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深时,母亲住院做膝关节手术,我在病房外走廊来回踱步,手机里突然弹出二哥的消息:“我已买好最早一班高铁,两小时后到医院,你先盯着,别慌。”那一刻,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下,带着深秋的凉意,可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烘着,暖得发疼。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我们三个围着灶台抢烤
手足绳:在岁月长途中共系生命的暖
秋深时,母亲住院做膝关节手术,我在病房外走廊来回踱步,手机里突然弹出二哥的消息:“我已买好最早一班高铁,两小时后到医院,你先盯着,别慌。”那一刻,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下,带着深秋的凉意,可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烘着,暖得发疼。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我们三个围着灶台抢烤红薯,二哥总把最大的那块塞给我和小妹;想起小妹第一次离家上大学,二哥骑着摩托车送她到火车站,反复叮嘱的模样。原来,那些散落在童年时光里的手足点滴,早已像一根隐形的绳,将我们紧紧系在一起,在人生每个需要支撑的时刻,稳稳托住彼此。
手足之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显在风雨来袭的担当里。尤其当父母渐渐老去,当家庭遭遇变故,当亲人需要援手,这份血脉相连的情谊,便成了最坚实的依靠。就像老房子的梁柱,平日里看不出特别,可一旦风雨来临,才知它早已撑起了整个家的安稳。
一、赡养父母:在岁月的褶皱里共担一份重量
母亲手术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们三个坐在病房的折叠椅上,第一次正经讨论起父母的养老问题。小妹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母亲的用药时间、饮食禁忌,还有父亲最近常说的腿疼毛病。“妈出院后不能爬楼梯,老家的房子住不了了,”小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想把爸妈接到我住的小区,那边有电梯,方便照顾。”
二哥皱着眉,手指在手机上划着租房软件:“你那房子小,住不开,我在市区看了套两居室,离医院近,我先付半年房租,后续咱们再分摊。”
我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去年父亲摔了一跤,我因为工作忙,没能及时赶回家,是二哥请假在医院守了三天三夜,小妹每天熬了汤往医院送。那时我总觉得愧疚,可二哥却说:“一家人哪分什么你的我的,爸妈是咱们共同的,多个人多份力。”
是啊,父母不是某一个人的父母,而是所有子女共同的根。赡养父母,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手足之间齐心协力的担当。就像一棵大树,枝叶再繁茂,也需要众多根系共同汲取养分,才能抵挡风雨。我想起邻居家的张叔,他有三个儿子,可父母老了,却没人愿意赡养,最后只能轮流住在儿子家,像个累赘。每次看到张叔孤零零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我就更明白,手足之间若在赡养父母这件事上推诿,伤的不仅是父母的心,更是整个家庭的根。
母亲出院那天,二哥开车来接,小妹提前在家收拾好了房间,我买了母亲爱吃的软糕。父亲坐在副驾驶上,看着我们忙前忙后,眼角湿了:“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有你们三个。”那一刻,我忽然懂得,赡养父母,不只是物质上的供给,更是精神上的陪伴,是手足之间互相搭把手,让父母在晚年能感受到踏实的温暖。就像小时候父母牵着我们的手走过风雨,如今轮到我们,手牵手陪他们走过岁月的余晖。
后来,我们制定了一个轮流照顾的计划:二哥每周过来陪父亲下棋,小妹负责每周给父母采购生活用品,我则每个周末带他们去公园散步。有时候我工作忙,小妹就会主动替我;二哥出差,我就多跑几趟。没有谁计较谁做得多,谁做得少,只想着让父母能舒心一点。有一次母亲跟邻居说:“我这三个孩子,比亲兄妹还亲。”其实她不知道,不是我们有多好,而是我们都明白,父母在,家就在,手足同心,才能守住这份家的温暖。
二、家庭危机:在风雨来袭时撑起一片晴空
去年夏天,小妹的服装店因为疫情生意惨淡,房租到期,供应商又催着结款,她急得在电话里哭:“姐,我实在撑不下去了,要不就关门吧。”我当时正在外地出差,挂了电话就给二哥打过去。二哥听完,立刻说:“你先安抚好小妹,我明天去她店里看看,钱的事咱们一起想办法。”
第二天,二哥就带着银行卡去了小妹的店,先帮她结了供应商的款,又跟房东商量缓交房租。我出差回来后,和他们一起整理库存,商量转型做线上直播。那段时间,我们三个每天忙到半夜,二哥负责联系快递,小妹负责直播讲解,我负责运营账号。
有一次直播到凌晨一点,小妹嗓子都哑了,二哥递过一杯温水:“歇会儿吧,明天再播。”小妹摇摇头:“再坚持会儿,今天有几个老客户还在等。”我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小时候,小妹被邻居家的孩子欺负,二哥第一个冲上去保护她;我考试没考好,小妹陪着我在河边哭。原来,不管我们长多大,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彼此。
家庭危机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人措手不及,可手足之间的互相扶持,就是一把遮雨的伞,能在风雨中撑起一片晴空。我想起表哥家的事,表哥和表姐从小就不合,后来表哥做生意亏了本,欠了一大笔钱,表姐不仅不帮忙,还到处说表哥的坏话。最后表哥只能卖掉房子还债,一家人过得很艰难。而我们,因为有彼此的支撑,小妹的店渐渐有了起色,线上订单越来越多。有一次小妹跟我说:“姐,如果不是你和二哥,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笑着说:“咱们是一家人,你有难,我们怎么能不管。”
其实,家庭里的危机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考验。手足之间若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互相帮衬,再大的困难也能扛过去;可若是各自为战,甚至落井下石,再小的危机也会变成灭顶之灾。就像一艘船,遇到风浪时,船员们齐心协力才能让船平稳航行,若是有人弃船而逃,船只会更快沉没。
