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卷本《鲁迅日记》终于读完了。 自1912年5月,至1936年10月,时间跨度为24年。洋洋洒洒八十余万言,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念过来的。日记恰如鲁迅所说的纯属“流水账”,简约到只记事件,没有任何说明。比如,“XX来”、“得XX信”,至于来访与来信的详情绝无半点透
两卷本《鲁迅日记》终于读完了。 自1912年5月,至1936年10月,时间跨度为24年。洋洋洒洒八十余万言,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念过来的。日记恰如鲁迅所说的纯属“流水账”,简约到只记事件,没有任何说明。比如,“XX来”、“得XX信”,至于来访与来信的详情绝无半点透露。所以,除了先前早已读过的鲁迅全部著作(不含翻译),我还特意阅读了王世菁、林贤治与陈平的三种传记,周作人日记以及《鲁迅在教育部》《鲁迅在厦门》《鲁迅事迹考》等多种研究著作,对鲁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对此前的种种不解与疑惑,也大体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留下的印象,零零碎碎,总体来说,大致如下:
1, 鲁迅文学创作的开始。
自从正式开始写作前,鲁迅就已经在勤奋的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了。有研究说,鲁迅的从事文学创作,是因为在日本留学期间受了一部影片的影响。里面有一个中国人被杀,而周围有许多中国人在冷漠的围观。于是,鲁迅决心弃医从文,通过创作来唤醒民众。这件事对鲁迅日后的文学创作有影响是肯定的,但绝不是唯一的因素。因为鲁迅回国之后很长时间(包括在教育部工作期间)确实在孜孜不倦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但他是钻在故纸堆里,比如考证、训诂,研究的是碑帖、汉画,乃至佛经等等,而不是文学创作。一直到了五四期间,在钱玄同等人的一再催促之下,才完成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创作《狂人日记》。如果没有钱玄同等人的逼迫,鲁迅会不会继续在教育局做他的官,研究他的国学,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说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决心通过文艺来唤醒民众,显然是有些牵强的。
2, 鲁迅的富有。
除了早年的家道没落,参加工作后, 鲁迅历来是不缺钱的。在教育部工作期间,他的月薪就是二百多元(现大洋),在当时已经算是高薪了。要知道当时最底层的工人一年也挣不了三五块现大洋的。另外,还有业余讲课费的不菲收入。后来做教授,收入更高,包括文学创作的稿费与版权收入;再后来,转为自由写作,除了巨大的稿费与版税收入,还有官方(中央研究院)每月300元的固定收入。有人做过统计,按照《鲁迅日记》的记载,他早已是百万富翁了。
3, 关于与弟媳信子的关系。
有人说,早在日本期间,鲁迅与信子关系就不一般,后来,信子才嫁给周作人。于是有人猜测鲁迅与周作人弟兄失和,就与信子有直接的关系,更有人说是鲁迅偷看了信子洗澡,周作人才与其绝交。鲁迅与信子书信来往(包括嫁给周作人之后)确实很频繁,而且,与她的娘家关系也很密切,除了固定的汇寄生活费用,也有不少的书信来往。从表面上看,鲁迅不避嫌,不是通过弟弟而直接与信子联系,确实有悖于中国传统伦理,但以此就推测说鲁迅与她有什么不正当关系,显然是武断的;并且,有关鲁迅偷看信子洗澡的传说,已经有研究者通过论证,证明是不可能的。
4, 关于鲁迅与朱安的关系。
鲁迅娶朱安,确实是奉母亲之命,而且,从一开始两人就没有感情。据说新婚的第一夜,鲁迅就是坐着度过的。其后的多年,两人就再也未亲近过。按鲁迅自己的说法,他是为母亲娶的。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推卸不了鲁迅自己的责任。两人结婚期间,鲁迅已经在日本留学,也接触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对人权与妇权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孝敬母亲没有错,但为了孝敬母亲就把一个无辜的人的一辈子搭进去,对朱安本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对鲁迅来说,也未免失之于残忍。那毕竟还是妇女要从一而终的时代。鲁迅离家出走,与许广平私奔,并未对朱安说明真正原因,也是对朱安的不尊重。
5, 关于鲁迅的“濯足”。
鲁迅日记中,有不少“夜濯足”的记载,也没有任何的说明。有人觉得有悖情理。于是就推测说,这是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甚至是招妓的代用暗语。我说不相信此说的。如果说,在与许广平结合之前,偶尔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还有可能(陈独秀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就经常狂妓院)的话,但在之后就应该不会了。最主要的是,就在鲁迅生命垂危之际,仍然有“夜濯足”的记载。已经连坐立都不能了,还有可能与别的异性发生关系或招妓吗?况且,此时的许广平日夜守护在身边。显然,此说也不成立。
来源:肖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