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CP | 一河通江海,潮起两座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12:12 1

摘要:近年来,扬州与南通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同心同向同力打造世界级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

9月6日晚

扬州市体育公园体育场

又将上演一场“苏超”焦点对决——

扬州队主场迎战南通队

绿茵场之外

一场

“运河之都”“江海门户”

之间的对话正在展开

兴实业、办教育

一个人影响两座城

扬州与南通

以通扬运河相连千年

相互滋养、相互成就

造就了“扬一益二”

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辉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个南通人的出场

更是对半个多世纪后的扬州教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通唐家闸

1894年

南通海门常乐镇寒门学子张謇

高中恩科状元

因目睹腐败无能的大清皇朝气数已尽

辞官回乡“父实业母教育”

开创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探索与实践

在张謇四处募资创办实业之时

扬州盐商周扶九、徐静仁

以及众多地方贤士

怀揣那个时代最稀有的私人资本

顺着通扬运河一路东去

加入到张謇引领的近代创业热潮中

周扶九在扬州的老宅洋楼

1902年,张謇在家乡南通相继创办了

通州师范学校通海农学堂

这两所学校正是扬州大学办学历史的源头

经过多年数代人的接力耕耘

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

已经完整地融入

扬州大学的学科体系与校史传承之中

持续为全国培养输送着大批人才

张謇早年在南通播下的教育种子

如今在扬州这片土地上

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大造船、造大船

大江奔涌处,潮起新航程

船舶工业

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

基础和重要支撑

近年来,扬州与南通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同心同向同力打造世界级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

在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智能管加工车间,机械臂精准作业,AGV小车沿轨道高效运行,智能流水线自动完成钢管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部工序,全程几乎无需人工直接操作......

作为全国重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基地

扬州正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

重塑产业版图

2025年

扬州已集聚76家

造船、电缆、绳缆、海上装备等规上企业

船舶建造国产率已突破60%

向海而兴,链动未来

当前

扬州正以“智造+服务”双轮驱动

加速布局

船舶工业软件、高端配套装备等新赛道

金秋时节,地处长江入海口北支的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里,一艘艘建造中的船舶、海工装备摆开“巨人阵”,整齐排列在18.8公里岸线上......

处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

“T”形交汇处的南通

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共同织就了

船舶海工发展的独特禀赋

南通现有规模以上

船舶海工总装制造、配套设备及关联企业370余家

海工装备、船舶制造规模

分别占国内的25%、10%左右

大江奔涌处

潮起新航程

扬州与南通

两座因水而兴的城市

正以“大造船、造大船”的气魄

书写传奇

百年梦圆

一条铁路连通两城

2004年5月1日

一声汽笛划破长空

宁启铁路扬州段正式通车

扬州终于百年梦圆

告别地无寸铁的时代

这条钢铁巨龙

打破了千百年来

苏中城市之间不通铁路的局面

成为了扬州与南通两地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这条铁路

让扬州的毛绒玩具、特色食品等

可以通过吕四港装船

送达洋山港出境

运抵世界各地

这条铁路

让两地市民游客实现了

旅游度假便捷往来

登狼山眺望长江浩荡

逛园林感受诗画意境

未来

随着北沿江高铁的通车

两座城市的空间距离将进一步拉近

通扬“同城生活”将从

概念变为具体场景

让“近邻”成为“紧邻”

双向奔赴启新篇

两地文旅跨区域合作谋共赢

早上“皮包水”

晚上“水包皮”

这是扬州人保持生活仪式感的秘诀

千年运河

美味扬州

清晨

整座城仿佛还在睡梦中

唯一醒着的是人声鼎沸的茶楼

依托浓厚的古运河、盐商文化底蕴

扬州被注入时尚的休闲文化理念

那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

已然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向往

华灯初上

南通濠河夜景如梦

轻轻环绕着古老城区

夜幕降临时分

这里灯火辉煌

宛如梦境

秋日清晨

漫步狼山森林步道

拥山揽江、满目绿色

令人心旷神怡

南通

融合了江的细腻与海的广阔

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韵味

无论是美食、风景

还是交通与人文

都让人流连忘返

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市

2025年8月,扬州与南通等沿沪宁城市共同发布《沿沪宁休闲产业合作发展倡议》,两座城市正在持续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的叠加优势,大力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携手加速推进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扬运河上的帆影

续写着千年风华

而“苏超”的绿茵场上

也必将留下两座城市新的注脚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