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逆转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耐药的新角色
三阴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为阴性,对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激活人体自身抗癌免疫力的程序性死亡蛋白PD-1抑制剂对少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已经取得持久疗效,但是对多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原发耐药或者
三阴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为阴性,对传统的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激活人体自身抗癌免疫力的程序性死亡蛋白PD-1抑制剂对少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已经取得持久疗效,但是对多数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原发耐药或者
三阴性乳腺癌素有最“毒”乳腺癌之称。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成为重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50%患者会发生免疫治疗耐药。如何让这部分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2025年4月21日,《大咖风范乳腺癌多学科诊疗交互栏目》第30期以线上形式如期与大家见面。本次会议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MDT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由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刘艳教授进行一例HER2阳性局
2017年春天,妈妈感冒痊愈了,可是咳嗽却一直不停,并且越来越厉害。弟弟带妈妈去县医院做了CT,医生看了片子,右肺下叶有个实性阴影,但是边界清晰,建议先抗炎治疗。
真菌感染正在增多,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两位传染病专家乔治·汤普森(George Thompson)博士和安吉尔·德赛(Angel Desai)博士敲响了警钟。他们在最近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警告说,旨在杀死有害真菌的新型农业杀虫剂可能会使治
在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内分泌治疗占据核心地位,并已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性,这成为制约疗效进一步提高的重要瓶颈。在前期的文章里,我们探讨了导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两条主要途径——PAM和
58岁的老王蹲在社区医院走廊的小马扎上,举着化验单直乐呵——得HIV十年了,可算不用天天扒拉床头柜上的药瓶了。2025年出的长效针剂,28天来社区医院打一针就行,上次复查时护士拍着他胳膊说:"病毒量连仪器都抓瞎了!" "大夫说这叫'抑制整合酶的革命',我这肾不
6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EGFR-TKIs Induced DPP4 Drives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Persister Cells in Lung C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5月30日-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作为肿瘤学领域的国际盛会,ASCO年会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临床专家与科研团队,共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创新疗法、展望未来趋势。
中国公司在奥希替尼耐药后治疗策略的开发上非常活跃,HER3 ADC、Trop-2 ADC展示了积极的数据,三代EGFR+MET双靶的方向和四代EGFR已经表现出治疗潜力。
文献引用格式:陈雨,毛健平,刘梅,等.HIV感染者血浆HIV-1 RNA和血细胞HIV-1 DNA基因型耐药特点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5,31(4):347-353.
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在肿瘤耐药后该怎么办?还有哪些治疗选择?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的李玮主任。李主任在肺癌及靶向治疗领域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诊疗经验,将为大家带来专业解读。
弯曲杆菌(包括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主要通过家禽传播,所以阻断家禽传播是预防人类感染的关键。如果禽肉没有熟透(比如,我认为白斩鸡污染的风险会较高)、或者处理禽肉的器具没有彻底洗净或消毒,或者处理家禽的水(或者切割家禽时飞溅的液体)污染其他食物或用具,就可能导
科学家最近逮住了癌症界最难搞的“黑化Boss”——那些会耐药、会转移、会装死的持久性癌细胞。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近日带着新型合成小分子——“磷脂降解剂”的相关研究登上《自然》杂志。这种小分子可以直接把癌细胞的“铁布衫”撕碎!如果临床试验成功,化疗都搞不定的耐药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而言,首选内分泌治疗已经是毋庸置疑的选择。PALOMA、MONALEESA、MONARCH三大系列研究以及我国开展的DAWNA研究均显示:一线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使得无进展生存(PFS)期达到20.2~28.2
一项伦敦研究得出结论,那些自出生起就携带艾滋病毒的年轻人,对于能够克服药物耐药性和服药依从性挑战的创新长效治疗方案,存在显著未被满足的需求。研究人员表示,这些人应成为长效治疗临床试验和实施研究中的优先群体。
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环境污染以及病原体的快速进化,使得耐药性日趋严重。耐药病原体的传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在医院内,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受到威胁。比如,许多常见病,如肺炎、尿路感染等,感染细菌的治疗难度逐渐加大。
今年的11月18日-24日是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和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主办的“2024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今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的主题是“教育 倡导 立即行动”。
11月18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和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主办,健康报社承办,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家委员和中国兽药协会协办的“2024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从2016年起,我国已经连续九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举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