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今年72岁,不喝酒聊天特别正常,可一沾酒就开始胡说八道,吹牛也从来不打草稿 我们做子女的,只能悄悄躲远点,就怕他说话不着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14:28 1

摘要:王家老头子,王老根,今年七十二,身体硬朗得像棵老松树。平日里,他是个慈眉善目的老爷子,说话做事都有板有眼,是街坊邻里公认的好脾气。可谁要是请他喝上两杯,那可就得小心了。

王家老头子,王老根,今年七十二,身体硬朗得像棵老松树。平日里,他是个慈眉善目的老爷子,说话做事都有板有眼,是街坊邻里公认的好脾气。可谁要是请他喝上两杯,那可就得小心了。

酒一下肚,王老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往事今朝、天南海北,什么都敢吹,什么都敢说,而且句句不着调,常常把子女们吓得赶紧溜走,生怕他一不留神,就把家里的“底裤”都给抖落出来。

这不,又到了年节,子女们是又爱又怕,生怕老头子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01

春节刚过,年味儿还没散尽,王老根家就热闹起来。大儿子王大伟、小女儿王小丽都带着一家老小回娘家拜年。客厅里,欢声笑语,瓜子皮堆了小山,电视里放着春晚重播,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王老根坐在沙发正中,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他穿着王小丽给买的新唐装,手里端着王大伟孝敬的普洱茶,时不时地逗弄一下孙子孙女,显得格外慈祥。

“爸,您身体真好,看着比去年还年轻了几岁!”王大伟的媳妇李芳笑着奉承道。李芳是个会来事儿的,知道老头子喜欢听恭维话。

王老根哈哈一笑,摆了摆手:“哪里哪里,老喽,不中用喽!”嘴上谦虚,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王小丽凑过来,给王老根的茶杯添了水:“爸,您今天可不能再喝白酒了啊。医生说了,您血压有点高,少喝点对身体好。”

王老根眼睛一瞪,佯装生气:“你这丫头片子,大过年的,说什么丧气话!就喝一点点,暖暖身子,不碍事!”他知道女儿是为了他好,但骨子里那股子“老小孩”的倔劲儿也上来了。

王大伟赶紧打圆场:“爸,小丽也是关心您。这样吧,今天喝点黄酒,度数低,暖和暖和就行。”他知道,完全不让老头子沾酒是不可能的,只能退而求其次。

王老根这才脸色缓和下来:“还是大伟懂我!就这么办,黄酒,黄酒好!”

午饭时间,一张大圆桌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南北风味,应有尽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王老根心情大好,端着小半杯黄酒,开始了他的“表演”。

“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那酒量,啧啧!”王老根抿了一小口黄酒,眼神开始变得迷离,“那时候,咱们村里谁敢跟我拼酒?没有!我一个人能喝倒一桌子人!”

王大伟和王小丽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这熟悉的开场白,意味着老头子的“吹牛模式”即将开启。

“爸,您年轻的时候是厉害,我们都知道。”王小丽赶紧接过话茬,试图转移话题,“您尝尝这道清蒸鲈鱼,我特意让饭店做的,知道您爱吃。”

“鲈鱼?鲈鱼算什么!”王老根摆了摆手,不接女儿的话,“想当年,我在部队里,那才叫真本事!那时候,我们连队搞演习,我一个人,背着两百斤的装备,一口气跑了五十公里,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客厅里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筷子碰撞碗碟的声音。孙子孙女们好奇地看着王老根,王大伟和王小丽则低下头,假装认真吃饭。他们知道,反驳是没用的,只会让老头子越说越来劲。

“爸,您这故事我们都听过好几遍了。”王大伟硬着头皮插了一句。

王老根瞪了他一眼:“你听过?你听过就能体会到当年的艰辛吗?那时候,我们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吃糠咽菜,睡冰窖雪地,那都是常事!”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脸上的红晕也加深了几分。李芳和王小丽的丈夫张强互看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尴尬和一丝无奈。

这就是王老根的酒后常态,从军史到个人英勇事迹,再到家庭秘闻,无所不谈,无所不吹。子女们早已习以为常,但也常常因此感到头疼和窘迫。

02

王老根的酒后“表演”持续了整个午餐。

从他当年如何徒手擒拿一只野猪,到如何在金融风暴中“指点江山”赚得盆满钵满,再到他如何与某位“大人物”称兄道弟,听得孙子孙女们一愣一愣的,大人们则努力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饭后,王大伟和王小丽把老头子扶到沙发上休息。王老根靠着靠垫,嘴里还在念念有词:“……那个老李,当年就差一步,没听我的,不然早就发大财了……可惜啊,可惜!”

