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产商总统盯上北极圈:特朗普的格陵兰岛白日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08:58 1

摘要: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双叒叕登上头条了!这次不是因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也不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争议发言,而是因为他对格陵兰岛——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3月29日,他在接受采访时放出豪言:“美国百分之百会得到格陵兰岛,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此言一出,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双叒叕登上头条了!这次不是因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也不是因为社交媒体上的争议发言,而是因为他对格陵兰岛——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3月29日,他在接受采访时放出豪言:“美国百分之百会得到格陵兰岛,不排除使用军事手段!”此言一出,全球吃瓜群众纷纷搬好小板凳:这位地产商出身的总统,难道真的要把领土扩张当成一笔房地产生意吗?

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执念可以追溯到更早。2025年初,他就曾公开表示要“买下”格陵兰岛,甚至派儿子小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高调访问该岛,试图推销美国式橄榄枝。然而,格陵兰岛作为丹麦的自治领地,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早就回怼:“非卖品,想都别想!”但特朗普显然没把这话当回事,反而越挫越勇,这次直接搬出了军事手段相威胁,仿佛在说:“不卖?那我可要抢了!”

更魔幻的是,特朗普的收购清单上还不止格陵兰岛。他曾扬言要“吞并加拿大”,甚至想把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这种“看上的就必须是我的”霸道总裁风,让人不禁怀疑:特朗普是不是把国际政治玩成了真人版的《大富翁》?

特朗普为何对这块冰天雪地情有独钟?答案藏在北极圈的地缘政治里。格陵兰岛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0个台湾岛,但常住人口仅5.6万,堪称地广人稀的极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层融化,这里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和稀土资源成了各国垂涎的香饽饽。此外,北极航道的战略价值也不容小觑——未来从欧洲到亚洲的航线可能缩短数千公里,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握住了全球贸易的“新咽喉”。

特朗普的逻辑很直白:“俄罗斯的船经常在格陵兰岛附近晃悠,中国也想来分杯羹,我们美国怎么能落后?”但问题是,格陵兰岛居民恐怕并不想当这场“抢地盘游戏”的棋子。当地政府曾多次表态:“我们不是商品,我们的未来应该由自己决定!”

对于特朗普的豪言壮语,来看看各国领导人的真实反应是什么样的: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翻了个白眼:“用金融手段互撕?不合适吧!”格陵兰岛外长更是直接呛声:“我们和丹麦的关系轮不到美国指手画脚。”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连夜发推:“加拿大绝不当美国第51个州!”反对党领袖普瓦列夫尔补刀:“想都别想!”

巴拿马:外交部长马丁内斯·阿查冷冷回应道:“运河的主权不容谈判,它只属于全体巴拿马人。”

就连美国国内的分析人士也看不下去了。大西洋理事会专家丹尼尔·弗里德吐槽道:“这简直是19世纪的帝国主义复辟!”一众网友们更是玩梗不断:“特朗普的购物车里有:格陵兰岛(库存1件)、加拿大(已下架)、巴拿马运河(卖家不发货)。”

尽管特朗普信誓旦旦能“百分百拿下”,但现实可能要比他的推特发言骨感得多:

国际法红灯:现代国际社会早已告别强占领土的殖民逻辑。根据《联合国宪章》,武力威胁他国领土完整属于明令禁止的行为。特朗普若真动手,美国恐怕会被贴上“国际流氓”的标签。

盟友离心:丹麦是北约成员国,加拿大是美国的邻居兼最大贸易伙伴。特朗普的扩张主义言论只会让盟友寒心,进一步瓦解美国的外交信誉。

国内反弹:美国民众对海外的军事冒险早已疲惫。若为了一块冰原开启新冲突,恐怕连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都会嘀咕:“这钱花得值吗?”

更讽刺的是,格陵兰岛居民可能才是最大的赢家——特朗普的强买强卖,反而激发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当地网友自嘲道:“既然我们已经成了国际网红,要不要开个直播众筹买下特朗普大厦?” ——既然特朗普认为领土可以用钱买,那么他的私人资产同样可以成为交易的标的。

这场荒诞的“格陵兰岛收购计划”,恰似一面照妖镜,折射出21世纪国际政治中两种思维模式的激烈碰撞:一边是固守殖民时代“强权即真理”的旧地图,另一边则是以联合国宪章精神为基石的多边合作新航道。与其幻想用支票来改写北极版图,不如将这份精力投入到气候治理、资源协调等人类的共同课题中——毕竟当冰川消融淹没海岸线时,格陵兰岛居民的生存权远比特朗普的“地产版图”更值得关注。

国际社会早已在《巴黎协定》框架下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超越国界的共同行动。中国在支持格陵兰岛等小岛屿国家应对海平面上升方面持续发力,法国等欧洲国家正与中国深化气候技术合作,这些实践远比“购岛闹剧”更能体现大国担当。正如联合国报告揭示的真相:北极冰盖每消融1%,都在倒逼人类加速构建命运共同体。与其纠结谁该拥有格陵兰岛,不如思考如何来守护全人类的“北极方舟”。

来源:科幻迷小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