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思成在美国读建筑期间,学的是欧洲建筑史:古希腊、罗马建筑的遗迹,西欧哥特式、罗柯柯式的宫宇、教堂,几乎每一处拱门、每一根石柱,都有着详尽的记载和分析;而中国建筑,那无数古朴的寺庙、辉煌的宫殿,在西方建筑界眼中,却像不存在一样。对中国古建筑稍微认真一点的论述,
中国雕塑史讲义 | 梁思成.1930年
梁思成在美国读建筑期间,学的是欧洲建筑史:古希腊、罗马建筑的遗迹,西欧哥特式、罗柯柯式的宫宇、教堂,几乎每一处拱门、每一根石柱,都有着详尽的记载和分析;而中国建筑,那无数古朴的寺庙、辉煌的宫殿,在西方建筑界眼中,却像不存在一样。对中国古建筑稍微认真一点的论述,甚至要到日本学者的著作中去寻找!
于是,梁思成发奋要写中国的建筑史,还有雕塑史。
林徽因为东北大学设计的校徽 |1929年
1930年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建筑系开设雕塑课,于是开始写这份讲义的大纲,那时他刚刚29岁,正是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时候,但还没去过山西,只见过外国人拍的云冈的照片,在讲义里对云冈石窟尤其是昙曜五窟评价相当不好。
云冈石窟 | 北中国考古图录. Edouard Chavannes.沙畹.1909年
首先他说昙曜五窟:
并非创作,实有蓝本。其源头来自百年前的西域诸窟,如佛籁洞(今第八窟)拱门旁的金刚手持三叉戟,八臂涅婆手执葡萄、弓、日等骑于牛上,其西之毗纽天像,五面六臂,骑金翅鸟,手执鸡、弓、日、月等,鸟口含珠,此皆可作云冈西域之源证矣。
持葡萄的捏婆 | 赫达·莫里逊的中国相册.Hedda Morrison.约1933至1946年
持三叉戟的金刚 | 北中国考古图录.Edouard Chavannes.沙畹.1909年
持鸡的毗纽天 | 2025年3月22日.斋主摄
昙曜五窟中,匠人似若极力模仿佛教美术中之标准模型者,同时对一己之个性尽力压抑。故此数像其美术上之价值乃远在其历史价值之下。
其面貌平板无味,绝无筋肉之表现。鼻仅为尖脊形,目细长无光,口角微向上以表示笑容,耳长及肩。此虽号称严依犍陀罗式,然只表现其部分,而失其庄严气象。
乃至其衣褶之安置亦同此病也。其袈裟乃以软料作,紧随身体形状,其褶纹皆平行作曲线形。然粘身极紧,似毛织绒衣状,吾恐云冈石匠,本未曾见犍陀罗原物,加之以一般美术鉴别力之低浅,故无甚精彩也。
第三窟阿弥陀佛右侧胁侍菩萨 | 张海雁、员新华摄.《云冈》.2000年.文物出版社
除了对昙曜五窟的批评,对五窟以外的中部、东部诸窟则评价甚高。当然这也代表了梁思成在不同时期对云冈评价的不同。
云冈石像尚别有作风与大佛(第二十窟)大不同者。年代较后,或匠人来自异地,俱足以致之。此种另一作风,佛身较瘦,袍带长重,其衣褶宽平,被于身上或臂上如带,然后自身旁以平行曲线下垂,下部则作尖错形。其中有极似鸟翅伸张者,盖佛自天飞降之下意识之表象欤。其与印度细密褶纹,两相悬殊,如二极端。其内蕴藏无限力量,唯曾临魏碑者能领略之。如第十一窟。
第十一窟南壁立佛 | 张海雁、员新华摄.《云冈》.2000年.文物出版社
由此观之,云冈佛像实可分为二派,即印度(或南派)与中国(或北派)是也。所谓南派者,与南朝遗像袈裟极相似,而北派则富于力量,雕饰甚美。此北派衣褶,实为我国雕塑史中最重要发明之一,其影响于后世者极重。我古雕塑师之特别天才,实赖此衣褶以表现之。
我国佛教雕塑中最古者,其特征即为此极简单有力之衣褶纹。其外廓如紧张弓弦,其角尖如翅羽,在此左右二翼式衣裙之间,乃更有二层或三层之衣褶,较平柔而作直垂式。然此种衣纹,实非有固定版式者,亦因地就材而异,粗软之石自不能如坚细石材之可细刻,或因其像大小而异其衣褶之复简。如第十九窟西洞佛像衣褶。
第十九窟西洞交脚菩萨衣褶 | 2025年3月22日.斋主摄
总而言之,沿北魏全代,其佛像无不具此特征者。然沿进化之步骤,此刚强之刀法亦随时日以失其锋芒,故其作品之先后,往往可以其锋芒之刚柔而定之。
平板无精神的第二十窟主佛与胁侍菩萨 | 2025年3月22日.斋主摄
至于其面貌,则尤易辨别。南派平板无精神(第二十窟主佛),而北派虽极少筋肉之表现,然以其筒形之面与发冠,细长微弯之眉目,楔形(wedge shaped)之鼻,小而微笑之口,皆足以表示一种庄严慈悲之精神(第十一窟主佛)。此云冈石窟雕刻之所以能在精神方面占无上位置也。
支那美术史雕塑篇 | 大村西崖著.1915年.佛书刊行会图像部.孔夫子旧书网
1893年10月,26岁的日人大村西崖(1868—1927)首次在论文中以汉字“彫(雕)塑”取代“彫(雕)刻”,对译英文 sculpture,以补后者只言“雕”(carving)而不及“塑”(modeling)之不足。从1903年起,他以两年多的时间写出《中国雕塑史》,“所录记事凡一千二百项,金石碑铭凡二千六百余种,查出雕塑家之姓名籍贯者凡八九十人”。该书于1915年8月以《支那美术史雕塑篇》为题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云冈石窟 | 北中国考古图录.BY Edouard Chavannes.沙畹.1909年
早于中文“雕塑”一词的发明,法国学者沙畹(Emmanuel-edouard Chavannes)1889年来到中国调查,他四年后出版的《中国两汉石刻》即是雕塑专题的写作。沙畹又于 1907—1908年在华北和东北展开大范围调查,所获整理为多卷本《华北考古记》,首次向西方学界系统公布了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图版。他的学生伯希和(Paul Pelliot)则在1900年后多次来华收集古物古籍,继英人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伯希和1908年到达敦煌,除了运走莫高窟藏经洞大批文物,还详细考察了所有洞窟,当然也包括其中的塑像。
