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鲁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6 14:31 1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只限于他的作品,以及评论家们通过他的作品解读出来的鲁迅,很少或无法关注那个日常的鲁迅,就不可避免的抽象化,难免单一或干巴,缺乏一点血肉,缺乏一点烟火气。

认识鲁迅

这段时间读的是赵瑜老师的《花边鲁迅》。我感觉这是一本随笔,根据鲁迅的日记和别人的回忆,试图还原一个别样的鲁迅,一个日常的鲁迅。

长期以来,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只限于他的作品,以及评论家们通过他的作品解读出来的鲁迅,很少或无法关注那个日常的鲁迅,就不可避免的抽象化,难免单一或干巴,缺乏一点血肉,缺乏一点烟火气。

在《花边鲁迅》这本书中,我们的认识可以丰富,可以直观,可以更形象。作者像是把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来呈现,因而有了细节,有了矛盾冲突,有了内心的挣扎。

但我不得不说,还原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都可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固有的根深蒂固的认识都很难改变。幸运的是,作者赵瑜似乎并不想改变人们的固有认知,而只是让这种认知更丰富更细腻而已。

但我不得不说,这些年贬低鲁迅的文章是有的,一些主张重写文学史的人也是有的,如何认识鲁迅就成为一个问题。

有人把现代文学史的主题概括为两点:一是启蒙,二是救亡。我同意这样的概括。要认识鲁迅,也完全可以顺着这两点去把握。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的屈辱史。为了奋发图强,人们开始探寻。从洋务运动的技术救国,到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一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无数伟人矢志追寻。科技救国,推翻帝制,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革命,启蒙和救亡交织,进步和保守决斗。

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属于启蒙者。按照我的理解,启蒙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破”,二是“立”。鲁迅是一个致力于“破”的人,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抨击封建礼教。在“破”这个方面,鲁迅无疑是最厉害的,他目光犀利,看得透彻,文字如刀,杀伤力十足。这是鲁迅的价值之一。

除了反封建,鲁迅其实也反思国民性,他对国民弱点和缺点的反思是深刻的,针对这个方面的批判也是严厉的。这是鲁迅先生的价值之二。

作为白话文写作的旗手之一,鲁迅写了很多的小说、杂文,成为一个典范,具有不可抹杀的文学价值。这是鲁迅先生的价值之三。

一直以来,文学史家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都是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对于这样的总体上的定性我是认同的。问题出在对他的某些作品的解读上,的确存在着一些拔高解读,的确存在着一些“完美化”的倾向。

梁实秋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诗人和你做邻居,你很难认真地读他的作品。这说明认识一个作家是有困难的。就鲁迅而言,日常鲁迅和作家鲁迅并不完全吻合。有的时候需要知人论世,而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还是通过他的作品去认识他。

只要不是刻意贬低鲁迅,还原“日常的鲁迅”是有必要的,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我想,这应该是《花边鲁迅》这类书的价值所在吧。

来源:月下松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