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的一天下午,我院接到外院紧急转院申请:一名44岁男患,当地医院诊断为心源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建议转诊至我院进一步治疗。接到通知后,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指挥治疗团队即刻行动,根据外院线上传输的检验检查结果开展远程会诊,及时评估患者病情,
3月的一天下午,我院接到外院紧急转院申请:一名44岁男患,当地医院诊断为心源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建议转诊至我院进一步治疗。接到通知后,心血管内科主任孙英贤指挥治疗团队即刻行动,根据外院线上传输的检验检查结果开展远程会诊,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同时第一时间协调启动绿色通道。
在急救车的呼啸声中,患者被送达我院,接诊医生立即接收患者,并送入导管室,先行IABP植入术以改善心源性休克状态,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后同台冠脉造影,未见闭塞或严重狭窄,结合症状及心电图多导联ST段抬高表现,考虑心源性休克原因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血流动力学在IABP及血管活性药物支持下暂时稳定,随即转入心血管内科监护室(CCU)继续治疗。
患者外院心电图
病情恶化,ECMO紧急启动
转入CCU后,患者出现反复室速呈交感风暴状态,病情急剧恶化,血流动力学难以维持,同时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已合并肝、肾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血管超声科李楠副教授迅速开展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脏搏动极差,甚至出现室间隔摆动,提示心功能严重受损,外周灌注难以维持。患者再次被危重病情推到生死边缘。
综合评估患者血压、乳酸及外周灌注等情况,考虑患者心源性休克分级加重,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CCU团队果断决定启动V-A ECMO生命支持。绿道启动后,郭亮副教授、张海山副教授、沈建芬副教授带领医护团队立即就位,严阵以待,全力守护患者生命。
患者反复发生室速
V-A ECMO作为高级生命支持技术,操作复杂、并发症风险高,术后管理复杂,难度大。尤其在床旁操作时,由于条件有限,难度更甚。但患者此时病情极不稳定,转运风险更高,经全面评估,与家属充分沟通,决定在床旁行ECMO植入。这也是科室自成立ECMO团队以来的第2例床旁ECMO植入操作。
在超声引导下,团队密切配合,精准穿刺股动、静脉,借助食道超声确保导管顺利抵达预定位置。ECMO成功启动,顺利运转。但大家没有丝毫懈怠,密切关注着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植入后,团队敏锐发现患者下肢动脉搏动减弱,凭借着丰富经验,立即行远端灌注管植入,成功避免了下肢缺血并发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筑牢了坚实基础。
郭亮副教授及团队成员为患者床旁植入V-A ECMO
在ECMO、IABP及呼吸机的支持下,CCU医护团队展现了出色的管理与护理水平,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精准调整治疗措施及设备参数。经过严密监测,患者各脏器功能逐渐好转,未出现出血、血栓等并发症。
成功撤机,患者重获新生
在V-A ECMO支持2天后,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心肌活动明显好转。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徐峰教授带领CCU团队充分论证后,决定进行撤机实验。在全体医护人员的支持配合下,撤机实验成功,顺利撤除ECMO支持,全程出血量小于100ml,术区无渗血。
撤除ECMO后,患者依然需要呼吸机和IABP的继续支持,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肝衰竭、血糖异常升高、反复胃瘫等一系列情况,后续的治疗过程也异常艰难。团队直面挑战,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由兰晶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任劳任怨、精心护理。经历长达14天的救治后,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各脏器功能持续改善,血糖、炎症等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治疗2周后患者顺利撤掉所有支持设备,状态良好
暴发性心肌炎与ECMO:生死一线的守护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的心脏炎症性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发。其特点是心肌细胞短时间内发生广泛水肿、坏死,导致心功能急剧恶化,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患者可能在24-48小时内出现血压骤降、多器官衰竭等危象,死亡率极高。但部分患者发病较隐匿,可能没有前驱感染等症状,比如本病例。暴发性心肌炎是“与时间赛跑”的急症,早期识别、积极生命支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V-A 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用于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如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肺复苏、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等,能够维持全身器官灌注,为原发病治疗争取时间。但其使用伴随出血、血栓、感染、肢体缺血等风险,需由多学科团队严格评估并密切监测。在这场生死竞速中,ECMO技术成为了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治疗作用。
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5年开始开展ECMO技术,近年来,在主任孙英贤带领下,组建了由徐峰教授及兰晶护士长等多名医护在内的ECMO团队,形成了“导管室-CCU”医护一体的绿道管理,人员配置不断优化,技术力量不断增强。自2023年以来,科室已成功开展V-A ECMO 30余例。
该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院际间的高效协同和救治流程的紧密衔接,保障了患者在生命垂危关头从外院到我院得到及时转诊治疗。由心血管内科牵头的多学科诊疗团队迎难而上,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优势全力救治,充分体现了我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不凡担当与卓越实力。
来源:健康睡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