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五十岁不晚,六十岁封侯
高适是唐朝诗人中的一个传奇,很多诗人都想着拜将封侯,但唯独高适做到了。高适五十岁才进入仕途,仅用了10年时间,就从一个职场新人走到了人生的最巅峰,职级为正三品(一品二品为亲王所任的虚职,三品在大臣中是最高的了)的散骑常侍,加封渤海县侯,让当时很多文人都难以望其
高适是唐朝诗人中的一个传奇,很多诗人都想着拜将封侯,但唯独高适做到了。高适五十岁才进入仕途,仅用了10年时间,就从一个职场新人走到了人生的最巅峰,职级为正三品(一品二品为亲王所任的虚职,三品在大臣中是最高的了)的散骑常侍,加封渤海县侯,让当时很多文人都难以望其
中国古代唐诗多姿多彩,有不同风格的诗作,其中边塞诗特点鲜明,许多唐代诗人或壮志豪情、或心有块垒、或有愁绪无限,写出许多传世佳作。在中唐时期,李益的边塞诗在独领风骚,他的诗数量多,艺术造诣高,不仅在当时广为人知,而且为后人称赞。李益有一首《塞下曲》,是他的杰作之
昆仑山的雪水滋养着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一支头戴鹰羽冠的塞种部落在此驻足。首领尉迟跋陀罗站在高台上,望着蜿蜒的玉龙喀什河,对族人宣告:"此地水草丰美,玉石如星,我们便在此立国!"他拔出腰间镶嵌和田玉的弯刀,刀锋直指苍穹:"以天神之名,此国名为于阗!"
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时,认为只有王昌龄可以和李白争胜,是“神品”。最喜欢王昌龄的边塞诗,每一首都充满霸气,他的诗能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宰相张镐赶紧前去支援,又派濠州刺史闾丘晓出兵营救。可是,刺史闾丘晓却担心打了败仗,自己会受到处罚,所以干脆按兵不动,坐视睢阳城破,张巡罹难。
居延海,这片曾经浩瀚无垠的湖泊,曾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它的水域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滋养了周边的土地与人民。在这里,居延城、黑水城、绿城、大同城等古城遗址依水而建,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更迭。秦汉时期,匈奴居延部落在此游牧,赋予了它“居延泽”的名字。魏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