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品牌和社区运营中,如何有效激活核心用户,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传播者?本文深入探讨了“超级用户计划”的成功要素,提供了8大核心策略,帮助你构建和维护一个高效的超级用户生态。
在品牌和社区运营中,如何有效激活核心用户,让他们成为品牌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传播者?本文深入探讨了“超级用户计划”的成功要素,提供了8大核心策略,帮助你构建和维护一个高效的超级用户生态。
前言: 在每个社区和品牌中,都会涌现出一群核心的领导者与意见领袖。他们通常更引人注目、更具发言权,并在社群互动中展现出更高的活跃度与影响力。
一个高效的「超级用户计划」能帮助你充分激活这部分顶尖用户的智慧、热情与技能,从而为你的社群或品牌创造巨大价值。
本系列共十二篇,往期回顾:①定义②价值③人群④步骤⑤动机⑥招募⑦流程和培训⑧文档⑨沟通与工具篇⑩激励篇(文末链接直达)。
影响「超级用户计划」成功的要素固然众多,但当我们梳理各类案例后会发现,那些真正落地且有效的 “超级用户计划”,往往共享着以下八大核心要素:
尽管从计划启动首日就开始追踪指标看似理所当然,但真正能做到的组织却寥寥无几。
正因如此,在启动前就必须确立评估基线,为后续的数据对比提供扎实依据。许多成熟计划常会宣传其 “成功指标”,却鲜有能明确证明这些价值由该计划直接创造。
倘若所期望的行为在计划启动前就已存在,就必须论证清楚是该计划推动了其进一步增长。例如,若目标是提升参与度,就应在启动前记录当前参与水平,以此获得可对比的数据支撑。
不少组织声称在跟踪数据,但当被追问细节时,却往往含糊其辞。他们常会提供百分比形式的增长数据,可对于包含多少个数据点、数据如何收集等关键信息,却不够透明。
与之不同的是,真正成功的计划,能清晰地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证明自身价值。
要是无法让组织内部认可其收益,便很难争取到持续支持;若不能向超级用户展现参与的价值,他们也难以长期留存。“当我们发现超级用户带来的益处虽难以量化却真实存在(来自版主对超级用户的走访反馈),这一计划才真正站稳了脚跟。”
——Spotify明星用户计划的运营者
2、测试和迭代初次尝试就制定出完美且可落地的策略,往往难如登天。而和所有社区项目一样,我们很容易对 “用户想要什么” 或 “他们会如何行动” 产生误判。
那些能持续运转的计划,其运营者从不畏惧尝试新想法 —— 快速测试,一旦无效便果断调整。不妨将项目视作一款产品,始终保持持续测试、持续迭代的节奏。
随着计划规模扩大,成员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正因如此,必须不断构思新的参与方式,吸引他们投入,并高效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
Claudius Henrichs(Skype 运营者)曾指出:“能走长远的项目,背后总有一群敢于试错的管理者 —— 新点子说试就试,不行就果断放弃。”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组织在毫无明确目标与合理依据的情况下,便仓促启动 “超级用户计划”。他们要么未曾制定任何指导原则,要么给出的规则含糊其辞;只是随意邀请一些成员加入,之后便放任自流、置之不理,导致新加入的“大使”无所适从。
与之相反,真正成功的计划,要么旨在解决具体难题(如互动率低、推荐量少、缺乏可靠内容来源),要么意在放大并激励已经出现的积极行为。
正如 Ro Hensley(Vinted运营者)所言:“如果能同时为企业和用户带来价值,计划就会成功。你不能强迫人们改变行为,成功源于对现有行为的巧妙利用。”
超级用户计划的核心,在于建立牢固的、基于信任的互利关系。这些关系是每一个成功计划的根基,而那些表现突出的计划,往往都与以社区为中心的品牌深度绑定。
只有当参与者真正认同品牌及其背后的团队,并且发自内心希望品牌成功时,才会全力以赴。
因此,务必设立一位主要「联络人」—— 这个人必须真心关注社区,能以个性化方式与超级用户建立连接。不少计划在组织架构变动时陷入困境,问题往往出在这里。
以小米为例:其 “米粉” 社区的成功,正得益于专职社区运营团队的持续沟通与情感联结,让用户切实感受到尊重与归属,进而持续为品牌发声。
“我从未见过一个没有明确‘负责人’的超级用户计划能够持续运营——这一点至关重要。
——Doug Whittle(SAP)
优秀的计划往往会将大使的核心动机与公司的主要目标紧密绑定。
Hootsuite和lululemon的大使们在参与各类活动推广的过程中,自身的社交媒体技能也在持续提升。这种关系不仅形成了共生循环,更能激发内在动力。
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甄选合适的成员,并努力深入理解他们的动机。
首先要明确计划需要吸引具备哪些特质的成员,进而深入挖掘真正驱动他们的核心因素。
谷歌通过用户访谈发现,用户最看重的是 “尊重、认可、特权”,为此,其在对外沟通中持续强调这三个关键词,不断强化这一价值主张。
如果你的成员希望助力职业发展,就为他们提供可写入简历的头衔或认证;更进一步,甚至可以直接吸纳表现优异的成员 ——Salesforce 就常从 MVP 中招募正式员工。
再如,华为推出的 “华为开发者专家”(HDE)计划,通过奖金激励、技术认证、项目合作和全球曝光等机制,精准契合开发者个人成长的需求,同时反哺华为生态的建设。
我们彻底改革计划,是为了确保既有衡量成功的方法,也有简化管理的工具(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报告体系等),同时始终保持计划战略与业务目标一致。计划必须在趣味性和价值(对成员和公司双方)之间找到平衡。在此之前,我们过于偏重趣味,而价值传递不足。
——Ro Hensley(Vinted)
如何调研动机,请参见《玩转「超级用户计划」7▎招募流程详解:公开、动机调研、入职与培训》。
7、建立架构并坚守执行需以商业合作伙伴的规格来运营计划。你需要展现专业度,因为成员期望从这里获得价值与成长。为此,需清晰界定目标、准则与期望,并将其有效传达给每一位成员,力求让他们不仅为品牌自豪,更为参与计划而自豪。
通过 “少许诺,多兑现” 来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反之,准备不足的仓促启动不仅可能导致失败,还会影响后续尝试。
同时,需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借助定期检查维护社区健康度、促进成员间的联结 —— 常态化沟通不仅有助于掌握成员动态、确保品牌信息准确传递,还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若人们对计划一无所知,其价值便会大打折扣:渴望获得地位认可的用户难以得到满足,招募范围也会因此受限。
“正式启动后,我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认知度问题——不仅针对客户/潜在倡导者,还包括内部认知。我正在重新规划计划的传播方式和目标受众策略。
——罗宾·乔丹(Robyn Jordan),New Relic
综上,“超级用户计划” 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 8 大核心要素协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从启动前就确立成效评估机制以锚定价值,到通过持续测试与迭代适应变化;从拒绝盲目启动、紧扣真实需求,到设立专属联络人维护深度信任;从对齐成员成长与组织目标形成共生,到深挖动机精准匹配需求;从建立清晰架构并坚守执行以保障专业度,再到加强推广打破认知壁垒 —— 这8个要素环环相扣,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
它们共同构成了超级用户计划的底层逻辑,唯有将这些要素融入长期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构建起有韧性、有活力的用户生态,最终实现品牌与超级用户的双向成就、共赢共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品牌猿】,【品牌猿创】,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