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推动中医药服务与现代健康管理深度融合,9月6日,“健康管理 国医有方”上海市中医医院第十四届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播季在嘉定院区火热开幕。体质辨识、药膳糕点、中医文创、健康管理特色门诊体验……门诊大厅内洋溢着浓浓的国医新风潮,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年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张婷婷 蒋清州/文 顾金华/图
面包还能按金木水火土来定制?没错!
为了推动中医药服务与现代健康管理深度融合,9月6日,“健康管理 国医有方”上海市中医医院第十四届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播季在嘉定院区火热开幕。体质辨识、药膳糕点、中医文创、健康管理特色门诊体验……门诊大厅内洋溢着浓浓的国医新风潮,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年轻人直呼:“太爱中医了!”
五行面包成“明星”
记者看到,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上海市中医医院推出的五行面包,其展示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人气爆棚,成为当之无愧的活动“明星”。
上海市中医医院护理部魏丽护士长手持“金”系的南瓜山药百合包,向围观市民介绍道:“在中医五行理论中,金对应肺。这款南瓜山药百合包,选取金黄的南瓜、洁白的山药与百合精心制作,不仅色彩清新雅致,还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此外,我们围绕养肺,还搭配了鸽子汤,其中加入党参、山药等材料,同样是养肺佳品。”
“木”系的菠菜秋葵芝士包,翠绿的色泽十分诱人。魏丽护士长向市民解释,木对应肝,菠菜、秋葵等绿色食材,有助于疏肝解郁,促进肝气舒畅。而“水”系的黑芝麻黑米花生包,乌黑的原料别具特色,“水对应肾,黑芝麻、黑米等食材能滋肾益精,大家食用后也期望能起到补益肾气的作用。”
“火”系的火龙果红枣核桃包,鲜艳的红色格外吸睛。魏丽介绍,火对应心,火龙果、红枣、核桃等红色食材,可养心安神、活血通脉。至于“土”系的地瓜板栗芝士包,暖黄的色泽透着一股温馨,“土对应脾,地瓜、板栗能够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不少年轻人被五行面包所吸引。大学生小陈手尝试了“火”系火龙果红枣核桃包,满脸兴奋地说道:“本来就是冲着中医文化节来增长见识的,没想到还有这么好吃又有内涵的面包!平时经常熬夜,听说这个能养心安神,就想试试,味道真不错,火龙果和红枣的甜味搭配得恰到好处。回去我也按照配方,尝试做做看。”
年轻白领小吴对五行面包同样也是赞不绝口:“不同的面包对应不同身体部位有养生作用,既能满足味蕾,又能顺便养生,太适合我们年轻人了。”
据悉,五行面包的创意源于中医五行理论,是团队经过反复打磨的成果,充分凸显了中医特色。
年轻人直呼“爱上中医”
中医治未病展示区、特色疗法体验区、药膳养生区、中医文创区等十余个展台有序铺开,涵盖手工艾条制作、穴位贴敷、刮痧、悬灸、药膳饮品等二十余项体验项目,吸引大量市民驻足互动。还围绕百姓健康的迫切需求,设立失眠、减重、脱发、脂肪肝、疼痛、亚健康等专科门诊体验项目。市民一早就排起长队,依次体验各类中医特色项目。来自附近社区的陈女士在体验芳香经络疗法后欣喜地分享:“闻着药香,整个人都舒缓下来了。刚才体验的时候感觉经络暖暖的,肩膀放松很多,没想到中医非药物疗法这么舒服!”
在海派中医非遗流派展区,许多市民驻足观看医院中医流派和非遗项目的展品。在杏小鹿疗愈花园举办的“我是健康小管家”主题活动吸引嘉定周边的小朋友,制作中药叶画、参观中药房,让浓浓的中医药文化浸润童心。
分会场同样人气满满,芷江路院区推出小儿穴位贴敷、膝围灸、火龙罐及各类健康咨询项目;石门路院区设置了中医特色诊疗、中药展示及非遗流派体验区,吸引众多周边居民前来体验。
附近大学的青年学生小李在体验中医推拿疗法后,感慨地告诉记者:“我一直对中医很感兴趣,但之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今天亲身体验后,真切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与魅力,尤其是推拿疗法,做完后瞬间感觉放松了许多,太爱中医了。”
“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连续十四年举办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播季的深厚传统。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形成靓丽的文化品牌。”医院党委书记陆嘉惠表示,本届活动以“健康管理”为主题,全面展现中医“治未病”的独特理念与优势,实现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宣传处二级调研员、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办副主任俞军表示,医院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未来进一步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健康上海”建设,不断提升市民健康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除了打造各类市民线下体验项目,本届传播季还推出“市中医科普矩阵”系列线上科普直播与视频展播。自9月8日起,《肿瘤的慢病管理》等多场科普直播将通过“健康云”和医院视频号陆续开讲,并在医院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同步上线“健康管理中医说”科普视频展播,由专家针对减重、抗衰老、儿童脾胃、妇科调经等热点健康话题进行深入解读。
上海市中医医院第十四届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播季将持续至11月。未来,医院还将推出更多科普讲座、健康咨询和市民体验活动,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