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蛇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中,《哪吒2》成为了一个持续热点的话题,其成功冲进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名,并且排名全球动画电影票房之首,一举击败了统治全球百年的迪士尼众多动画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震惊了全球壮举。
中天华溥张宏波:【十五五规划专题】“十五五规划”中产业协同的经典案例——迪士尼
文化产业集团的协同发展:
在2025年蛇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中,《哪吒2》成为了一个持续热点的话题,其成功冲进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名,并且排名全球动画电影票房之首,一举击败了统治全球百年的迪士尼众多动画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以说是震惊了全球壮举。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在票房收入中《哪吒2》击败了迪士尼众多电影,但是从整体数量,以及动画电影周边产业的发展来看,中国动画电影还有很长的路再走,特别是对于《哪吒》这种刚刚拍到第二部的这样一种电影IP来说,其影响力要想比拟迪士尼还需要继续努力。其实国内在动画电影周边产业发展做的最好的还是方特影视,其以《熊出没》为主题的电视电影的发展多年来保持一个稳定的持续性,方特主题乐园的推广,也一直再造复制迪士尼的发展路径。
在“十五五”规划中,我国一定会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主要的支持性产业,希望借助服务类产业的发展,帮助我国在十五五期间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在这种形式下,全国各地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升温,但是究其本质,都尚未找到一个非常合理的商业模式。在这里,中天华溥管理咨询公司向大家介绍一下全球文化产业最发达国家美国的迪士尼公司,看看他们是如何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从而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他山之石的效果。
从集团性战略角度来总结的话,就是迪士尼建立起以动漫电影为基础,带动电影周边产业发展的整体协同战略,从而实现了迪士尼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迪士尼集团如何做好战略协同:
从核心来讲,迪士尼是以动漫电影制作起家,因此其电影事业部是公司的核心以及前导部门。利用美国电影制作中的优秀的商业化模式,可以充分发掘新影片制作中 的优秀卖点与商业推广核心。迪士尼的电影制作事业部通过充分的商业调研,研究、调查消费者喜爱的电影作品的主要元素,从而以此为核心制作电影作品,构建人 物形象。根据商业要求,迪士尼在制作每一部电影时,要求该部电影必须要有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与五个次要人物形象,从而在未来满足商业化的要求。在制作电影人 物形象时,电影事业部通过市场调查,集中大多数观众所喜爱的因素,从外貌形象、表情、性格、动作、肤色等细小环节来吸引观众,从而带来电影一旦公映就一炮 打响的效果。
待新的影片热映以后,经过多番的炒作与推广,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已经为观众所津津乐道时,迪士尼的电影制作事业部及时将影片中的形象授权给消费者产品事业 部。我们大家都知道,光凭电影放映是很难赚到钱的,特别是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需要耗费大量成本,热播时间又十分有限,在大众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 部电影即使成功热播,所获利润也是有限。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电影创造的效果,发挥其中内涵的商业要素,摊平与降低制作成本,迪士尼授权其下属消费者产品事业 部充分利用影片中的产品形象。消费者产品事业部将影片中热播的动画人物形象制作成玩具,并且授权管理在服饰、文具、娱乐等其他产品上充分使用迪士尼的动画 形象,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
第三个层次,迪士尼在全球各地拥有四个迪士尼主题公园(美国两个、法国巴黎一个、日本东京一个、中国香港一个,上海是第六个在建项目)。迪士尼电影事业部 同时将电影中的动画形象授权给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以此为核心规划公园的主题游玩项目,吸引游客。全球各地的小朋友都把能够到迪士尼乐园玩一次做为一个 重要的愿望。每天全球的迪士尼乐园都要接待十几万来自全球各地的参观游玩者。这还不够,迪士尼乐园充分利用了综合性消费娱乐的理念,在公园内,酒店休闲、 迪士尼产品售卖、购物、娱乐等项目交织在一起,可以令消费者充分利用在园内的时间来促进消费,从而使迪士尼乐园能够保持一个较高的盈利水平。
最后一个层次,迪士尼还非常周到的想到,全球各地的小朋友并不是都有机会到迪士尼乐园去游玩,为此,迪士尼的传媒事业部会组织巡演团队到全球各地去巡回演 出,专门满足那些无法到迪士尼公园去游玩的小朋友接近迪士尼人物形象的愿望。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个迪士尼全球巡演团队,这个团队一年的巡演收入一点都不比一 个实体的迪士尼乐园低。此外,迪士尼旗下的传媒事业部还拥有数十个直属的广播电台,可以授权其播放迪士尼的作品,从而带来的广告收益也是十分可观。
迪士尼公司的一鱼多吃的商业模式理论依赖的首先是以商业的角度来开展电影制作与形象开发,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总部对各个事业部之间的有效调配,发挥总部调 控作用。通过四个主要事业部的层层传递,迪士尼能够将电影事业部制作的优秀动画人物形象潜在的利益充分挖掘出来,每一次的利益挖掘都是对前期制作费用的摊 薄,也是对每次制作的利润加厚,一鱼多吃,造就了迪士尼的百年不衰。
集团性企业的战略协同
集团性企业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业务协同战略。通过业务之间的相互协同,实现1+1>2的效果,从而实现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集团类企业通过产业选择决定具体进入到哪些产业领域,明确了自己的业务组合之后,还需要明确一个重要的战略课题,那就是这些产业如何开展战略协同。所谓的战略协同就是集团内部各个不同的业务板块根据集团整体战略进行一个合理的分工,到底哪个业务要做好营收总额,哪些业务要负责去赚钱(利润),哪些业务要去做品牌,都要明确清楚,在一场战役中就是明确哪个团打主攻,哪个团打援兵,不能大家一起上,要做好主次搭配,做好战略配合,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战略效果。
集团类企业“十五五”规划战略协同的两种模式
产业协同的分类可以从业务的发展阶段来开展协同,比如说成熟产业、成长产业、培育产业,如果所有的业务都处于成熟阶段,那么未来集团就缺少新生业务,缺少发展的后劲。如果集团所有的业务都处于成长阶段,那么就会出现现金流不足,造成资金链断裂。所以说集团内部应该既有现在赚钱的业务,又应该有将来赚钱的业务,这样的产业组合才会显得搭配合理。
产业协同的分类还可以从业务的功能开展协同,比如说一个成熟集团内部的产业组合应该有核心战略产业,还应该有财务性产业,也应该有风险投资类产业。战略型产业是集团的战略核心业务,是集团确保的业务,不能出现半点差错。财务性产业是为了在一段时间内获取现金收入,可能集团不会考虑他的远期发展。而风险投资类产业是企业培养未来核心业务的一种方式,如果成功了就成为下一个战略型产业,如果失败了也可以迅速的实现退出,不至于深陷亏损投入的泥潭。
来源:中天华溥管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