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文苑】探寻汶上故城的天主教堂(总第684期)
在汶上故城的众多历史遗迹里,天主教堂宛如一颗耀眼而独特的星子。曾经,它坐落于故城东门里路北,在那方土地上独树一帜。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国传教士的到来,恰似播撒下一颗异域的种子,自此开启了它的建造历程,而后于汶上故城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别具一格的建筑之花。
在汶上故城的众多历史遗迹里,天主教堂宛如一颗耀眼而独特的星子。曾经,它坐落于故城东门里路北,在那方土地上独树一帜。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国传教士的到来,恰似播撒下一颗异域的种子,自此开启了它的建造历程,而后于汶上故城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别具一格的建筑之花。
在澳门这片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土地上,大三巴牌坊如同一位历经沧桑却依旧风姿绰约的长者,静静地矗立于大三巴斜港,成为澳门最著名的标志。
1933年,加拿大籍神父巴思理、邱多连等受教会派遣,来到江苏丰县天主教堂传教。这座始建于1906年的青砖灰瓦教堂,坐落在丰县老城书院街,庑殿顶的砖木结构融合中西建筑特色,圣堂内保存着拉丁文经卷与中式雕花梁柱。
然而,由于当时清朝传教政策的限制,方若望最先开展传教工作的城市却不是东北地区的首府沈阳,而是营口,直到1861年,方若望才正式在沈阳传教,而他也为沈阳留下了一座著名的地标——沈阳南关天主教堂。
在北京,除了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寺庙,还有几座低调的天主教堂,它们隐藏在老北京的街角,别有一番风味,今天就带大家探访一座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