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患病8年不让告诉儿女 我凌晨卖菜补贴家用 大儿子查到存折哭了

B站影视 2025-02-06 13:47 3

摘要:人们常说,一个家庭最难的不是赚钱,而是面对疾病的无奈。可是,有些人宁愿独自承担,也不愿让亲人担心。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老人,他用八年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父母的深情。

人们常说,一个家庭最难的不是赚钱,而是面对疾病的无奈。可是,有些人宁愿独自承担,也不愿让亲人担心。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老人,他用八年时间,诠释了什么是父母的深情。

我叫张德福,今年65岁,在县城蔬菜批发市场做了30年菜贩。那天凌晨三点,我又摸黑起床,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老伴睡得不安稳,在床上翻了个身。我赶紧停住脚步,等她又睡熟了,才轻轻带上门。

推着三轮车往批发市场走的路上,遇到了老李。他支着手电筒照我:“德福,你这身子骨还撑得住吗?你看你都瘦成啥样了。”

“撑得住,咋撑不住。我这身子骨壮实着呢。”我故意挺直腰板,冲他咧嘴一笑。

老李摇摇头走了。他不知道,我每天三点起床进货,就是为了多赚点钱。自打八年前查出老伴得了肺癌,我就过上了这种日子。

那天老伴说嗓子疼,我带她去县医院做检查。大夫看了片子,脸色不太好:“需要做个细致检查。”等结果出来时,我差点瘫在地上。

“早期肺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大夫说这话时,我感觉天都塌了。

老伴倒是镇定:“多少钱能治好?”

“保守估计,前期治疗要三万左右。后续还得看情况。”

那时候,我俩每月退休工资加起来才四千多。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了两万块钱。这一下子,全得搭进去。

晚上回家,老伴拉着我的手说:“别告诉孩子们。大儿子刚在医院站稳脚跟,小儿子的厂子正愁资金周转,咱们别给他们添乱。”

我知道她说得对。大儿子虽然在省城医院当医生,可是刚买了房子,每月光还房贷就要一万多。小儿子在深圳开了个小厂子,一年到头都在为资金发愁。

“行,咱们先别说。等治好了再告诉他们。”那时候我以为,治好了就结束了。谁知道,这一瞒就是八年。

为了凑医药费,我开始往批发市场跑。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四点到市场进货,然后推着三轮车到县城各个小区卖菜。一天下来,能挣一百多块钱。

老伴的化疗很辛苦,但她从来不喊苦。每次打完针回来,她都说:“没事,就是有点困。”然后钻进被窝里,蜷缩成一团。我看着她瘦削的背影,心里比刀割还难受。

那几年,我们把能省的都省了。家里的灯坏了,我自己修;衣服破了,老伴自己补。每个月光是医药费就要三千多,再加上日常开销,根本存不下钱。

为了多挣点,我晚上还在小区门口看自行车,一个月能挣六百块。后来觉得不够,又接了个小区保洁的活,每天早上六点扫完街,再去卖菜。

日子虽然苦,但看到老伴的病情慢慢稳定下来,我心里也就踏实了。直到去年冬天,她的病突然加重了。大夫说要住院,一个疗程下来,至少要五万块。

我一下子慌了。这些年的积蓄早就见了底,就连前几年买的那套四十平米的老房子也卖了。现在连个东山再起的本钱都没有。

那天晚上,我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老伴在隔壁屋咳嗽,声音虚弱得像风中的落叶。我悄悄抹了把眼泪,心里盘算着是不是该告诉孩子们了。 就在这时,隔壁老刘家那台老式收音机飘来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猛地坐起身,攥紧了拳头。不行,还不能告诉孩子们。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找了当年织布厂的老王。他在县城开了个小超市,平时对我们不错。我把老伴的病情和他一说,他二话不说掏出一万块钱:“大哥,这些先拿去用。”

拿着钱,我直奔医院。交完住院费,我守在病房外面,听见老伴在和护士说话:“我家老头子最会心疼人了,这些年累坏了他。等我好了,一定要给他补补。”

我蹲在走廊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这八年来,老伴从来没有抱怨过。每次儿子们打电话来,她都说自己过得好着呢,天天跟姐妹们跳广场舞,逛公园。

可谁知道,那些说是去跳广场舞的日子,她其实是在医院打针。那些说是去公园的时候,她是在家里忍受着化疗的副作用。

春节那几天,两个儿子带着儿媳妇回来了。他们说要给我们装修房子,我赶紧推辞说现在住得挺好。老大看了看出租屋的房顶,皱起眉头:“爸,咱家那套老房子呢?”

“租出去了,每个月还能收点房租。”我随口编了个谎。老伴在厨房里忙活,听见这话,咳嗽了两声。

吃饭的时候,老伴给儿子们夹菜:“你们工作忙,难得回来,多吃点。”说着说着,她眼圈就红了。

老大看着她:“妈,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事没事,就是想孩子们想得。”老伴抹了抹眼睛,笑着说,“你看我这老毛病又犯了,动不动就掉眼泪。”

那顿饭,我和老伴都吃得小心翼翼,生怕露出马脚。等送走孩子们,我们两个瘫在椅子上,像是刚打完一场硬仗。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街头巷尾推着三轮车卖菜。老伴的身体时好时坏,有时候能帮我择择菜,有时候连起床都费劲。

那天晚上,我正在菜市场收摊,突然接到小区保安的电话:“张大爷,你快回来,你老伴晕倒了!”

