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点大综合”,“微报告”中探 “深教学”——淮滨二高生物学科微报告(第二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2:12 1

摘要:专业源于深耕,成长基于共享。为搭建开放、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淮滨县第二高级中学于3月27日晚上19:00,在耕耘楼5楼录播教室举办了高三生物学科朱海峰老师《“小切点大综合”模式:高中生物二轮

专业源于深耕,成长基于共享。为搭建开放、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淮滨县第二高级中学于3月27日晚上19:00,在耕耘楼5楼录播教室举办了高三生物学科朱海峰老师《“小切点大综合”模式: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的破局之道》的微报告活动。本次微报告活动由教科室副主任张震主持,副校长王昉出席,淮滨二高生物组全体教师参加。

朱海峰老师分享了在教学创新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与专业思考。朱老师从“打破教材固有体系、专题突破知识构建、对接高考强化思维、学科交叉融合拓展”四个方面分享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他主张重构知识逻辑网络,通过专题突破的方式,构建多维知识图谱,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在对接高考题型上,他强调强化思维迁移,以适应高考综合考查要求。同时,朱老师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以此拓展生物学视野。他结合诸多教学实例,展示了这些教学策略的具体实践。最后,朱老师表示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未来会不断钻研,为生物教学注入新活力。

高一生物组的余少杰老师对报告表示了高度肯定,并分享了他对复习策略的深刻见解。传统的‘章节碎片化’复习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命题趋势的新要求,新高考的命题方式已经打破了必修与选修内容的界限,转向了跨教材的知识整合考查。因此,复习计划应融入大单元教学模式,强化知识点间的联结,构建全面且系统的知识框架。在课堂教学中,以实际情境作为导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二生物组长张方方老师对朱老师的敬业精神与专业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朱老师以种子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专题研究来构建一个多维度的知识图谱,覆盖了多本教材的内容并详细列出了所有相关的考点,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整合。他倡导采用大单元学习模式,这种创新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他所提出的学科交叉融合,从“点状思维”向“立体网络”转变,正是“小切口大综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高三生物组的刘军慧老师强调了报告内容在当前复习阶段的实用性。朱老师打破传统教材模块的限制,依据高频考点串联知识点,构建多维知识图谱,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知识之间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朱老师还深入分析了近年来的高考题型,提出了通过模拟题训练学生知识调用能力的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强化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此外,朱老师还对命题和答题规律进行了细致的小结,让学生复习有方向、答题有方法。这种模式为生物二轮复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组的何军正老师对朱老师在生物教学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朱老师的报告内容充实,观点独到,不仅呈现了生动的实例,还展现了对新课标生物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朱老师通过综合性微专题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报告强调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升其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何军正老师认为,朱老师的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副校长王昉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并鼓励老师们以“小切口大综合”为核心,深度钻研如何推进实课教学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推广策略,力求让优质的教学模式惠及更多学生。他鼓励所有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教育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教师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共同推动淮滨二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迈向新高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展望未来的教育征程,淮滨二高的全体教师将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 “厚德、明志、求实、创新” 的校训,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追求自身专业成长的新高度,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助力学生茁壮成长、成才,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 刘军慧 符文君)

来源:时代报告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