月下旬播种,谷雨前后(4月19-21日)追8-10公斤尿素/亩,要“看苗下菜”:叶片浓绿发亮就少追,发黄瘦弱就多补。花生在东北要注意,沙土地保肥差,氮肥要“少量多次”,用硝酸铵钙代替尿素,避免下雨冲走;华北的酸性土壤,花生苗期要撒50公斤石灰,调调pH,让根瘤菌“活”起来,帮着固氮;长江以南的花生,花针期要“控减肥”,用40克5%烯效唑/亩,防止长得太高倒苗,影响下针。

要是踩错了时间,可别怪作物“不给力”:玉米苗期追氮过早(5叶前),秆长得比谁都快,风一吹就倒,棒却没粒;大喇叭口期追肥过晚(7月底以后),错过“吃肥 peak”,棒小得像手指。花生团棵期补钙过晚(6月以后),荚果已经形成,再补也没用,空壳一堆;花针期喷硼钼过晚(7月以后),开花量减少,坐果率低,荚果少得铲不动。

老把式常说:“节气是天定的,肥是人种的,顺天时才能合地利。”今年追肥,不妨先翻一翻节气表,再摸一摸土壤,问一问村里的老把式:“这时候该追啥肥?”把肥花在刀刃上,才能让玉米棒满粒实,花生荚多壳饱。毕竟,种地不是“瞎使劲”,而是要“用心换心”——你对作物好,作物就对你好。

来源:旋转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