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召开部分省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会议强调各地要加强农村婚恋公共服务,强化社会婚介组织监管,集中整治哄抬彩礼和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9月3日《中国青年报》)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召开部分省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会议强调各地要加强农村婚恋公共服务,强化社会婚介组织监管,集中整治哄抬彩礼和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9月3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高额彩礼与大操大办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顽瘴痼疾。彩礼本是传统婚俗中的美好寓意表达,却在部分地区异化为攀比工具与交易筹码,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彩礼,以及名目繁多的“见面礼”“下马费”“改口费”等隐形彩礼,不仅加重了农民的家庭经济负担,更导致部分家庭因婚致贫、因婚返贫。与此同时,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从豪华车队到高档酒席,从奢华婚房到昂贵婚庆,各种铺张浪费行为不断推高婚礼成本,不仅耗损家庭财富,更助长了奢靡之风。
高额彩礼与大操大办问题,不仅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更影响着社会风气和乡村发展。一方面,它破坏了婚姻的纯粹性,将爱情与物质过度捆绑,导致一些青年男女因彩礼问题而被迫放弃真爱,影响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这种不良风气在农村蔓延,侵蚀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阻碍了乡村文明建设进程。从长远来看,过高的结婚成本还可能造成农村适婚青年推迟结婚或不敢结婚,进而影响人口结构与农村劳动力供给。
治理高额彩礼问题,关键在于铲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高额彩礼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婚恋市场供需失衡、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因此,整治工作不能仅停留在“限高”“降价”,更要注重源头治理、长效治理。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要加强农村婚恋公共服务,搭建正规交友平台,强化社会婚介组织监管;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作用,选树“低彩礼”“零彩礼”典型,曝光负面案例;同时加强涉彩礼法治宣传教育,清理网络不良信息,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整治高额彩礼并非否定传统礼仪文化,而是反对攀比与铺张,倡导理性、文明的婚嫁观念。婚姻是情感的升华,是责任的开始,不应成为物质利益的博弈。我们要通过持续努力,让婚姻回归情感本质,让爱情摆脱彩礼的沉重枷锁。各地在推进整治工作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充分尊重民族习俗和地域文化差异,避免“一刀切”,确保工作合情合理合法,得到群众真心支持和拥护。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整治农村高额彩礼与大操大办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信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地区将发生婚嫁观念的积极转变,越来越多家庭将享受到婚嫁减负带来的幸福感。让我们携手行动,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让文明之花在乡村沃土绚丽绽放。(焦小超)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