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欢迎Temu的到来,比如巴基斯坦。据巴基斯坦媒体近日报道,巴基斯坦竞争委员会(CCP)已要求电信管理局(PTA)对Temu实施禁令,理由是其可能存在“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权益风险”。
作者 | 基德
编辑 | Shadow
快速在全球扩张的Temu,又不受欢迎了。
从北美、欧洲,到东南亚、南亚,再到拉美,Temu几乎每进入一个市场,就会引发一次低价冲击波。
然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欢迎Temu的到来,比如巴基斯坦。据巴基斯坦媒体近日报道,巴基斯坦竞争委员会(CCP)已要求电信管理局(PTA)对Temu实施禁令,理由是其可能存在“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权益风险”。
相比之下,Temu却在墨西哥书写了另一个故事。根据Similarweb的《2025年拉美电子商务:谁在每个国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报告,Temu在2025年二季度拿下15.98%的电商流量份额,成为市场流量冠军。
这两个消息并置,几乎就是Temu全球化的缩影,一面是监管阻击,一面是市场爆发。
全球监管阴影,巴基斯坦不是孤例
巴基斯坦电商市场原本并不起眼,但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年轻人口增长,电商渗透率近几年快速提升。
成立于2012年的Daraz,最初是Rocket Internet孵化的一个电商项目,主要复制东南亚和南亚的电商模式。2018年,阿里巴巴收购Daraz,并将其作为南亚战略的重要支点。
自那以后,Daraz几乎成为巴基斯坦电商的代名词。凭借阿里的资本支持和技术能力,Daraz不仅成为了巴基斯坦消费者“网购第一站”,还打通了物流、支付、广告体系,成为连接消费者和本地卖家的“超级入口”。据多方研究,Daraz在巴基斯坦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6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当Temu在2024年宣布登陆巴基斯坦时,业界普遍认为将迎来一场“强者对强者”的正面对决。
Temu背靠拼多多的供应链体系,能够提供极致低价和丰富商品,而Daraz则是本地生态的掌舵者,还有阿里系资源背书。外界期待的是一场类似于“拼多多挑战淘宝”的剧情在南亚上演。
然而,监管层面的干预让剧情急转直下。
早在2025年7月,Temu就被迫将巴基斯坦站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原因是巴基斯坦推出的《数字存在收益税法案》,要求任何通过Temu、亚马逊、速卖通等外国电商平台在巴基斯坦销售的产品都需缴纳5%的数字税。
8月,巴基斯坦竞争委员会(CCP)直接要求电信管理局(PTA)对Temu实施禁令,理由包括不正当竞争、价格倾销以及潜在的消费者权益风险。若禁令落实,Temu可能不得不退出这个新兴市场。
换句话说,Temu甚至还未完全与Daraz展开市场角逐,就先在制度层面遇到了阻击。这背后有几层原因:
一是市场保护主义。Temu的低价策略,使得平台售卖的商品远低于当地市场价格,Temu被指责扭曲了竞争,并排挤了构成巴基斯坦零售业支柱的小型企业,很有可能直接冲击本地商家,甚至引发就业问题,因此监管机构有动力“保本地”。
二是合规担忧。消费者权益倡导者警告称,Temu利用了监管漏洞,其在巴基斯坦运营但无需承担与本地电商企业相同的责任。利益相关方认为,这种双重问题是监管疏忽,损害了巴基斯坦经济。
三是舆论压力。大幅折扣和游戏化促销虽然能吸引消费者,但有批评人士认为这些行为已经越界,操纵了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Temu在巴基斯坦的遭遇并非孤立事件,全球多个市场已经对Temu投来质疑和限制。
在欧洲,消费者保护组织多次批评Temu存在“商品信息不透明”“算法操控购买决策”等问题,欧盟还针对Temu是否符合《数字服务法案》(DSA)展开调查。
在美国,Temu曾被国会点名,涉及“低价倾销”等敏感议题。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Temu也被媒体和行业协会点名,指责其利用超低价扰乱本地零售生态。
换言之,巴基斯坦的封禁只是Temu全球监管阴影的最新一环。对于Temu来说,依靠低价攻城略地的模式固然高效,但也触动了各国政府和本土玩家的神经。一旦政策红线被触碰,扩张路径就可能瞬间中断。
一路高歌猛进,在墨西哥登顶
相比之下,Temu在墨西哥的故事则完全不同。
墨西哥是拉美第二大电商市场,仅次于巴西。长期以来,这里由美客多、亚马逊、Liverpool三大力量主导。