李芳给王老根端来一杯热茶,笑着说:“爸,您慢点喝,解解酒。”

王老根接过茶,咕嘟咕嘟喝了几口,然后满足地打了个饱嗝。他似乎也累了,眼皮开始打架,很快就睡着了,嘴边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

等王老根睡着后,王大伟、王小丽、李芳和张强四人坐在客厅的另一角,小声地开起了“家庭会议”。

“爸这酒量真是……一点都没减退。”王小丽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今天还好是黄酒,要是白酒,估计能把咱们家祖坟里埋的秘密都说出来。”

“可不是嘛!”李芳附和道,“刚才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徒手抓过野猪,把小宝(王大伟的儿子)听得眼睛都直了,一个劲儿追问野猪是不是真的那么大。”

王大伟苦笑一声:“爸从小就爱吹牛,年轻时候还好点,老了反而变本加厉了。他现在说的话,十句有九句半是假的。”

“我觉得他不是故意骗人,”张强性格比较温和,帮着解释道,“他可能是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把听来的故事和自己想象的都混淆了。加上酒精一刺激,就更容易口无遮拦。”

“话是这么说,但每次他喝完酒,都得给我们惹点麻烦。”王小丽想起前阵子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老根过七十大寿的时候,亲戚朋友来了不少。老头子喝高了,当着众人的面,指着王小丽的婆婆说:“老李啊,你当年借了我家五千块钱,说好了三年还,结果一拖就是二十年,到现在还没还呢!”

当时王小丽的婆婆脸都绿了,赶紧解释那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事。后来王小丽回去查了家里的老账本,根本没这回事。为此,王小丽和婆婆闹了好几天别扭,才算把这事儿给圆过去。

“上次那事儿,妈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呢。”王小丽有些气愤,“爸倒好,一觉醒来,什么都不记得了!”

“所以啊,我们得想个办法。”王大伟皱着眉头,“不能再让他这么喝下去了。万一哪天说出什么更不得了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李芳提议:“要不,下次我们把家里的酒都藏起来?或者,每次他想喝酒,就给他兑点水?”

“兑水他肯定能尝出来,更得闹。”王小丽摇了摇头,“藏起来也不行,他会找,找不到就发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那脾气,倔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张强想了想:“要不,我们试试从源头解决?找个机会,跟他好好谈谈,跟他说说喝酒的坏处,还有他酒后失言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王大伟苦笑着摆了摆手:“谈?谈过多少回了!每次他都答应得好好的,下次一喝酒就忘得一干二净。他现在只听自己想听的,不想听的就当耳旁风。”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个万全之策。王老根的酒瘾就像一个定时炸弹,让他们这做子女的,时刻提心吊胆。他们爱他,但也真被他折腾得够呛。

03

几天后,王大伟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老家的村委会打来的。电话里说,村里要评选“模范家庭”,王老根因为一贯热心村里事务,加上孩子们都有出息,被推荐为候选人之一。

过几天,镇上的领导和记者会来村里走访,到时候会到王老根家里了解情况。

王大伟听完,心里咯噔一下。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一想到老头子那酒后失言的毛病,他就犯愁。万一老头子喝了酒,在领导和记者面前胡说八道,那可就丢大人了。

他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小丽。

“什么?模范家庭?”王小丽听了,也跟着紧张起来,“这可是好事啊!可是……爸他……”

“是啊,我也愁这个。”王大伟来回踱步,“爸这人,一辈子好面子,要是能评上这个,他肯定高兴。可要是出了岔子,他非得气病了不可。”

“那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王小丽拍板道,“首先,那天家里绝对不能有酒!一滴都不能有!”

“我赞成。”李芳也表示同意,“我们提前把家里的酒瓶都收起来,藏到老爸找不到的地方。”

张强也出谋划策:“除了藏酒,我们还得提前跟爸打个预防针。跟他说清楚,那天有重要客人来,让他说话注意点,别胡说八道。”

王大伟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行,就这么办!我负责去藏酒,小丽你负责跟爸打招呼,李芳和张强你们就负责在旁边盯着,万一爸说错了话,赶紧给他圆回来。”

一家人分工明确,为了这次“模范家庭”的评选,都铆足了劲儿。

然而,他们低估了王老根对酒的执着。

镇上领导和记者来的那天,王大伟一大早就把家里所有能找到的酒都藏了起来,甚至连厨房里的料酒都收到了柜子最深处。王小丽也提前跟王老根打了招呼,强调了这次走访的重要性。

“爸,今天有大领导和记者要来,您可得好好表现啊!”王小丽说得语重心长,“千万别像平时那样,喝了酒就瞎说,知道吗?”

