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ASML的中国业务已成“不可替代”存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0:54 1

摘要:与此同时,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 CEO克里斯托弗·富凯关于"中国半导体技术差距"的言论引发全球热议,这一表态背后折射出跨国企业在美中博弈中的复杂处境。

2023年第四季度,美国商务部启动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第17轮301调查,标志着全球科技博弈进入新阶段。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最新报告,此次调查涉及中国28家重点芯片企业,覆盖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与此同时,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 CEO克里斯托弗·富凯关于"中国半导体技术差距"的言论引发全球热议,这一表态背后折射出跨国企业在美中博弈中的复杂处境。


富凯提出的"10-15年技术差距"论断包含三个关键维度:首先,在EUV光刻技术领域确实存在代际差距;其次,在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方面差距已缩小至3-5年;最后,在芯片封装测试等后道工序上中国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强调中国市场占ASML全球营收的36%,这一表态被业界解读为向美国政策制定者发出的警示信号。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2024年度报告:

成熟制程产能实现85%自给率国产DUV光刻机累计出货量突破100台半导体设备投资总额达420亿美元芯片设计企业数量增长至2800家
这些数据表明,虽然高端领域仍有差距,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正在加速完善。


面对地缘政治压力,ASML实施"技术管控+服务强化"的双轨战略:

严格遵守EUV设备出口禁令扩大DUV设备销售规模(2023年出货量增长45%)投资5亿欧元扩建中国维修中心本土化服务团队扩编至800人
这一策略使ASML在2023年保持了中国市场101.95亿欧元的营收规模。


波士顿咨询最新研究显示:

中国半导体研发投入年增速达28%本土设备采购率提升至42%美国半导体企业潜在市场份额损失达370亿美元
这些数据印证了技术管制正在加速中国自主创新进程。


2023-2024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多项突破:

上海微电子28nm浸没式光刻机量产中芯国际N+2工艺良率突破90%长江存储232层3D NAND实现规模量产华为海思推出首款5nm车规级芯片
这些成就正在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麦肯锡最新行业报告指出:

区域化供应链正在形成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设备市场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
预计到2026年,全球将形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半导体产业生态圈。EUV光源技术高精度光学系统先进光刻胶材料晶圆级封装技术
这些领域的技术攻关需要持续的战略投入。

ASML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深刻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变革。当前形势下,中国半导体产业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维护全球产业链合作。正如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主席所言:"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全球各国的协同创新,而非技术割裂。"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时代,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通过持续创新,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来源:昔日挽秋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