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闻鹿鸣,网友们特别兴奋。等待呦呦鹿鸣的人,依然在等待。呦呦鹿鸣,也是我钦佩的为数不多的自媒体人。坚持事实,抽丝剥茧,真正地为民说话,不媚俗,不追求热点,不煽动情绪,不以流量为目的,呦呦鹿鸣算得上文字自媒体中的清流。
8月的最后一天,呦呦鹿鸣的公众号更新了文章,而距离上一次2024年1月8日,已经是一年半的时间了。呦呦鹿鸣回归,打不死的小强。
再闻鹿鸣,网友们特别兴奋。等待呦呦鹿鸣的人,依然在等待。呦呦鹿鸣,也是我钦佩的为数不多的自媒体人。坚持事实,抽丝剥茧,真正地为民说话,不媚俗,不追求热点,不煽动情绪,不以流量为目的,呦呦鹿鸣算得上文字自媒体中的清流。
呦呦鹿鸣,自媒体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公众号是这样描述的:日拱一卒,只为苍生说人话。“每天一千字”发起人黄志杰的唯一个人实名认证发布平台。
当年,一篇“员外郎”的文章,让“呦呦鹿鸣”迅速火遍全网。关于那个案件,他写出了现象级的爆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最高法院》,这篇文章有三百多万阅读。
他真名叫黄志杰,曾任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笔、《网络传播》执行主编、无界新闻执行主编。起初,他报考了政法类大学并攻读法学。可临毕业时的黄志杰经过理想与现实的权衡,萌生了转行的念头,决定投身新闻业,成为一名媒体人。
从法律到新闻,黄志杰先后在江苏《淮安日报》、湖南《潇湘晨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网络传播》及新媒体新闻机构(无界新闻)等,从地市级报社到省级都市报,再到全国性新闻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黄志杰的媒体履历不可谓不丰富。
胡锡进、卢克文、司马南,都一度是不可一世的大V,也有许多人把呦呦鹿鸣和他们相提并论。但我认为,他们都没有资格比肩呦呦鹿鸣,难以望其项背。
呦呦鹿鸣坚持长文,一篇文章动辄8、9千字,甚至上万字,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脉络,做到详尽细致,有理有据,不靠情绪作为噱头,不带偏读者节奏。以事实为依据,让真相说话,是真正的媒体人风骨。
在流量疯狂的时代,呦呦鹿鸣被许多热血和善良的人喜欢。不臣服世道的荒诞诡谲,不为世俗的权力和财富所动,呦呦鹿鸣这样的人,在这个世道上,已经快要灭绝了。
以“只为苍生说人话”为口号的自媒体不少,呦呦鹿鸣这样真正的践行者,寥寥无几。
人活在这个世界,总还是要有一点情怀的。说点真话,至少可以在这个让人只想沉默的世界之外,还保留可以与自己灵魂对话的另一个世界。
呦呦鹿鸣曾遭遇过危机。他写山东的“下跪”文化,惹下了麻烦,停更过一年左右,后来复出,结果没过半年,又再次停更,这次足足停了一年半。他并没有说错,很多北方地区农村大年初一仍然有磕头习俗。而山东,也是重男轻女,陋习较多的地方。最关键的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山东的顽固依然。
呦呦鹿鸣的文字平和,没有太大的情绪起伏,更多的是平铺直叙,读起来娓娓道来,让人身临其境,而读完之后却又相当震撼。在温和的事实陈述背后,是勇敢发光的执着。
呦呦鹿鸣是一个勇敢的媒体人,文字背后的风险,他心知肚明。但他无怨无悔,也无惧一切。或许,呦呦鹿鸣也鲁莽和冲动,但这样的人,我们的时代始终需要。
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呦呦鹿鸣那样的果敢,却在内心渴望一直有这样的英雄和侠客存在。记者,曾经就是呦呦鹿鸣内心里的侠客职业,所以他选择了记者。而互联网的世界,更了媒体人更广阔,却也更危险的空间。呦呦鹿鸣,义无反顾。
时事评论类的头部公众号,现在早已凋零的差不多了,作为为数不多敢写点真话的作者,“呦呦鹿鸣”和主理人黄志杰也称得上是前沿阵地和先锋旗手了。
正如他说的那样,我们都相信自己在全力以赴奔向希望的未来,其实,我们也都清楚,本质上,我们都在流浪——在故乡,在他乡,在祖国的大地上流浪。
来源:卢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