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形怪状的瓜娃子们——葫芦娃们来报到啦(3)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6 01:35 1

摘要:栝(guā)楼属约6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澳大利亚,我国种类丰富,有55种,广布于南北各地。大部分的栝楼不会直接食用,一般作为药用,且具有多种用途,全身是宝,有的地方称它为“药瓜”。比如:

七娃——栝楼属(Trichosanthes

栝(guā)楼属约6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澳大利亚,我国种类丰富,有55种,广布于南北各地。大部分的栝楼不会直接食用,一般作为药用,且具有多种用途,全身是宝,有的地方称它为“药瓜”。比如:

整个果经过晾晒风干、焖蒸、压扁、切条等过程,形成了就是中药中的“瓜蒌”,具有清热化痰,润燥滑肠的作用。

栝楼的皮、种子和根也单独做成中药。根切片晒干就是有名的天花粉,可以治疗皮肤湿毒。

种子(楼仁)不仅具有止咳作用,黑色的栝楼仁经过晾晒炒制,就是瓜子界的爱马仕“吊瓜子”。

中药瓜蒌、栝楼根、吊瓜子

栝楼的花似乎没有什么药用和食用价值,但是颜值很高,具有观赏价值。白色的花瓣边缘上伸出多个线状银丝,流苏一样。盛开之后的流苏会卷起来,像烫了发 ,非常好看。

栝楼属大多数的栝楼是球形的,但还有一种长长的像蛇一样的,叫做蛇瓜(又称蛇豆,蛇丝瓜、印度丝瓜、大豇豆等),去年大火的电视剧《小巷人家》让全国人民知道了高产的蛇瓜,在讲豆科家族的时候还有朋友说到了它,但它不是“豆”是“瓜”!

蛇瓜原产应该在印度和马来西亚等亚洲热带那片儿,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粮食短缺,看中了蛇瓜生长周期短,好种植高产量等特性,便引进我国。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蔬菜瓜果的丰产,蛇瓜现在很少种植了。

蛇瓜有多高产呢?据说一株可以覆盖整个棚,能接数十个瓜来。和其他的栝楼一样,嫩瓜时期表皮为浅绿色,也是采摘食用的最佳期了,不过据说吃起来有股鱼腥味。等到完全成熟后又会变成橘黄色、橙红色,这时候就有苦味了,不能再食用了。

七娃——丝瓜属( Luffa

丝瓜属一般认为有6种,原产地大概在是亚洲热带地区,目前认为是宋代前后经由闽浙海路传入中国的外来作物,但是具体时间还需进一步探索。我国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

丝瓜(Luffa cylindrica:我们北方常见的普通丝瓜,表皮是平滑的,有深色纵条纹。比如白玉丝瓜、棒槌丝瓜等等。

广州丝瓜(Luffa acutangula:又叫做棱角丝瓜,一般是具有8-10条明显的纵向楞沟,多见于我国的南方。广州人称它为角瓜、胜瓜等。比如八棱丝瓜、十棱丝瓜等。

我小时候对丝瓜的印象就是:老丝瓜除掉籽可以用来刷锅洗碗,叫做丝瓜瓤或丝瓜络。一方面由于其内部独特的网状结构的纤维,非常适合吸附油污,这是别的瓜不具备的;另一方面丝瓜中皂苷类的物质,一种表面活化剂,类似肥皂的作用;丝瓜瓤中的酶类物质,也具有一定清洁作用。所以丝瓜瓤就成了刷碗布的“天花板”。

八娃——佛手瓜(Sechium

佛手瓜属里只有佛手瓜(Sechium edule)一颗独苗,因其瓜果上部有5条纵沟,形似“佛手”而得名,又名合掌瓜、拳头瓜、福寿瓜、万年瓜、瓦瓜等。

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进而到巴西,传入欧洲,19 世纪末再传入亚洲,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中国,主要集中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等几个南方省份。

据果皮颜色和果面有无刚刺将佛手瓜分为 4 大类,包括绿皮无刺、绿皮有刺、白皮无刺和白皮有刺,其中常见的是绿色无刺型。

佛手瓜鲜嫩多汁、口感爽脆,既能当水果直接生吃,又可做蔬菜烹调食用,非常不错。怎么挑选新鲜的佛手瓜呢?

一是看外形:表皮鲜嫩光滑,纵沟较浅。

二是看软硬:用手捏比较硬说明水分较多,肉质饱满充实,反之则比较老,水分少。

三是闻气味:带有一种清香的瓜果气味。

对于北方的朋友佛手瓜不熟悉,提到龙须菜就不陌生了,因为它的卷须又长又壮,像龙的胡须一样,其实这就是佛手瓜的嫩稍。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带有“佛手”的植物:佛手柑,是柑橘属中香橼的亲戚,虽然都很像佛的手,但和这里的佛手瓜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来源:滑稽小丑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