美客多是拉美本土的电商巨头,自1999年成立以来已经成长为“拉美版亚马逊”,在墨西哥市场占据长期优势。它不仅提供电商平台,还构建了支付(Mercado Pago)、物流(Mercado Envios)等完整生态。
亚马逊则依托全球供应链和Prime会员体系,在墨西哥迅速扩张,凭借丰富品类和物流速度,占据着墨西哥高价值用户群体。
Liverpool作为墨西哥最大的百货零售集团,主要通过线上化转型进入电商市场,依靠品牌和门店渠道,成为了墨西哥当地传统零售商转型的代表。
这样的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相当稳固的,直到Temu的到来打破了平衡。
根据Similarweb的监测,2025年第二季度,Temu拿下了15.98%的电商流量份额,超过了美客多的15.16%和亚马逊的14.7%。对于一个进入市场不足两年的新玩家而言,这是一个震动性的突破。
Temu是如何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成为墨西哥电商一霸的呢?它利用了低价+全品类的策略迅速撬动了市场。对于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来说,Temu提供了足够便宜、足够多样的选择。再加上社交媒体广告的精准投放和用户裂变式传播,Temu几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了市场渗透。
美客多一直被视为拉美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如今在墨西哥被Temu超越,意味着中国平台的模式开始对本地巨头形成实质性威胁。对Temu来说,墨西哥是一个战略枢纽,站稳墨西哥,就有能力向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等市场复制经验,进一步撼动拉美电商版图。
从全球化视角来看,墨西哥的胜利只是Temu“复制打法”的又一次成功。
在美国,Temu在2023年初上线,短短几个月就冲上App Store购物类榜首,一度超越亚马逊和Shein。在欧洲,Temu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地迅速走红,频繁跻身下载榜前列。在东南亚,Temu的进场也迅速搅动了Shopee和Lazada的格局,成为消费者热议的新平台。
似乎无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只要用户对价格敏感、对新平台抱有尝试兴趣,Temu就能通过低价补贴迅速冲击榜单。
全球化的双面启示
巴基斯坦和墨西哥的案例,揭示了Temu全球化的两面性:在监管壁垒面前,低价策略并非万能;但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地方,低价与流量打法依然有爆发力。
这种差异也表明,全球化不可能是一个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调整策略。
不仅给Temu本身带来反思空间,也为自身抗风险能力更弱的普通跨境电商卖家提供了启示。
一是,不要只盯价格战,要提前思考合规和政策环境。
Temu在巴基斯坦受挫的关键,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政策敏感。对于普通卖家来说,进入任何新市场,都必须首先研究该国的合规要求,如进口标准、产品认证、税收规定、数据合规等。低价和流量的打法虽然见效快,但如果忽视政策因素,很可能“一夜封号”,前功尽弃。
二是,新兴市场的机会是真实的,但要找到差异化定位。
墨西哥的成功说明,拉美等新兴市场确实存在巨大机会。Temu凭借低价迅速爆发,但普通卖家未必能跟着平台拼补贴。那么,卖家的机会在哪里?答案就是差异化,与其跟随大平台打价格战,不如利用灵活的小单快反、产品创新,在细分赛道找到切口。
三是,全球化已进入深水区,卖家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普通卖家既要借助平台红利,利用Temu、Shein、TikTok Shop等平台快速起量,也要学会搭建自己的品牌和渠道,尝试在Shopify、独立站、社交媒体上积累品牌认知,减少对单一平台的依赖。
显然,全球化不再是单纯的低价走天下,而是同时面临监管博弈和市场爆发两大赛点。Temu的路径是一面镜子,它既展示了中国供应链的强大威力,也揭示了全球化的复杂性。未来的机会就在其中,但能否抓住机会,取决于是否做好了更多准备。
参考资料:
[1]Temu巴基斯坦面临被禁,在墨西哥成电商流量第一.蓝洞新消费
[2]拼多多和阿里在巴基斯坦的电商之战.大胡子在Pakistan
[3]拼多多的神话正在海外重演.跨境参考
来源:派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