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

项飙:生活变得透明而不透气,是和公共的抽象化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社会的陌生化趋势,可以从近几十年陌生人的形象变化中略见一斑。在20世纪末,中国人公共意识里的陌生人是和道德焦虑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出现一系列见死不救、对陌生人冷漠无情的事件,也出现了陌生人对提供帮助的人倒打一耙,所谓“碰瓷”的现象。人们不敢帮助陌生人,也不敢

囚犯 民工 不透气 李一凡 陌生化 2025-06-22 13:55  3

“上河工”的艰苦日子

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世世代代都背负着一项铁镣般的责任,那就是“劳役”。“劳役”一词似乎是古代的说法。建国后农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所以也就改变了说法,基本称作“出公差”或“义务工”。但不管称为什么,其核心特点都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广泛性。

劳力 生产队 民工 扒河 白馒头 2025-06-09 18:15  4

红旗渠的红色传奇:一部镌刻在太行山上的奋斗史诗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 每当这首激昂的歌曲在耳畔响起,那一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历史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红旗渠,这条被誉为“人工天河”的伟大水利工程,不仅仅是一条流淌着生命之水的渠道,更是一座矗立在太行山上的不朽丰碑,铭

史诗 红旗渠 民工 林县 任羊成 2025-06-05 10:37  6

《扒河:镌刻在黄土地上的集体记忆》

1978年的深秋,苏北平原的寒风裹挟着盐碱地的苦涩。十八岁的张建国攥着磨得发亮的铁锨把,望着脚下蜿蜒的河槽。这条从骆马湖延伸而出的人工河道,承载着十里八乡数千人的汗水与期盼。在那个没有机械轰鸣的年代,数以万计的农民用血肉之躯,在大地上刻画出纵横交错的水利脉络,

黄土地 集体记忆 民工 扒河 苏北平原 2025-06-02 22:53  5

张嘉益街头骑三轮载秦海璐!民工扮相接地气,网友:这才是演员

当天,张嘉益身着一身破旧且沾着灰尘的衣物,脚蹬一双军绿色解放鞋,活脱脱一副民工打扮。他熟练地蹬着三轮车,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仿佛就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劳动者。而坐在后座的秦海璐,一身都市女性装扮,与张嘉益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十分吸睛。

秦海璐 嘉益 民工 民工扮相 嘉益街头 2025-06-01 16:35  5

民工小代近况

小代早前在上海打工,是防水工人。防水是细分的较需技术的建筑领域之一。卷材扛上扛下,喷枪在夏季“取暖”。辛苦是辛苦,但到手也颇丰,小代以此照顾父母妻儿。

寒潮 魔都 东方雨虹 香油 民工 2025-05-28 15:46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