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我村火灾防控能力,规范应急处置流程,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农村防火规范》等法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升我村火灾防控能力,规范应急处置流程,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农村防火规范》等法规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村辖区内:
• 民房火灾
• 山林火灾
• 仓储火灾
• 公共设施火灾(含村委办公楼、文化礼堂等处重点场所)
二、组织机构
2.1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村支书(联系电话:138XXXX1234)
副组长:村委会主任、民兵连长
成员:村医、电工、护林员等7人
2.2 应急分队(30人)
• 灭火救援组(15人):配备3台机动泵、20具灭火器
• 疏散引导组(8人):负责4个自然村、217户疏散
• 医疗救护组(5人):村卫生室2名医生+3名志愿者
• 后勤保障组(2人):管理应急物资仓库
三、预防预警机制
3.1 日常防控
• 每月5日开展消防巡查(重点检查25户独居老人住宅)
• 每季度组织1次消防演练(参与率需达常住人口60%)
• 设置3处24小时监控点(村口、祠堂、集体仓库)
3.2 预警响应
四、应急响应流程
4.1 火情报告
• 第一发现人立即拨打119并报告村值班室(电话:XXXXXXX)
• 值班员10分钟内完成:①通知应急小组 ②上报乡镇消防站 ③启动村广播系统
4.2 初期处置(接报后15分钟内)
• 灭火组携带5台背负式灭火器先行扑救
• 疏散组引导人员沿4条应急通道撤离
• 医疗组在文化广场设立临时救护点
4.3 分级响应
Ⅰ级响应(过火面积>500㎡):
• 启用3处消防水池(总储水量120吨)
• 组织青壮年村民建立第二梯队(上限50人)
Ⅱ级响应(过火面积100-500㎡):
• 调用2台农用三轮车运水
• 启用3处应急取水点
Ⅲ级响应(过火面积<100㎡):
• 应急分队独立处置
• 村民自愿参与辅助工作
五、后期处置
5.1 灾后安置
• 24小时内完成临时安置(启用2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200人)
• 72小时内发放基本生活物资(储备帐篷30顶、棉被100床)
5.2 损失评估
• 7日内完成房屋损毁鉴定(联合乡镇建设办)
• 15日内公示受灾补助标准(参照县级民政标准)
六、保障措施
6.1 物资储备
6.2 通讯保障
• 建立20人应急通讯组(含5台对讲机)
• 维护3处应急广播终端(覆盖率100%)
6.3 培训演练
• 每年3月、11月开展全员演练
• 每半年组织1次技能考核(通过率需达90%)
来源:农民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