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句带‘西’的古诗词,背过3句算你厉害!第4句承包童年阴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9 02:09 1

摘要:中国诗词里,一个“西”字能装下多少故事?西风瘦马、西出阳关、西窗剪烛……从送别到归隐,从塞北到江南,“西”字像一根线,串起诗人的豪情与落寞。老话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谁想过,为什么偏偏是“西”?是巧合,还是藏着千年文化密码?这些张口就来的诗句,背后到底站着怎

中国诗词里,一个“西”字能装下多少故事?西风瘦马、西出阳关、西窗剪烛……从送别到归隐,从塞北到江南,“西”字像一根线,串起诗人的豪情与落寞。老话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谁想过,为什么偏偏是“西”?是巧合,还是藏着千年文化密码?这些张口就来的诗句,背后到底站着怎样的灵魂?

公元730年的春天,长江水裹着桃花的香气一路向东。28岁的李白在黄鹤楼顶灌下一壶酒,看着孟浩然的船消失在江雾里。他抹了抹嘴,提笔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一个“西”字,把长江的浩荡和离别的惆怅全泼进了酒里。那年扬州城外的桃花开得邪乎,李白后来跑去一看,气得直拍大腿:“早说这么美,我跟他一块儿下扬州啊!”

十五年后,安史之乱把长安城搅成了马蜂窝。59岁的王维蹲在渭城客栈里,攥着元二的手死活不撒开。客栈外柳树刚抽芽,王维硬把最后半壶酒怼进朋友嘴里:“出了阳关,连个陪你喝酒的鬼影子都找不着!”这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被谱成《阳关三叠》,唐朝赶考的书生们走到甘肃就得嚎两嗓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大漠里闹狼灾。

江南水乡的渔夫张志和才不管这些哭哭啼啼。他在西塞山前甩开鱼竿,白鹭擦着桃树枝掠过水面,鳜鱼肥得能把渔网撞出窟窿。他跷着二郎腿哼出《渔歌子》,活脱脱唐代版“乡村短视频”,连苏轼看了都手痒,抄起笔就山寨:“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可惜山寨货终究干不过原版,现在小学生作业本上印的还是张志和的大作。

杜甫在成都草堂的日子过得抠抠搜搜。公元764年的早晨,他推开嘎吱作响的破窗户,西岭雪山像块冻了千年的绿豆糕戳在天边。再瞅瞅门口,东吴来的商船把河道堵得水泄不通。老头儿一拍大腿:“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二十个字把空间时间全钉死在墙上,后来人想写山水诗,都得先给杜甫磕个头。

最会享受生活的还得数白居易。公元822年,50岁的老白申请调任杭州刺史,美其名曰“为民服务”,实则是冲着西湖醋鱼去的。春天他溜达到孤山寺北边,踩着贾亭西头的青石板,盯着刚冒头的春草念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首《钱塘湖春行》被编进语文课本后,多少孩子春游回来边写作业边骂街:“白居易春游写诗,我们春游写他写的诗!”

“西”字在诗里从来不只是方向。它是李白的酒葫芦,王维的催泪弹,张志和的钓鱼竿,杜甫的破窗户,白居易的旅游攻略。如今高铁三小时能从武汉飙到扬州,手机一拍就能截胡西湖的春天,可为什么我们还在背这些“西”字头的诗?因为再快的5G网速,也快不过李白那坛隔了千年的酒香。下次堵在高架上,翻翻这些诗,没准能听见张志和隔着车窗喊:“兄弟,西塞山到了,下不下?”

来源:夜读春秋忧古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