王老根拍着胸脯保证:“你爸我是那样的人吗?我心里有数!放心吧,今天我滴酒不沾,绝对给你们长脸!”

王小丽看着老头子一脸严肃的表情,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上午九点,镇上的领导和记者准时到来。王老根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地坐在客厅,和来访的客人亲切交谈。他讲述着村里的变化,夸赞着党和政府的政策,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王大伟和王小丽在一旁,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老头子今天真的靠谱了一回。

临近中午,领导们准备离开。按照惯例,村委会准备了简单的午餐招待。王老根作为主人,自然要陪同。

酒席上,领导们体谅王老根年纪大,特意为他准备了热茶。王老根也表现得十分得体,一口酒都没沾。

然而,就在领导们起身告辞时,意外发生了。

村主任为了感谢王老根的配合,特意拿出一瓶陈年老酒,说是自己珍藏多年的,今天特意拿出来招待大家。他倒了一小杯递给王老根:“王老啊,今天辛苦您了,这杯酒,我敬您!”

王老根看着那杯琥珀色的老酒,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他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身旁的子女,又看了看满脸期待的村主任。最终,他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王老根嘴上说着客气话,手却已经接过了酒杯,“既然村主任一番心意,那我就尝一小口!”

王大伟和王小丽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知道,只要第一口下肚,后面的事就很难控制了。

王老根一饮而尽,砸吧砸吧嘴,赞叹道:“好酒!真是好酒啊!”

村主任见王老根高兴,又给他满上了一杯。

两杯酒下肚,王老根的脸就开始泛红,眼神也开始变得迷离起来。他放下酒杯,拍了拍村主任的肩膀,声音也大了几分:“老李啊,你这酒是好酒,但我跟你说,我年轻的时候,喝过比这更好的酒!”

王大伟和王小丽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04

王老根的声音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洪亮,带着几分酒意后的得意。领导和记者们都停下了脚步,好奇地看向这位刚刚还很得体的老人。

“爸!您……”王大伟赶紧上前,想拉住王老根。

但王老根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他一挥手,示意王大伟别打扰他:“别吵!我跟你们说,当年我在部队里,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王小丽急得直冒汗,她知道老头子又要开始胡编乱造了。她试图用眼神向村主任求助,希望他能把老头子劝住。但村主任也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时候,我们部队搞秘密任务,”王老根压低了声音,但依然能让整个会议室的人都听清,“去的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荒无人烟,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

记者们听到“秘密任务”、“地图上没有标注”这些词,顿时来了兴趣,纷纷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准备记录。王大伟和王小丽看到这一幕,差点没晕过去。

“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去寻找一种特殊的矿石。”王老根眉飞色舞,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那种矿石啊,能发出绿色的光,只要一点点,就能点亮整个村子!”

他越说越玄乎,眼神也越来越亮。

“我们找了整整三个月,吃尽了苦头。有一次,我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迷了路,碰上了一头大老虎!”王老根的语气变得惊险刺激,“那老虎比水牛还大,眼睛跟灯笼似的!

我当时手里只有一把匕首,跟那老虎搏斗了三天三夜,最后把它给制服了!”

王大伟和王小丽面面相觑,脸都绿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徒手搏老虎三天三夜?这故事也太离谱了!

领导们虽然觉得有些夸张,但看王老根说得绘声绘色,也忍着笑,没有打断。记者们则兴奋地记录着,觉得这简直是“活化石”级别的素材。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了那种绿色矿石!”王老根一拍大腿,“那种矿石啊,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它不但能发光,还能治百病!我当时偷偷藏了一块,后来用来给我家老太婆治病,她那老寒腿,就是靠那块石头给治好的!”

王老根指了指自己还在世的老伴,也就是王大伟和王小丽的母亲。王母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她哪有什么老寒腿?更别提什么神奇的矿石了!

“更厉害的是!”王老根突然凑近记者,神秘兮兮地说,“那种矿石,还能让人返老还童!我就是靠着它,才能活到七十多岁,还这么精神抖擞!”

