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学后,不少家长反馈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坐不住,听课效率大打折扣。其实,孩子的专注力并非天生,通过科学方法可有效提升。本文分享 5 个实用技巧,帮孩子摆脱 “走神魔咒”,快速适应开学节奏。
开学后,不少家长反馈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坐不住,听课效率大打折扣。其实,孩子的专注力并非天生,通过科学方法可有效提升。本文分享 5 个实用技巧,帮孩子摆脱 “走神魔咒”,快速适应开学节奏。
一、打造 “无干扰” 学习环境,减少外界诱惑
孩子专注力易被环境影响,家长需先优化学习空间:书桌只放当前使用的课本、文具,移除玩具、零食、电子产品;学习时关闭电视、手机外放声音,避免家人频繁走动打扰。研究表明,简洁有序的环境能让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提升 30%,为上课专注打下基础。
二、用 “分段任务法” 培养专注习惯,拒绝 “拖延式走神”
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小学低年级约 15-20 分钟,高年级 25-30 分钟),家长可帮孩子把学习任务拆分:比如 “先完成 20 分钟数学作业,休息 5 分钟再背课文”。每完成一个小任务,给予口头表扬或小奖励,让孩子在成就感中逐渐延长专注时长,避免因任务繁重而走神。
三、通过 “听觉训练” 模拟课堂场景,提升听课专注力
上课走神多因孩子对老师的声音、讲课内容反应不敏感。日常可做 “听觉小游戏”:家长读一段课文或数字,让孩子听完后复述关键信息(如 “刚才提到的 3 个动物是什么”);也可播放线上课程片段,让孩子记录重点,模拟课堂听课状态,强化 “听 - 记 - 思” 联动能力。
四、调整 “作息与饮食”,为专注力储备生理能量
开学后作息紊乱、饮食不当,会直接影响孩子专注力:保证每天 9-10 小时睡眠(小学阶段),避免熬夜写作业;早餐加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减少高糖、高油食物(易导致血糖波动,引发走神)。规律的生理状态能让孩子大脑保持清醒,上课更易集中注意力。
五、建立 “正向沟通” 模式,减少情绪性走神
孩子因怕犯错、听不懂而产生焦虑,也会导致上课走神。家长避免说 “你怎么又走神了”,可换成 “刚才老师讲的那个知识点,你能和妈妈分享下吗”,用鼓励代替批评;若孩子反馈 “听不懂”,及时帮其梳理难点,缓解学习压力,让孩子带着轻松的心态上课,减少情绪干扰。
结语
孩子专注力的提升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持续练习。通过以上 5 个方法,帮孩子逐步养成专注习惯,不仅能改善上课走神问题,更能为长期学习效率打下坚实基础。开学季是调整的黄金期,从现在开始行动,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提示: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参考,具体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判断延误干预时机。
来源:俊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