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与茶在千年脉络中交融,书茶一味。篆隶如陈年普洱浑厚朴拙,行草似明前龙井灵动清逸。创作至品鉴皆通理——大味必淡,茶韵存于氤氲之外,书意隐于笔墨之间,二者皆以简净留白蕴藉余韵。
文图/新野人
书法与茶在千年脉络中交融,书茶一味。篆隶如陈年普洱浑厚朴拙,行草似明前龙井灵动清逸。创作至品鉴皆通理——大味必淡,茶韵存于氤氲之外,书意隐于笔墨之间,二者皆以简净留白蕴藉余韵。
我始终反对将书法割裂为碑帖两派。两者皆以毛笔为基,所谓用笔差异实为桎梏。书法之美贵在天然,只要符合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四要,尽可突破藩篱。创作者当以心灵意象为宗,不择手段成就独特书风,方为艺术真谛。
三十载展赛确拓书法疆域,然笔墨基因库已现萎缩,晋唐法乳本可酿新醅,宋元意趣原能发奇枝,今人却把《祭侄稿》熬成印刷体,把二王雕成标本,将山谷跌宕驯为馆阁功。当展厅沦为克隆兵马俑的甬道,程式化胎记便成时代烙印。这不是王铎、徐渭裂纸求变的血性,是贱骨烂肉融进血液的奴性书写。
烟需满口抽吸,以阻力缓沁入喉,回甘厚重不燥苦,渗入血脉显真味。书法亦同,运笔承阻入纸,点画沉实不浮,笔墨入心,方现神魂。
书法如沙场点兵:章法是指挥官的智谋,笔法如出鞘利剑,结字是阵前将士,墨色乃风云调色盘。落笔无悔如战局瞬变,唯有胸藏万千丘壑,方能以不变应万变。真正的败笔不在纸面,而在心手未通阴阳之际,当黑白两极相拥时,方见天地大美。
各级青少儿书法评选,仍在用成人标尺凌迟童真!九岁临帖苛求“魏晋风骨”,十二岁墨迹强索“金石书卷气”,这是书法教育和评审的悲哀!如此注射技法激素催熟的僵尸化书写,灭人性违艺律!中书协应速立青少儿书法评审铁律,否则千年翰墨传承将溺死在成人标准腌制的“书法尸水”里。
书法四境
一,初级:守格筑筋骨,心手渐通灵。
二,中级:隐迹借古意,破茧开新机。
三,高级:执笔忘规矩,万象生本心。
四,无级:心墨共天真,落纸即星云。
公益讲座非坑即水,孔子直播带货,免费试听专钓书法憨包;天价培训狂贴国标:金奖、教授、主席、评委防伪,头衔镀金扫码验智商,半卷残帖半碗鸡血,三分真饵钓七成贪,世上没有救世主,渡人先渡脑,真功夫都在灯下自己熬。
当今书坛已沦为“审美“霸权屠宰场!笔法章法沦为僵死教条,弃杀原创,金标尺量出千人一面的奴相字。所谓权威实乃美盲当道,用科举模具阉割艺术灵魂。可悲!这群文化刽子手正用红章给书法展览,入展、获奖刻墓志铭,哀哉!
书 法 烟 火
柴米是本,翰墨为魂。 烟火常事,纸砚浮云。 调和相济,至味方存。 膳夫非饪,鉴者非文。 天工异禀,慧根各分。 笔耕灶爨,殊途同津。 诗礼传世,庖俎安民。 守拙抱素,乐道归真。
近年网络频传,一些几岁娃儿模仿老师样子,巨椽拖狂草,钝化笔锋拉大字!这是书法艺术教育启蒙?师之耻也!当稚嫩小手被套上成人枷锁,童真早碾成墨渣。灵性早夭斩流量刀下,刽子手竟是满嘴“传承”的恩师、家长!书法教育之殇,正在直播间和各类书法大赛中疯狂上演!
粉黛千层腻,
玄圭一脉穷。
模因销已尽,
气数老将终。
背道违天律,
剽形窃祖风。
开天非继往,
破壁在鸿蒙。
旧作展览风一首
未来书法创新发展,应深挖简牍资源,融合时代审美。因魏晋后千年间,简牍墨迹未被古人充分开发,其原始书写形态实为碑帖之宗,今人若能提炼其精髓并注入现代美学,可创造与晋唐、宋明清等历史高峰比肩的时代书风。
来源:辛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