对中国雕塑更为系统的调查,当属于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关野贞和瑞典学者喜龙仁(Osvald Siren)。
第十一窟左胁侍菩萨 | 云冈石窟.水野清一、田中重雄著.1952年
第十一窟左胁侍菩萨 |张海雁、员新华摄.《云冈》.2000年.文物出版社
从1906年起,关野贞三次到访中国,常盘大定在1920年后五次来中国,他们的调查覆盖南北十几个省市的宗教遗迹。1925—1927年,二人将调查所获汇五册《支那佛教史迹》和《评解》,所含雕塑材料蔚为大观。次年,根据常盘第五次来华调查的材料补充出版了《支那佛教史迹纪念册》。
支那佛教史迹踏查记 |常盘大定著.龙吟社.1942年版
喜龙仁也多次到中国考察,1925年出版四卷本《5—14世纪中国雕塑》,集中对云冈和龙门石窟加以研究。1909—1917年,法国诗人谢阁兰(Victor Segalen)在中国有过两次考古之旅,撰写了多部有关古代陵墓建筑和雕塑艺术的论著。随着史料的进一步发掘,这个名单还可以扩展,如1912年德国建筑师梅尔彻斯(Bernd Melchers)系统发表了山东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宋明彩塑罗汉的照片。
第二窟东壁 | 亚细亚大观.亚细亚写真大观社编.1935-1942
梁思成在讲义里实实在在地写道:
著名学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盘大定、关野贞,法国之伯希和、沙畹,瑞典之喜龙仁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车。
喜龙仁《5—14世纪中国雕塑》对梁思成的影响最为深刻,梁著南北朝至宋部分525行文字中,至少有150行翻译或节译自喜龙仁的书,其中也穿插着他本人的增补和评论,准确地说,这本讲义是一部“编译增补”之作。
云冈石窟 | 支那文化史迹.常盘大定、关野贞著.法蔵馆.1941年刊印
“编译增补”在民国初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如1925年出版的陈师曾《中国绘画史》就是在日人中村不折著作的基础“加以增删和研究”而成的讲义。傅雷1934年整理的讲稿《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实际上是在编译法国学者博尔德(L.Bordes)《美术史二十讲》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删和重组,并加入自己的观念”。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也借鉴了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鲁迅在《华盖集续编・不是信》中提到:“盐谷氏的书,确是我的参考书之一,我的《小说史略》二十八篇的第二篇,是根据它的,还有论《红楼梦》的几点和一张《贾氏系图》,也是根据它的,但不过是大意,次序和意见就很不同。”
中国绘画史 |陈师曾著.1934年.百城书局.孔夫子旧书网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前言中说:
“中国的建筑是一种高度‘有机’的结构。它完全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孕育并发祥于遥远的史前时期;‘发育’于汉代(约在公元开始的时候);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7~8世纪);臻于完美醇和于宋代(11~12世纪);然后于明代初叶(15世纪)开始显出衰老羁直之象。”
我国言艺术者,每以书画并提。好古之士,间或兼谈金石,而其对金石之观念,仍以书法为主。故殷周铜器,其市价每以字之多寡而定;其有字者,价每数十倍于无字者,其形式之美丑,购者多忽略之。此金钱之价格,虽不足以作艺术评判之标准,然而一般人对于金石之看法,固已可见矣。
乾隆为清代收藏最富之帝皇,然其所致亦多书画及铜器,未尝有真正之雕塑物也。至于普通玩碑帖者,多注意碑文字体,鲜有注意及碑之其他部分者;虽碑板收藏极博之人,若询以碑之其他部分,鲜能以对。盖历来社会一般观念,均以雕刻作为“雕虫小技”,士大夫不道也。
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此最古而最重要之艺术,向为国人所忽略。考之古籍,鲜有提及;画谱、画录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详。欲周游国内,遍访名迹,则兵匪满地,行路艰难。
中国崖壁间的佛教石窟造像是中国艺术里最重要的一章,惜乎曩日为国人所忽视。古人的方志和游记对此类遗迹常一笔带过,儒者有时竟至于轻藐以对。佛教造像,或毋宁说任何种类的雕塑,从未被国人目为艺术,士大夫辈不齿为此花费心思。直到近年,国人才开始发现这些遗迹之伟大,并且还雕塑艺术以应有的重视。
故在今日欲从事于中国古雕塑之研究,实匪浅易。幸而——抑不幸——外国各大美术馆,对于我国雕塑多搜罗完备,按时分类,条理井然,便于研究。
第十九窟主佛|云冈石窟.水野清一、田中重雄著
第十九窟主佛 | 2025年3月22日.斋主摄
参考资料:
中国雕塑史:梁思成
支那文化史迹解说:常盘大定.关野贞
云冈石窟:水野清一、田中重雄
北中国考古图录:沙畹
来源:张氏道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