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四年前没在医药股巅峰时清仓!"北京老股民老张盯着账户里缩水70%的医药持仓,狠狠掐灭了烟头。可就在他准备割肉转投AI时,医药板块突然上演惊天逆转——3月26日港股生物科技指数单日暴涨8.7%,A股创新药ETF三天吸金15亿,连私募大佬但
高瓴、高盛都在抢!中国医药创新的‘DeepSeek时刻’来了?
散户割肉机构抄底:医药股上演的这场‘饥饿游戏’谁在获益?
从吊车尾到涨幅王:医药板块惊天逆袭背后的三重密码
当所有人都抛弃医药时,聪明钱正在疯狂扫货...
32%收益碾压AI!这些医药基金正在闷声发大财
"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四年前没在医药股巅峰时清仓!"北京老股民老张盯着账户里缩水70%的医药持仓,狠狠掐灭了烟头。可就在他准备割肉转投AI时,医药板块突然上演惊天逆转——3月26日港股生物科技指数单日暴涨8.7%,A股创新药ETF三天吸金15亿,连私募大佬但斌都在朋友圈喊出"医药股的黄金坑来了"。这出资本市场的"复仇者联盟"戏码,究竟是真反转还是假高潮?
政策春风化雨,创新药企集体"解锁"新姿势
当市场还在争论集采是否"药企杀手"时,国务院一纸《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悄然落地。这份被业内称为"医药国九条"的重磅文件,允许创新药企自主定价、给予数据保护期、缩短临床试验审批周期,相当于给创新药企发了三张"免死金牌"。
最直接的受益者当属君实生物,其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借政策东风,不仅拿下东南亚6国市场,更创下19.7亿美元的出海交易纪录。而恒瑞医药与阿斯利康的44亿美元"技术联姻",更被看作中国创新药企从"打工仔"变身"技术合伙人"的标志性事件。
政策红利正在重塑行业生态。康希诺的曼海欣四价流脑疫苗,凭借"独家品种+适用人群扩大至6岁"的双重优势,前三季度销售额暴涨39%,硬是在流感疫苗价格战中杀出血路。这种"人无我有"的稀缺性,正是政策倾斜下创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
资金暗流涌动,机构上演"真香"现场
公募基金的医药持仓比例降至8.58%的十年冰点时,北向资金却疯狂扫货——3月单月净买入创新药板块超80亿元。更魔幻的是,平安医药精选基金年内跑赢恒生创新药指数3个百分点,打破了"指数基金碾压主动型"的固有认知。
私募圈的动向更值得玩味。某百亿私募合伙人透露:"我们现在配置医药股就像2013年囤茅台,创新药械、AI医疗、高端医疗器械三大赛道仓位已超30%"。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操作,在百济神州、联影医疗等龙头的机构调研记录中可见端倪——3月以来接待调研次数同比激增200%。
技术革命引爆想象,AI医疗成最强催化剂
当谷歌DeepMind开源AlphaFold3模型时,可能没想到会点燃中国资本市场的狂欢。华为与瑞金医院联合研发的病理大模型RUIPath,已实现胃癌诊断准确率98.7%,这项技术让华大智造股价两周暴涨45%。
更疯狂的场景发生在药物研发领域。百利天恒的双抗ADC技术,让国际巨头BMS心甘情愿掏出8亿美元首付款,这笔交易的关键推手正是AI辅助的靶点筛选系统,将研发周期从5年压缩至28个月。难怪ARK基金掌门人凯瑟琳·伍德断言:"医疗将是AI最深远的应用领域,没有之一"。
风险警报:狂欢背后的三大杀机
在一片"医药牛归来"的欢呼中,冷静的数据揭示暗礁:
证券分析师老陈的警告振聋发聩:"现在冲进医药股的,要么赚认知差的钱,要么当韭菜。重点看管线厚度、出海实绩、现金流质量这三块试金石"。
灵魂拷问:这场狂欢能持续多久?
当资本为创新药企的百亿估值欢呼时,我们更该思考:
来源:破局者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