我扔下三轮车就往回跑。到了家,发现老伴躺在床上,脸色惨白。邻居老刘家的媳妇正在照顾她。

“刚才我听见有人倒在楼道里,出去一看是大姐。幸好遇见保安小王下班,我们两个把她抬回来的。”老刘家媳妇叹了口气,“大哥,你们这是咋回事?”

我说不出话来。老伴醒过来,看见我就掉眼泪:“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

第二天一早,大儿子突然出现在家门口。他二话不说,拉着我去了医院。

“爸,我查到你在这边的就医记录了。妈这是得了啥病?你们瞒了我们这么多年?”老大的声音都在发抖。

我还想狡辩,他已经从病历本上看到了一切。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很累很累,再也撑不住了。

“是肺癌,八年了。”我说完这句话,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

大儿子扶住我,泪如雨下:“爸,你们…”

就在这时,医院打来电话:老伴又晕倒了,送进了急诊室。 我和大儿子冲进急诊室时,老伴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小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赶来了,站在病床边上直抹眼泪。

大夫说老伴这次是因为心脏负荷太重,加上长期吃药的副作用,身体受不了了。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爸,这些年的医药费单子呢?”小儿子红着眼睛问我。

我从柜子底下翻出一个旧布袋,里面装着这八年来的每一张单据,整整齐齐地用红绳子扎着,按年份分好了类。

两个儿子蹲在地上,一张张翻看着。从最早的化疗单子,到后来的中药票据,再到前几天的检查费用。每一张都记录着我们的艰难时光。

“五千八…三千六…四千二…”小儿子一张张数着,声音越来越哽咽,“这些年,你们究竟是怎么过来的?”

我摆摆手:“都过去了。”

大儿子拿起一张存折,发现上面早就透支了。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了我工工整整记下的每一笔支出。

“2月6日,化疗费,3800元。” “3月15日,药费,2600元。” “4月28日,检查费,1500元。”

每一行字迹都写得很清楚,但能看出写字的手在发抖。最后一页上还有一行字:“欠老王一万,必须尽快还上。”

“爸,你还找人借钱了?”大儿子声音发颤。

我没说话,心里盘算着这些年的债务。除了老王的一万块,还有街坊邻居零零散散借的几千块。每一分钱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债就像一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老伴在病床上醒过来,看见两个儿子都在,愣了一下,然后扯出一个虚弱的笑容:“你们怎么都来了?”

大儿子扑到床边:“妈,都是我们不好,这些年让你们受苦了。”

老伴拍拍他的手:“傻孩子,我和你爸这不是挺好的吗?”

小儿子拿出手机,给厂子打了个电话:“王经理,那批货我不接了,押金退给客户吧。对,我要回老家一段时间。”

挂了电话,他转过身:“爸,从今天起,你不用再去卖菜了。妈的病,我和哥来负责。”

大儿子也说:“我已经跟医院请了长假,这段时间我就在家照顾妈。”

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这些年来,我第一次在儿子们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第二天,大儿子去医院开了转院证明,要把老伴转到省城的大医院。小儿子把厂子的事情安排好,专门负责接送。

老伴住进了省城最好的肿瘤医院。两个儿子轮流照顾,我也终于不用再起早贪黑地卖菜了。

慢慢地,老伴的气色好了起来。她最爱看两个儿子忙前忙后的样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有一天,她拉着我的手说:“老头子,咱们这一生,最大的福气就是有这两个懂事的儿子。”

我点点头,说不出话来。这些年,我们瞒着孩子们,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不想让他们为难。可现在想想,我们的孩子,早就长大了。 去年冬天,老伴的病终于好转了。大夫说这是个奇迹,她的求生意志太强了。我知道,她是为了儿子们,为了这个家,一直在坚持。

那天收拾病房时,我在床头柜里发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一沓发黄的纸片,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日记:

“今天老头子又去卖菜了,看着他佝偻的背影,心里难受。等我好了,一定要给他补补身子。”

“儿子们又打电话来了,问我过得好不好。我说好着呢,跳广场舞可开心了。其实打完针躺在病房里,真想听听他们的声音。”

“老头子以为我不知道,他晚上偷偷去小区看自行车。今天下雨,不知道他有没有带伞。”

看着这些日记,我突然明白,这些年不是我一个人在坚持,老伴也一直在默默承受,从来不让我看见她的眼泪。

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大儿子调到了离家近的医院,小儿子的厂子也重新开工了。我们又搬回了县城,买了一套新房子。

每天早上,老伴都要拉着我去公园散步。她说要把这些年错过的生活都补回来。路过菜市场时,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看看菜价,她就笑着拍我的头:“想什么呢,都过去了。”

前几天,小区里的老刘问我:“德福,你这些年是怎么撑过来的?”

我想了想,笑着说:“因为我们都不想让对方担心,所以互相给对方力量。”

日子就是这样,关键时刻每个人都会露出最坚强的一面。那些以为熬不过去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难还的,不是钱,而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可是在我看来,父母和子女之间,原本就不需要计较谁欠谁。不是么?

来源:一丝不苟星星NT4bfs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