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军坂垣师团先头部队强渡运河,矶谷师团在庄外布防,飞机坦克轮番轰炸,日军兵力超过三万人。城内驻守的是第31师,孙连仲部,仅三个团。一个团不到三千人,三团加起来也扛不住一个日军师团。
1938年春,山东台儿庄,前后二十多天,陷入火海血池。一批又一批敢死队被派上去,一个个连队打没了又补上来。
街巷塌了又塌,河水红了又红,没人撤,也没人等。前方守军死守不退,城外援军迟迟不至,生生拖成一场血肉拉锯。
直到汤恩伯部队杀到庄外,内外夹攻,台儿庄,打出了一场中外震惊的大捷。这场仗怎么赢的?是靠一口一口啃下去的命。
1938年3月23日凌晨,台儿庄全线爆发巷战。
日军坂垣师团先头部队强渡运河,矶谷师团在庄外布防,飞机坦克轮番轰炸,日军兵力超过三万人。城内驻守的是第31师,孙连仲部,仅三个团。一个团不到三千人,三团加起来也扛不住一个日军师团。
台儿庄地形复杂,四面城墙,南北通河。屋舍密集,适合短兵巷战,不利于坦克推进。李宗仁判断,敌军若攻陷台儿庄,下一步就是直扑徐州,再往南就是武汉。为此,第五战区调集主力,决意死守此地。
孙连仲亲自坐镇,第31师副师长池峰城统领守军,临战决策采用敢死队模式。不是战术奇兵,是主力打法。白天城里断粮断弹,夜晚就调出一组敢死队,从小巷突围出去,再带上炸药进来接着打。
3月26日夜,第91团临时拼凑敢死队29人,从南门冲出去,在东南角炸毁一辆日军坦克,但无人生还。3月30日再派一支57人敢死队,从东门突围,被日军火力压制,仅3人返回。
城外援军调度不顺。东路汤恩伯部尚在调动,北路第二集团军尚未到达,孤军奋战局势拖了十天。仵德厚是第91团第三营营长,3月29日起连续出战。31日,他带40人突袭东门小南街,清晨突击,傍晚全营失联,仅3人返回,仵德厚一人负重伤。
房屋争夺拉锯推进。小西门巷战、文庙周边、运河桥头,日军白天攻占、夜晚被收复,来回反复五次以上。据《山河不会忘记》记载,城内每一座砖房至少易主三次以上。民房烧毁殆尽,尸体堆在墙角。
城外空投难以补给,运输线被切断。第31师师长池峰城电告李宗仁:若无援军,再战三日即全军覆没。
援军仍未到,敢死队继续上。4月2日晚,孙遇贤率敢死队250人突围,从西南角夜袭日军据点,打通一条300米通道,用一夜时间带回了三车弹药。孙遇贤归队时已无衣,左臂中弹,被称“血人”归营。
4月3日白天,运河水完全变红。尸体漂浮堆积,沿岸无法靠近。第31师医务连停用止血药,仅靠生盐止痛。全营无一人完整无伤。池峰城命令:“还有谁能走,谁去打。”
4月4日晚,最后一批敢死队出发,三个方向同时突击,目标是大庙南街。200人分三路推进,至夜半仅剩58人回撤,大庙据点未能拿下,次日再攻。
台儿庄街头断壁残垣,每一面墙体都有爆炸痕迹,每一道小巷都有血痕和焦炭。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这口锅守不住,徐州将直接暴露在敌军炮口下。
援军,依然未到。
4月5日,池峰城日记记下四个字:再上四次。
大庙位于台儿庄老城偏东,是敌军主攻据点之一,附近街巷连着南门通道,若被拿下,敌军即可从南侧全面穿透城区。
4月4日凌晨两点,仵德厚率第三营突击大庙,40人编为三组,夜间强行破门。据《大众网》报道,东线进入队伍在巷口遭遇日军轻机枪火力压制,第一组全灭;西线破墙入庙,遭火焰喷射器袭击,第二组失联。
