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稻浪翻滚,巫溪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助力秋收高效推进,县农业农村委员会迅速协调组织多个村镇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调动大型高效农机开展跨区域作业,以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推动千亩稻谷顺利归仓,为农业丰收增添强劲动力。
古路镇麻柳村的稻田。记者 李培烈/摄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巫溪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助力秋收高效推进,县农业农村委员会迅速协调组织多个村镇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调动大型高效农机开展跨区域作业,以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推动千亩稻谷顺利归仓,为农业丰收增添强劲动力。
在古路镇麻柳村,连绵的金色稻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于稻浪之间,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装车等流程,高效推进秋收进度。与传统人工收割相比,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幅缩短采收时间,更显著降低了收割成本。
水稻种植户表示,自己有5亩田,人工收割改为机器收割后要至少节约3000元。
村民在使用大型收割机收割稻谷。记者 李培烈/摄
本次跨区机收覆盖面积达千余亩,是巫溪首次成功组织实施的大规模农机跨区域作业。为鼓励县域内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参与其他地区产业发展,县农业农村委按照补助金额“双限”管控原则,结合市场服务价格,确定具体补助环节及标准:粮油作物(未套作)机耕补助80元/亩;粮油作物(实行套作)机械化起垄可另外补助24 元/亩;粮油作物机播(插)40元/亩;粮油作物统防统治12元/亩・次(最多可补助3次);粮油作物机收80元/亩。这一行动既拓展了村集体经济的服务与增收渠道,也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白鹿镇下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此次节本增效成果显著,一能节约农户的人工投入,二能为农户争取每亩80元的补贴,三能增加下坝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的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巫溪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持续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等提供专业化农机服务,有效应对“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农艺师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大力度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社会化服务模式,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化的服务主体,通过市场机制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高度融合,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全县水稻面积2.6万亩。此次跨镇农机协作不仅及时化解了秋收困境,更标志着巫溪农业社会化服务迈出关键一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模式、新动能。
来源
记者/李培烈
编辑/胡禹山 谭清香
来源:暴躁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