小妹的店稳定后,我们一起吃了顿饭,二哥举起酒杯:“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咱们三个都要一起扛。”我们碰了杯,酒里满是温暖。我知道,这份在危机中凝聚的情谊,会成为我们这辈子最珍贵的财富。
三、危难时刻:在生命关口伸出援手
前年冬天,二哥突发急性阑尾炎,半夜疼得直打滚,二嫂慌了神,第一个给我打电话。我当时刚睡下,听到消息立刻穿衣服出门,开车送二哥去医院。路上,二嫂一直在哭:“医生说要马上手术,可我一个人怕。”我握着她的手:“别怕,有我呢,我已经给小妹打电话了,她马上就到。”
到了医院,我忙着办住院手续,二嫂陪着二哥做检查。小妹赶来时,手里拎着刚买的粥和水果:“哥怎么样了?手术安排好了吗?”我们两个在手术室外等了三个小时,直到医生出来说手术很成功,我们才松了口气。那一夜,我和小妹轮流守在病房外,二嫂累得在椅子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二哥醒了,看到我们,笑着说:“让你们担心了。”小妹眼眶红了:“哥,你吓死我们了,以后可不能这么拼了。”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手足之情,最珍贵的就是在生命的关口,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就像小时候,我不小心掉进河里,二哥奋不顾身跳下来救我;小妹发高烧,二哥背着她跑了三公里去医院。那些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不是因为责任,而是因为血脉里的牵挂,是刻在骨子里的“我不能不管你”。
我想起同事小李的故事,小李的弟弟去年出了车祸,需要一大笔手术费,小李想帮弟弟,可她丈夫不同意,说家里的钱要留着给孩子上学。小李没办法,只能到处借钱,可弟弟的朋友们都躲着他,最后还是小李的姐姐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帮弟弟付了手术费。小李说:“那一刻我才知道,在你最难的时候,愿意帮你的,只有亲人。”
是啊,在这个世界上,朋友可能会因为利益离开你,爱人可能会因为矛盾背叛你,可手足,却会因为血脉的羁绊,在你生命的关口,不顾一切地拉你一把。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不管多远,都能照亮你前行的路;就像寒冬里的一盆火,不管多冷,都能温暖你冰冷的心。
二哥出院后,我们三个约好,每年都要做一次体检,有什么不舒服的,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彼此。我们都知道,生命很脆弱,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彼此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不让遗憾留在心里。
四、守护下一代:让爱在血脉中代代相传
去年,我的女儿要上小学,可对口的学校离家远,我和丈夫愁得睡不着觉。小妹知道后,到处打听,最后托朋友帮我们找到了一所离家近、教学质量又好的学校。办理入学手续那天,小妹陪着我跑前跑后,忙得满头大汗:“侄女能上好学校,我比谁都高兴。”
二哥的儿子喜欢画画,可报兴趣班要花不少钱,二哥最近手头紧,一直没敢跟孩子说。我知道后,悄悄给孩子报了班,还买了画笔和画板。二哥知道后,非要把钱给我,我笑着说:“这是我给侄子的礼物,你要是给我钱,就是看不起我。”二哥没再说什么,可后来,他经常给我女儿买绘本和玩具,说是“礼尚往来”。
其实,手足之间对下一代的帮衬,从来不是“礼尚往来”,而是把对彼此的爱,延伸到孩子身上,让这份血脉亲情,在下一代身上继续传承。就像小时候,外婆总是把好吃的分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舅舅阿姨们也总是互相帮衬,让我们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如今,我们也成了父母,也学着长辈的样子,把这份爱传递给下一代。
小妹的女儿去年过生日,我和二哥都准备了礼物,二哥还特意请假陪孩子去游乐园。孩子拉着二哥的手,笑得特别开心:“舅舅,你下次还来陪我玩好不好?”二哥笑着说:“好,舅舅下次还来。”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忽然想起小时候,二哥也是这样陪着我和小妹玩,如今,他把这份陪伴,给了我们的孩子。
有一次,我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小姨和舅舅对我这么好呀?”我抱着她说:“因为小姨和舅舅是妈妈的哥哥和妹妹,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要互相照顾,互相帮衬呀。”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我知道,这份爱,会在她心里慢慢生根发芽,等她长大后,也会学着我们的样子,去爱身边的亲人。
手足之间对下一代的帮衬,不只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陪伴。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温暖;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给他们指引。就像一棵大树,不仅要自己长得茂盛,还要为身边的小树遮风挡雨,让整个树林都充满生机。
尾声:手足绳,系住一生的暖
前几天,我们三个带着父母和孩子,一起去老家的山上野餐。父亲和二哥在下棋,母亲和小妹在摘野菜,我带着孩子们在草地上放风筝。风很大,风筝飞得很高,孩子们的笑声在山谷里回荡。母亲看着我们,笑着说:“真好啊,一家人能这样在一起。”
我看着身边的二哥和小妹,忽然想起小时候,我们三个在这座山上放风筝,二哥总是把风筝线让给我和小妹,自己在旁边看着我们笑。如今,我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可只要在一起,就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那种熟悉的温暖,从未改变。
手足之情,就像一根细细的绳,从童年拴到成年,从青丝拴到白发。它不张扬,不刻意,却在每个需要的时刻,稳稳地系住彼此。在赡养父母时,它是共同承担的责任;在家庭危机时,它是挺身而出的担当;在危难时刻时,它是毫不犹豫的援手;在守护下一代时,它是代代相传的爱。
这根绳,拴住了我们的过去,也拴住了我们的未来;拴住了一个家的温暖,也拴住了一生的牵挂。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身边的手足,让这根手足绳,在岁月的长途中,永远系着生命的暖,永远牵着家的方向。
来源:姚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