他得意地捋了捋胡子,满脸的“高深莫测”。

王大伟和王小丽彻底崩溃了。返老还童的矿石?这要是传出去,他们王家非得成为全村,不,全镇的笑柄不可!

村主任也终于回过神来,他赶紧打哈哈:“王老啊,您这故事可真传奇!不过时间不早了,领导们还有别的安排,咱们就先到这儿吧!”

他一边说,一边给王大伟使眼色,让他赶紧把王老根带走。

王大伟几乎是连拖带拽地把王老根弄回了家。一路上,王老根还在不停地念叨着他的“绿色矿石”和“返老还童”的功效。

回到家,王大伟和王小丽再也忍不住了。

“爸!您今天怎么能在领导和记者面前说那些胡话呢?”王大伟气得声音都抖了,“什么绿色矿石,什么返老还童,您这不是在给我们家丢脸吗?”

王小丽也红着眼眶:“爸,您知不知道,您这样说,我们以后在村里怎么做人?”

王老根被子女一顿数落,酒劲儿也醒了几分。他看着子女们气急败坏的样子,也有些委屈:“我……我就是随便说说嘛,活跃一下气氛,他们不是听得挺高兴的吗?”

“高兴什么啊!”李芳也忍不住插嘴,“他们那是把您当笑话听呢!”

王老根被说得哑口无言。他知道自己又闯祸了,可他也控制不住自己。每次喝了酒,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就止不住地往外冒,不吐不快。

05

当天下午,王大伟和王小丽都接到了村主任的电话。村主任语气很委婉,但意思却很明确:这次“模范家庭”的评选,王老根家可能要被“再考察”一下。

言下之意,就是因为王老根酒后的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王家这次评选大概率是没戏了。

王大伟和王小丽听后,心如死灰。

他们倒不是特别在乎那个“模范家庭”的头衔,但这件事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严峻的问题:王老根的酒后失言,已经不仅仅是让他们感到尴尬和无奈,而是开始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甚至可能影响到家族的声誉。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气氛异常沉重。王老根低着头,一言不发,他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爸,我们不是不让您喝酒,也不是不让您说笑。”王大伟声音嘶哑,带着深深的疲惫,“可您每次喝了酒,就控制不住自己,什么话都敢说,什么牛都敢吹!

您知不知道,今天您说的那些话,要是真被记者写出去,咱们家可就成了全镇的笑柄了!”

王小丽眼泪汪汪:“爸,您就不能为我们想想吗?我们为了您,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您就不能收敛一点吗?”

王老根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一丝迷茫:“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次喝了酒,那些话就自己往外冒,根本控制不住。我也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可我就是……”他痛苦地抱住了头。

李芳和张强看着老爷子这样,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他们知道王老根不是故意的,但这种“非故意”的伤害,却更让人无力。

“爸,我们得帮您。”王小丽突然开口,“我们不能再让您这样下去了。我们得找出您为什么会这样,然后一起想办法解决它。”

王大伟也点头:“是啊,爸。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您这样。您是我们最亲的人,我们不能放弃您。”

他们决定,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劝阻或藏酒,而是要深入了解王老根酒后失言背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天一早,王大伟请了假,带着王老根去了市里的医院。他们没有直接说王老根“胡说八道”的事,而是以“年纪大了,想做个全面体检”的名义。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的诊断是,王老根身体各项指标都还不错,但脑部CT显示,他有轻度的脑萎缩迹象,这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

“王大伟先生,”医生解释道,“您父亲的这种情况,轻度的脑萎缩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加上酒精的刺激,这些功能障碍会被放大。

他酒后的一些言语,可能并不是他刻意编造,而是他对某些记忆的重构,或者他潜意识里的一些想法被酒精放大并表达出来。”

医生建议,除了控制饮酒,还可以尝试一些认知训练,或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心理疏导,看看是否能找出他那些“胡话”背后的深层原因。

王大伟和王小丽听了医生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头子的“胡说八道”,不完全是顽固的吹牛,而是有生理基础的。这让他们心里对王老根的怨气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心疼和担忧。

从医院回来,王大伟和王小丽决定,不再只是一味地指责和埋怨,而是要真正地去理解和帮助王老根。

他们开始尝试新的方法。首先,他们不再完全禁止王老根喝酒,而是严格控制他的饮酒量,只允许他在重要场合喝一小杯低度酒,并且旁边必须有人陪同。

其次,他们开始鼓励王老根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比如老年大学、社区棋牌室,让他有更多的机会与人交流,而不是闷在家里。

王小丽还特意去图书馆借了一些关于老年心理学的书籍,了解到许多老年人因为退休后生活重心缺失,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通过夸大自己的经历来获得关注和认同,这可能也是王老根“吹牛”的一个原因。

他们开始主动和王老根聊天,不再是敷衍地听他吹牛,而是认真地倾听他讲过去的事情。即使王老根又开始夸大其词,他们也会耐心地听完,然后委婉地纠正他,或者将话题引到真实的部分。

“爸,您刚才说您当年徒手抓了野猪,那野猪是不是特别凶猛啊?”王小丽会这样问。

王老根会得意地说:“那可不!比一般的猪大好几倍!”

