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半路夫妻矛盾多,很难一条心。以前我听到这句话都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只要大家都是真心对真心,怎么可能不能一条心。可现实就是很多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鞋合不合脚真就自己去穿过了才知道。也正是有了类似经历,才能感同身受,再婚15年我才明白,再婚无论过多久,两个人永
本文故事来自粉丝投稿,文中姓名均为化名,图片来源网络,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都说半路夫妻矛盾多,很难一条心。以前我听到这句话都是嗤之以鼻的,觉得只要大家都是真心对真心,怎么可能不能一条心。可现实就是很多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鞋合不合脚真就自己去穿过了才知道。也正是有了类似经历,才能感同身受,再婚15年我才明白,再婚无论过多久,两个人永远d都不会一条心。下面就在这讲述我的故事,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得到一些生活方面的感悟。
我叫何晓梅,今年52岁,江苏无锡人。和现在这个男人搭伙过日子,算起来已经15年了,说是夫妻,实际上感情早就被生活中各种事情磨灭了太多。邻居经常问我们“你们怎么走路怎么都是一前一后分开走,不讲话的啊?也蛮有劲的。”我笑笑,不想解释太多。
我是38岁那年再婚的。头一段婚姻,前夫出轨,我有感情洁癖,宁愿净身出户也要离婚。当初因为计划生育,我和前夫只生了一个儿子,考虑到现实种种问题,我最终把抚养权给了前夫。当然虽然儿子归了前夫,但血浓于水,我和儿子还是经常有联系的。从小到大,逢年过节我都会接他去玩,给他买这买那,该有的母爱我一点也没有欠缺,完全做到位了。
自打离婚后,我一个人租房子在外面住,无论我多坚强,我始终是个女人,需要一个依靠。就在38岁那年,通过我一个小姐妹介绍认识了老李。他叫李建国,小姐妹说这人老实,离异多年,带个女儿,做装修的,手里也有点存款,让我试着可以和他处一处。成了最好,不成就当认识个朋友也没啥损失。
还记得第一次和老李见面是在一家茶馆,他个子不高,话也不多,倒是挺会看眼色。我刚坐下,他就赶紧去帮我拉椅子,主动给我倒茶。茶刚喝过一半,就会主动帮我加水,最关键他是个特别会找话题的人,那天我和他聊得很开心,可以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后来我们又约了几次饭,谈不上谁主动,我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因为是二婚,我们没有大摆宴席,只是把证领了然后只请了双方的至亲吃了顿饭。在正式确立关系后,我便搬去了他家和他同住。而也正是有了完整的家,有了固定的居所后,我把儿子接了过来。对此前夫求之不得,因为他也早已再婚,再婚后又生了个小孩,就开始把儿子当成了累赘,动不动打骂,我看着心疼,有条件了自然就把儿子抚养权拿了过来。
前几年,说不上甜蜜,但也凑合。那时候他女儿上初中,我儿子上高一,两孩子一开始闹过别扭,后来也就默认对方的存在了。可慢慢的,问题就出来了。他每月给他女儿五百块零花钱,我说咱们家要供两个孩子,能不能控制点,少给一点?他就回我一句:“那是我亲闺女,我不疼她谁疼?”
