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先导班名誉班主任,邬江兴院士以《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与网络弹性赋能》为题,向学子详细讲解了内生安全的概念内涵、技术构造与特点,全面分析了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态势和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现状。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紫金山实验室为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首批“五色石”先导班学生授课。
作为先导班名誉班主任,邬江兴院士以《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与网络弹性赋能》为题,向学子详细讲解了内生安全的概念内涵、技术构造与特点,全面分析了全球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态势和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现状。
授课结束后,他还解答了同学们在科研探索、自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邬江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主任。
“五色石”先导班是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创新性本科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基于邬江兴院士提出的内生安全拟态防御理论体系,通过构建数字化新形态课程、搭建设计安全实训平台,培养具备“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一体化能力的网络强国领军人才,积极探索“战略引领、学研竞行、实战驱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
当今社会,网络正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成为具备巨大影响力,且承载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流的全新空间。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多方注意,网安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东南大学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1978年,中国网络工程领域第一位院士——顾冠群在东大了创立计算机网络学科方向;1994年起招收网络安全方向研究生,成为最早涉足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教育和研究的高校。
到2016年12月,学校正式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近些年,东大网安学院依托优势学科,持续推动专业建设,目前开设有3个本科专业。2018年,“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批,成为江苏省第一个获批“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的高校;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2022年,“密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批,再次成为江苏省第一个获批“密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2023年,“网络空间安全+法学”双学士学位专业获批,突破工科和文科专业的界限,培养多元网安人才。
为助力人才培养,网安学院凝聚起了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8人,以及其他国家级人近20人。同时,学院积极推进和紫金山实验室、无锡市、中国电子、南瑞集团、中科芯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积极与奇安信、360公司、绿盟科技、华为等公司开展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合作。
在学校的培养下,东大网安毕业生前往部队、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等重点单位比例超60%,还有部分进入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网络安全产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327万左右,网安人才也将迎来广阔的就业市场和空前的机遇。
如今,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则是高层次创新型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关键。
未来,东南大学将继续面向“国之大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网安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来源:维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