仵德厚带领第三组自后门攀墙入庙,成功引爆一处弹药箱,但因烟尘太重,后续部队无法推进。
天亮时分,仵德厚已负三处伤,用刺刀单人阻敌15分钟。随后被战友拖回时仅余意识。40人敢死队仅三人归队,其余未及收尸即被新一轮轰炸掩埋。
这并不是唯一一次攻打大庙。3月27日至4月5日,台儿庄城内先后组织五次攻打大庙。每次出动人数从40人到120人不等。作战方式以夜袭为主,行动时间多在凌晨两点至四点之间,避开日军白天空袭。
日军第10联队据守大庙,占据高点射击位置,并在庙后设有三个弹药掩体。日军用瓦砾搭起高台,居高临下射击,守军几乎无掩体前进。
孙遇贤曾三次亲自带队攻庙,左腿中弹,依然带头扛炸药包。他说:“不拿下这个庙,台儿庄这仗不算赢。”第三次行动时他仅穿短裤,衣物早已烧毁。最终在4月5日晚攻破庙门,孙遇贤被火药爆炸震伤双耳,失聪三日。
大庙前广场反复易手六次,庙门三度炸毁重建。地面寸草不生,所有砖瓦带血痕。攻占成功时,城内剩余守军不足千人,伤员比例高达72%。
敢死队不是精锐部队,是伤兵拼命团,是厨房调来的炊事兵。用刺刀,用砖头,用牙咬,也要上。
据孙连仲事后回忆,台儿庄战役最初三天,每天敢死队出战三次以上,总计出动不下40次。4月6日傍晚,大庙拿下,全城进入反攻准备。
当晚池峰城收到命令:援军已至庄外。
4月3日,汤恩伯部第20集团军从滕县南线推进至台儿庄东南方向,兵分三路,在峄县、枣庄集结,4月6日与孙连仲部实现战场合围。
蒋介石在3月14日亲自下令调汤恩伯部东调徐州前线,自河南调动第85军与第89军,但因路线绕行安徽,400公里日夜兼程,整整晚了十天。
滕县失守后,汤恩伯先头部队在临城与日军63联队交火,击退敌军侧翼。89师随后推进到庄外,形成包围圈。此时城内守军已无完整编制,孙连仲电告李宗仁:“援军若再迟,台城尽毁。”
4月6日下午五时,汤军与第二集团军会合,形成北南夹击阵势,以步兵掩护火炮,从庄外六个方向发起反攻。
4月7日凌晨三时,城内残余守军突围,与外线合击日军阵地。矶谷、坂垣两师团主力向东撤退,被峄县方向阻击部队包抄。日军溃不成军,沿运河逃窜,遗弃大量弹药和伤兵。
据《人民网》战史记载,台儿庄战役最终歼敌两万余人,为抗战以来最大一场正面胜利。大捷消息传出,全国民众空前振奋。李宗仁电文中提到:“敌陷泥潭,终为我军所歼,汤部反击功不可没。”
汤恩伯不是神兵,他的部队不是天降,而是被一点点拖来的。城内守军死战十五天,敢死队死伤近七成,把一口血锅熬到最后。
这口锅底没焦,是因为最后火力烧上来了。
1938年台儿庄的敢死队,四十人仅存三人!.大众网.2018-08-31
老人忆台儿庄大战:战争结束后土里都是血.新民晚报.2015年06月15日
滕县保卫战汤恩伯是见死不救吗?.环球网.2017-03-22
期间究竟派出了多少支敢死队?.澎湃新闻.2018-06-05
抗战名将 汤恩伯:战功卓著的“中原王”为何声名狼藉.澎湃新闻.2024-12-08
重读抗日战争之二十七 台儿庄大捷谁的功劳大.凤凰资讯.2015.07.02
山河不会忘记——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四次会战.央广网.2025-06-26
战史今日4月7日:台儿庄战役胜利结束.人民网.2021-04-06
抗战揭秘:你不知道的台儿庄战斗故事.央广网.2015年08月01日
来源:伩蕊说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