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5日,在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和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首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全新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以“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回应智能汽车时代的安全新命题。该品牌围绕驾驶辅助、智能座舱与底盘系统三大核心,首次系统提出“新安全
2025年9月5日,在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和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首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全新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以“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回应智能汽车时代的安全新命题。该品牌围绕驾驶辅助、智能座舱与底盘系统三大核心,首次系统提出“新安全”理念,并携十款全新车型及多项行业首发技术亮相,展现出长安从传统制造向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坚定步伐。
“安全是长安作为央企的底线,更是科技发展的根本。”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人工智能与汽车深度融合的今天,我们提出‘新安全’,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对企业责任、用户生命和数字时代安全体系的重新定义。”
〖“天枢智能”三大支柱:从功能到体验的全域安全重构〗
天枢智能品牌聚焦驾驶辅助、座舱与底盘三大系统,以62项核心技术、96个功能场景(其中8项为行业首发)构建智能安全新范式。
在驾驶辅助层面,长安通过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与多模态大模型,推动车辆从“遵守规则”迈向“理解世界”。系统可实时识别如施工路段、洒落物、潮汐车道等长尾场景,并实现预判性驾驶。现场技术人员演示了窄道通行辅助功能:在模拟胡同样景中,车辆主动提示用户启用辅助模式,平稳通过仅宽于车身30厘米的通道。
座舱安全则侧重健康与心理维度。长安首创纳米水离子空调系统、专业按摩座椅及全向防晕车技术,并推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AI智能体架构“One Agent”,实现语音控制咖啡下单、电影购票等跨生态服务,推动车机从“执行工具”向“情感伴侣”演变。
底盘系统成为动态安全的基石。通过“三向六域”控制技术(纵向、横向、垂向协同,六域功能联动),长安实现了爆胎不失控、侧碰主动推离、沙地脉冲脱困等极端场景防护能力。实测数据显示,其在120km/h爆胎工况下仍可稳定控车,主动抗横风系统在8级风扰中车身偏移仅0.235米。
〖技术底座:眼明、脑灵、腿快的协同体系〗
为支撑“天枢智能”落地,长安构建了“眼明-脑灵-腿快”技术平台。2026年将量产自研卫星架构激光雷达,识别精度提升至200线以上,成本降低30%;分布式电驱系统响应时间仅10毫秒,较人类眨眼快30倍;弹性波AI识别技术可精准监控电池磕碰能量与位置,从根源降低自燃风险。
这些技术已应用于新发布的深蓝L06与长安启源A06。深蓝L06搭载3nm车规芯片,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启源A06采用中央环网架构,通信时延低于1.5毫秒,实现“上车识人、轻拍开门”的自然交互。
〖从地面到低空:长安的未来产业布局〗
除整车技术外,长安宣布将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与飞行汽车领域。计划2026年发布首款载人飞行汽车,2028年实现量产;2028年下线人形汽车机器人,2030年后拓展至家庭服务场景。智博会场外,长安首次进行飞行汽车动态演示,吸引大量观众驻足。
五届科技生态大会,见证长安从“新汽车”战略发布到SDA架构落地,再到如今天枢智能品牌诞生的转型历程。在智能汽车面临软件缺陷召回占比超40%、70%辅助驾驶用户未能及时响应系统的行业背景下,长安以“泛安全”体系重新锚定技术发展方向。正如其品牌愿景所言——“让每一次出发,不再只是抵达,而是把‘安全回家’写进万家灯火”,天枢智能的发布不仅是一场技术秀,更预示着智能出行安全范式迭代的开始。
来源:车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