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伦:康德和种族主义
去年是康德诞生三百周年,从他的祖国德国到世界各地,人们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中国也不例外,有关康德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演讲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年底。这表明康德绝不是像艾伦·伍德(Allen Wood)说的那样,是一个死去已久的人,对我们没什么影
去年是康德诞生三百周年,从他的祖国德国到世界各地,人们举办了许多学术会议来纪念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中国也不例外,有关康德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演讲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年底。这表明康德绝不是像艾伦·伍德(Allen Wood)说的那样,是一个死去已久的人,对我们没什么影
本文通过解析休谟的经验主义哲学体系,探讨其“因果关系是心理幻觉”命题的逻辑基础与合理性。通过分析休谟对因果关系的“习惯性联想”解构、归纳问题的提出及因果必然性的否定,结合康德先验范畴、实用主义及分析哲学的回应,论证休谟的因果怀疑论虽存在局限性,却深刻揭示了人类
康德伦理学多被看作一个纯粹理性的体系,这使得愉悦的情感在康德式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一直晦暗不明。然而康德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即他律与自律的矛盾,为愉悦在道德教育中扮演某种角色提供了可能性。康德的道德教育大体上分为三个步骤:将人引导到道德上来,对人的道德判断力进行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