王小丽就会顺着说:“是啊,您年轻的时候肯定很厉害。不过,爸,您还记得当年您第一次打猎,是不是只打到了一只小兔子?”

王老根会愣一下,然后回忆起来:“哦……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那时候我枪法还不准……”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慢慢地引导王老根,让他回忆起真实的经历,而不是沉浸在虚构的“英雄事迹”中。

06

这种新的沟通方式并非一蹴而就。王老根有时会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些抵触。他偶尔会发脾气,觉得子女们在质疑他、否定他。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我说的话吗?”有一次,当王小丽试图纠正他关于“绿色矿石”的说法时,王老根突然激动起来,把茶杯摔在了桌上。

王小丽吓了一跳,但她忍住了委屈,耐心地解释:“爸,我们不是不相信您,我们只是想帮您。您说的那些故事,有些可能和实际情况有点出入。

我们希望您能把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因为真实的故事才更有力量,更能让我们为您骄傲。”

王老根看着女儿真诚的眼神,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哎,我老了,脑子也不好使了。有时候,我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了。”

听到王老根这样说,王大伟和王小丽心里既心疼又欣慰。这说明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王老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愿意接受帮助。

为了进一步帮助王老根,王大伟还特意请教了一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建议,除了认知训练和情感支持,还可以尝试让王老根参与一些需要专注力的活动,比如拼图、书法、园艺等,这些都有助于延缓认知衰退。

王小丽则在家里布置了一个“回忆角”,把王老根年轻时的老照片、奖状、旧物件都摆放出来。她鼓励王老根和孙子孙女们一起看这些老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真实故事。

“爷爷,这是您年轻时候的照片吗?您那时候好帅啊!”小孙子指着一张王老根穿着军装的照片问道。

王老根看着照片,眼神中流露出温暖的回忆:“是啊,这是爷爷在部队的时候。那时候,爷爷是侦察兵,每天都要训练,特别辛苦。”

“那您有没有打过仗啊?”小孙女好奇地问。

王老根笑了笑,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吹嘘什么惊天动地的战斗,而是平静地说:“爷爷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争,我们那个年代,国家已经和平了。但我们每天都在为保卫国家而努力训练,时刻准备着。”

王大伟和王小丽在旁边听着,心里感到一阵欣慰。王老根终于开始讲述真实的故事了,虽然没有那些“神乎其神”的夸张,但却更加真实、感人。

07

渐渐地,王老根的酒后失言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虽然偶尔还会蹦出几句不着调的话,但相比以前,频率和程度都大大降低了。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那么执着于自己的“吹牛”,当子女们委婉地提醒时,他也能听进去,并尝试纠正。

有一次,村里举办了一场老年文艺汇演。王老根被推选为代表,上台讲讲村里的故事。王大伟和王小丽都特意请假回来,坐在台下为父亲捏了把汗。

王老根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精神抖擞地走上台。他拿起话筒,声音洪亮:“各位乡亲们,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王老根,今年七十二了。”

他顿了顿,然后开始讲述村庄几十年的变迁。他没有提及任何夸张的个人英雄事迹,也没有任何虚无缥缈的“绿色矿石”,而是实实在在地讲着村里的发展、邻里间的互助、以及村民们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故事。

他讲到当年村里修路,大家伙儿齐心协力,风里来雨里去,硬是把一条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他讲到村里通电,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孩子们可以在电灯下写作业;他讲到村里办起了养老院,老人们有了安享晚年的地方……

王老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恩。他的讲述朴实而真挚,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王大伟和王小丽坐在台下,眼眶湿润。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可爱、值得尊敬的父亲。

演出结束后,王老根走下台,王大伟和王小丽立刻迎了上去。

“爸,您讲得太好了!”王小丽激动地抱住父亲。

王大伟也拍了拍王老根的肩膀:“爸,您今天真给我们长脸!”

