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 多科联动救病患 高效协作保平安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5 15:49 2

摘要: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上演。心血管内二科与多科室紧密协作,凭借快速响应、精准诊断和多学科高效联动,成功将一名57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的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再一次创造生命奇迹。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上演。心血管内二科与多科室紧密协作,凭借快速响应、精准诊断和多学科高效联动,成功将一名57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的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再一次创造生命奇迹。

图片来自网络

几天前,邵先生在家中吃饭时,突然出现胸痛难忍等不适症状,被家人送至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心源性休克”。通过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开通罪犯血管后,患者心源性休克并无好转迹象,同时还出现多脏器衰竭。由于患者病情极为凶险,医生建议前往上级医院进行治疗。随后,患者被紧急送至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二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收到消息后,心血管内二科医护人员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导管室准备就绪。患者入院后,医生通过查体发现其伴有嗜睡、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周身湿冷等症状,且胸骨左缘心脏听诊区听到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在大剂量升压药物的支持下,患者血压仅为77/50mmHg,心率高达130次/分。此时超声显示,患者室间隔下段见连续性中断,直径约7mm,室间隔及心尖部心肌变薄,向外膨出。

箭头指向为主动脉球囊

“情况不妙,立即抢救!”心血管内二科刘晶主任团队在特聘心血管内科专家周立君教授的指导下,立即组织为患者抢救。导管室内,刘晶主任的急诊介入团队及刘岩主任导管室团队迅速为患者植入IABP(动脉球囊反搏)。在IABP支持下,邵先生的血压逐渐稳定90/60mmHg以上。患者同时存在严重肺部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复杂情况。但刘晶主任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突破重重难关,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顺利转入病房。通过心血管内二科祁慧护士长与护士们悉心的照料,经过两周的治疗,邵先生病情相对稳定,准备择期进行室间隔穿孔手术治疗。

此次急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救治,是心血管内二科与导管室、超声医学科、呼吸内科、内分泌代谢病科、肾内科的通力合作与积极配合的结果。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始终秉承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理念,致力于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及时、有效的综合救治。今后,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将继续推动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坚持做好心血管危重症救治。坚守为民初心,持续攻坚克难,用救死扶伤诠释医者仁心,为保障人民健康筑起坚固防线。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目前常规开展心血管介入技术,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冠脉内溶栓术、药物球囊治疗术、生物可降解支架术、钙化病变旋磨术、SHOCKWAVE震波球囊扩张术。开展左主干、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复杂性病变介入治疗。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支架术、IABP/ECMO辅助下复杂危重冠心病介入治疗等。

心脏电生理介入技术:各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起搏设备(起搏器、ICD、CCM等)植入术等,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卵圆孔未闭先心病介入封堵术。

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及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中的危重情况,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一旦穿孔发生后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在如此危重的患者身上不仅仅要进行救治,还要践行“更快、更优、更好”的治疗策略。急诊开通罪犯血管同时,给予IABP/ECMO辅助,用以增加冠状动脉供血,让心脏获得充分休息,从而改善心肌功能,为进一步手术创造有利的环境。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