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忽然来了兴趣,想拆解一下这些大家很熟悉的营销套路。这些营销策略虽然很老套,但一直很有效,商家和消费者都在乐此不疲地穿梭其中,各取所需。
文|Tess
01
刚到网店逛了一圈,满眼的“满减、限时秒杀、买一送一、早鸟专享、裂变优惠、会员价……”
我忽然来了兴趣,想拆解一下这些大家很熟悉的营销套路。这些营销策略虽然很老套,但一直很有效,商家和消费者都在乐此不疲地穿梭其中,各取所需。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无论是“满减”还是“限时秒杀”、“买一送一”,商家只有一个目的——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但真相往往是:
客户买的从来不是“实际的便宜”,而是“占便宜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满足,远比你多省了几十块钱更能促成下单。
而这个逻辑,不止适用于C端消费者,在B端(企业采购)中同样屡试不爽。
如果你是负责付钱的金主爸爸,在你付钱的那一刻,通常都会觉得自己占便宜了,其实只是被“占便宜的感觉”打败了。
为什么促销活动总是五花八门却屡屡成功?
因为商家早就洞察了人性,人并不是根据事实理性地决策,而是根据感受来判断值不值得。
比如:一件衣服标价699元,限时5折,只要349元,你会心动;但如果它一开始就标349元,你未必会买。
这是典型的“锚定效应”+“交易效用”在起作用。
客户看到699,就自动锚定“它值这么多”;
再看到349,就感觉自己“赚了350元”,哪怕你并不真的需要这件衣服。
再比如:
买一送一:其实只是把两个商品平摊;
前100名五折:可能根本不限量;
限时秒杀:三天后还有同样的折扣。
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核心感觉:我现在买,很划算;现在不买,就亏了。
客户下单的那一刻,眼里写着的不是理智,而是爽感。
02
接下来说说B端客户。
C端的“占便宜感”如此有效,那B端呢?难道就不吃这一套了?
很多人认为B端客户更“理性”。
其实不然,因为B端客户也是人啊,是人就会爱上“占便宜”的感觉。
很多外贸业务员会说:“我的客户是做采购的,都是专业买手,很理性的。”
但真实情况是,B端客户并不是不感性,只是他们感性的方式和C端不一样。
举几个你可能遇到过的“B端版占便宜”场景:
客户问你:“Can you give me a little better price?”你哪怕只便宜了0.1美元,他也会说:“Okay, you’re my best friend.”
其实不是那0.1美元,而是他“赢了一场讨价还价”。客户要你赠送一些配件或免一笔费用
哪怕这些赠品微不足道,对方也会觉得你“很给面子”,更愿意合作。你告诉客户:这是展会专属价/早鸟价/本月最后100台库存
他会觉得“自己买得刚刚好”,你就更容易促成订单。
所以,即便你是做外贸B端的,也要学会卖“感觉”,而不是死磕价格。因为真正能打动客户的并不是低价,是“让客户有赢的感觉”。
03
高段位的外贸业务员通常通过四种方法让客户觉得占到了便宜。
1.设置多层次定价:给客户几个价格选项,让他自己选中“看起来最划算”的那个;
2.制造特别待遇感:告诉客户这个价格只有你有这个优惠;
3、创造“错失感”:这个价格只到月底,如果这批没定,下次可能涨价;
4、提前送小福利:先给客户免费试用一下产品,不但能让对方觉得占了便宜,还能彰显你对产品的自信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真正的高手,懂得让客户花钱还感谢你。
当我们推销产品的时候,要有更高的销售思维:
不打价格战,打“价值认同”;不靠硬推销,靠“心理设计”;不让客户省钱,而是让他“觉得值”。价格可以复制,产品可以模仿,但让客户“花钱还感谢你”的感觉,只有高手能制造。
所以,别只卷价格,学会设计“感觉”,这才是成交的真正底层逻辑。
今天就这样啦,祝大家“搬砖”愉快!
PS:昨天Club线下聚会我分享的那一部分的PPT在福利仓,大家去会员福利仓下载就行了。我提供的路径基本都是免费查询的。
PPT的正文都是直接结果,这个样子的,
大家可以把结果拿走直接去用。
来源:Tess外贸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