我当时就愣了。我儿子也是我亲生的,我这里省,那里省,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你怎么就不看看呢?怎么一家人还区别过日子呢?不过那时候我心软,想着一家人总归要磨合,忍忍就过去了。
但事越来越多。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让老李陪我去医院,他却说工地上忙,抽不开身。我自己打车去医院,做了检查,子宫长了个瘤子,需要做手术。医生让我签字,我给他打电话,他不耐烦得来了句:“你不是有儿子吗?叫他去签。”
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那天晚上我儿子从学校赶过来,陪我办完手续,打了一晚地铺。他才17岁。我心里那根弦,第一次动摇。
出院那天,老李来接我,还带了个保温桶,说是炖了鸡汤。我一打开,鸡肉上面一层厚油,味道奇怪,一看就是买的现成货。我强咽了两口,本着客气交易说了句“谢谢”。他笑着说:“你看我对你多好,这个汤我可是费了心思的。”
那天我没说什么,可心里却觉得寒。这个“对我好”,是他眼里的好,不是我想要的,很多事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有时候跟小姊妹吐槽,她劝我说:“你都二婚了,图个什么?凑合过过不,难不成你还想三婚啊。”
就这么一凑合,凑合到了第十年。老李女儿大学毕业,在外地找了工作,他去帮她搬家,一走就是一星期,说是顺便走马观花旅游旅游了。我打电话让他回来看看我老母亲病重了,他却说:“你弟不是在家吗?你们娘家人多,少我一个无所谓,再说了我一个外人去了也不合适。”
外人?我们结婚十年,他还把自己当“外人”。他回来后我气得三天没给他做饭,没和他讲话。他也没吭声,照样看电视,玩手机,像个没事人一样。再后来,我儿子结婚,他连个红包都不主动包,是我提醒他才随了2000块。我心里憋了一口气,可没发作,要知道他可是我儿子名义上的“爸爸”,这点钱也太少了,我还能指望他啥?我一说他还和我急,说我儿子又不是没亲生爸爸,谁生找谁去呗。对此我无言以对,我只能说他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
这一次,我彻底明白,有些人,就是过一辈子也不会融进彼此的生活。我们不过是搭伙过日子,真的到了需要对方的时候,他只会顾自己那一摊。后来的一年我母亲去世了,我情绪低落,睡不好,吃不好。他不闻不问,照样吃他的、睡他的。我想找他聊聊心里话,他却摆摆手:“你别闹情绪,日子就这么回事,生老病死很正常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看淡点。”
我心口一闷,冷笑着回了一句:“你说得对,日子就这么回事。”
再婚的第十四年,我退休了。老李还在外面接活,有一搭没一搭地干着。我想着出去旅游散散心,约他一起去,他说:“你爱去就去,我还得挣钱。”
我收拾了行李,跟儿子儿媳去了一趟云南。三个人吃吃喝喝,走走停停,突然觉得轻松了不少。回来后,我做了一个决定:各过各的吧。我没有闹,没有吵,也没提离婚,只是把家里分了分。他的东西归他那间屋,我自己腾了个房间,关了门。他要吃饭自己做,我也不再给他洗衣服。
老李一开始还有点惊讶,问我是不是更年期到了。我冷冷地说:“不是,我醒了。”他嗤笑一声,不当回事。可几天后,发现没人做饭没人洗衣,他才急了,开始求我:“咱怎么说也是夫妻,你这样算什么?”
我回答他:“你觉得咱俩算是夫妻吗?”老李一脸尴尬,我看着他,像看一个陌生人。
我们就这样冷战了大半年,谁也不离婚,但也不管对方。老李偶尔做顿饭,会多做一份,但我从不吃。我晒衣服,他偶尔帮我搭一下,但我也不会说谢谢。
五十二岁这年,我终于明白:再婚,无论过了多久,两个人始终不会一条心。不是我多悲观,而是这十五年来,我一次次在需要依靠的时候发现,我是一个人。而他,也始终只是活在他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不是夫妻,更像是两个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合租人。
儿子有次来家里,看到我们一个在客厅,一个在阳台,互不说话,他叹了口气:“妈,你还不如一个人住。”
我说:“我已经一个人了。”
这一年,他女儿结婚,他给了八万块钱,瞒着我。我是后来看他手机无意看到的。他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说:“她是我亲闺女。”我点点头:“你女儿结婚,你出八万。我儿子结婚,你随两千块。行,你分得这么清。”
那天晚上,我把自己的存折银行卡、身份证、户口本全换了新密码,什么都不再和他共享。他骂我,说我小心眼。我笑了:“你有心吗?你要是有心,我也不至于这么防着你。”
我把这十五年写进了日记,第一页写着:“再婚,别指望一条心。搭伙过日子,也别幻想深情。”我不是后悔再婚,但我真的明白,人生后半场,不是每个选择都有意义,有时候,只是为了熬时间,有的只是凑合。我的故事讲完了,那么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发表意见谢谢了。
口述:何晓梅
来源:老王说情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