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一句“太老”闹翻天,老广集体下场较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08:10 1

摘要:最近有一档厨艺节目把老广们气得够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自家养了半年的走地鸡去参赛,结果评委尝了一口就说“肉质偏老”,直接淘汰!全进华当场就急了,搬出广东人的规矩:“咱们做白切鸡就要用180天的老鸡,嫩鸡做出来没味儿,客人投诉比天还多!”这话一出,网上炸了锅

最近有一档厨艺节目把老广们气得够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自家养了半年的走地鸡去参赛,结果评委尝了一口就说“肉质偏老”,直接淘汰!全进华当场就急了,搬出广东人的规矩:“咱们做白切鸡就要用180天的老鸡,嫩鸡做出来没味儿,客人投诉比天还多!”这话一出,网上炸了锅。

有人站评委:“吃鸡图个嫩滑,老得咬不动还上什么桌?”更多网友却冲进评论区开骂:“不懂老鸡别当评委!”“湛江白切鸡必须嚼得过瘾才有味道!”还有人吐槽说:“可能评委没吃过正宗的,老鸡冷水冰过才够滑,技术不到家怪鸡啥?”

这事为啥这么多人较真?因为白切鸡在广东人心里可不得了。懂行的都知道,正宗老鸡得养够半年,整天满山跑,鸡屁股上的油才够香。养60天的“速成鸡”虽然嫩,可鸡肉像没长开似的,没嚼头还淡得要命,只能靠酱油腌来掩盖。

我前两天去广州老字号“榕记”吃饭,老板边切鸡边嘟囔:“现在的年轻人啊,嫌老鸡费牙口,就指着嫩鸡过日子。可要我说,好鸡就得养足日子,煮熟了骨头缝里都渗着味儿!”他桌上摆着两只鸡,一只皮泛着琥珀色,咬开肉丝分明;另一只肉白生生的,嚼两下就想吐出来——这就是老鸡和嫩鸡的差距。

不过这事儿闹大了以后,还真有专家出来灭火。粤菜师傅冼师傅说:“白切鸡哪有统一标准啊!广州人喜欢皮爽肉滑,湛江人就爱嚼头足,蘸料也分姜葱和蒜泥。”但他又补充:“想做出好鸡不光靠鸡的年纪,水温、放盐都得看天气变。夏天盐淡点,冬天咸点才够味。”

最让我意外的是养鸡的讲究。清远有个陈大姐养了二十年走地鸡,她说养到180天才出栏才是行规。“你见过戴着脚环的鸡不?那是正宗清远鸡的身份证,连它爸妈是哪只鸡都知道!”她还吐槽现在市面上假货太多,“随便抓个速成鸡,涂点酱油冒充老鸡皮,骗外地人没问题,可本地人一尝就露馅——没‘鸡味’!”

这争议让我想起前两天抖音上刷屏的视频,全进华在自家厨房教做白切鸡,740万网友围观,光评论里“我要地址”“求鸡买”就刷了三条。原来大家不只是吃个味道,更是认准了那份地道劲儿。

但问题来了——年轻一代越来越爱吃嫩滑的,老鸡是不是快没市场了?有人在直播间打赌:“再过十年,老鸡白切鸡可能就成博物馆展览品了!”但也有人反驳:“你见过哪个广东老人肯吃嫩鸡?他们那代人从小就是吃老鸡长大的!”

现在连政府都出马了。广东刚出台新政策,要给“正宗老鸡”搞认证,还计划把白切鸡制作工艺列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有网友泼冷水:“认证再多,年轻人不爱吃也白费。”

这事到今天还没个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全红婵哥那期节目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圣地,连带带火了湛江的土鸡养殖户——听说现在去湛江吃白切鸡得提前预约,不然连桌都抢不到。

来源:幽默生活家95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