王老根笑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带一丝酒意的、清醒而满足的笑容。

“爸,您今天没喝酒吧?”王大伟故意问道。

王老根得意地摇了摇头:“没喝!我跟你说,不喝酒,我照样能说得大家心服口服!”

他知道,他不再需要酒精来放大自己,也不再需要虚构的故事来证明自己。他只需要做回那个朴实、真诚的王老根,就足够让爱他的人感到骄傲。

08

虽然王老根的酒后失言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王大伟和王小丽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他们知道,认知衰退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只能延缓,不能彻底治愈。他们还需要长期地、耐心地陪伴和引导父亲。

他们为王老根制定了一个规律的生活作息:早上起来散步,上午去社区活动中心下棋或听戏,下午在家看看报纸、浇浇花,晚上和家人一起聊天看电视。他们还特意给他报了一个老年大学的书法班,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王老根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他发现,不喝酒的日子,头脑更清醒,身体也更舒服。他开始主动和子女们分享自己书法班的趣事,和棋友们的“战况”,甚至会主动提出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有一天,王老根在收拾旧物时,翻出了一本泛黄的日记本。那是他年轻时在部队写下的,记录了许多真实的经历。他拿着日记本,坐在沙发上,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

王大伟和王小丽看到父亲专注的样子,没有打扰他。过了一会儿,王老根合上日记本,长长地叹了口气。

“爸,怎么了?”王小丽轻声问道。

王老根抬起头,眼神有些复杂:“我刚才看这日记,才发现,原来我年轻的时候,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那时候,我也挺勇敢的,也吃了不少苦,也立过功……”

他停顿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以前,我总觉得那些真实的事情太平淡了,不够惊险,不够刺激。所以,每次喝了酒,就喜欢添油加醋,把它们变得天花乱坠。现在想想,真是犯傻啊。”

王大伟走过去,坐在父亲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背:“爸,真实的,才是最珍贵的。您年轻时候的经历,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王老根点了点头,眼神变得清澈而坚定。

从那以后,王老根更加喜欢翻看他的日记本,也更愿意和子女们分享那些真实的、朴素的过往。他不再是那个酒后胡言乱语的“吹牛大王”,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故事的老人。

09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老根的晚年生活变得平静而充实。他的酒瘾几乎戒掉了,偶尔会在年节时,在子女的严格控制下,小酌一杯黄酒,但绝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失态。

王家客厅里,依然充满了欢声笑语,但不再有因为王老根的胡言乱语而产生的尴尬和窘迫。取而代之的,是王老根清晰而真实的回忆,以及子女们和孙辈们认真倾听的眼神。

有一天,王小丽的女儿小芳在学校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爷爷》。小芳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我的爷爷曾经是一个爱吹牛的爷爷。他喝了酒,就会说自己徒手打过老虎,发现过会发光的石头,还能返老还童。那时候,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很担心,怕爷爷说错话。

但是,现在的爷爷变了。他不再吹牛了。他会给我们讲他年轻时在部队的真实故事,讲他如何刻苦训练,讲他如何和战友们一起修桥铺路。他还会讲村子里以前的故事,讲那些朴实而善良的邻居们。

爷爷说,真实的故事,就像一杯清茶,虽然没有酒那么浓烈,但回味起来却更甘甜。我喜欢现在的爷爷,因为他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不需要夸张和虚构,就已经很了不起的爷爷。”

王小丽读完女儿的作文,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这篇作文不仅仅是小芳对爷爷的理解,更是王老根这几年努力改变的最好证明。

王老根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认真地听着小芳念作文。当小芳念到“一个不需要夸张和虚构,就已经很了不起的爷爷”时,王老根的嘴角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他知道,他曾经用酒精和谎言来填补内心深处的空虚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但现在,他找到了更好的方式。那就是真实地活着,真实地分享,真实地被爱。

王家的故事,就像中国的千家万户一样,充满了家长里短的烦恼和温馨。它不是一个完美的故事,王老根也不是一个完美的老人,但他们都在努力地生活着,努力地爱着彼此。

清醒的王老根,依然是那个慈祥、智慧、值得尊敬的老爷子。他不再需要酒精的麻痹,也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快乐。而他的子女们,也从最初的无奈和尴尬,学会了理解、耐心和深沉的爱。

#百度带货夏令营#夕阳的余晖洒进客厅,给这个温暖的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王老根坐在那里,手里拿着那本记录着真实岁月的日记本,脸上带着平静而满足的笑容。

来源:甜点党GPk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