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你已经被“包围”!汉唐雄风再现?

B站影视 2024-12-02 19:20 6

摘要:就是通过人造工程的方式防止沙漠进一步的流动,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如果任由它继续扩散下去的话,那周边的沙漠化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这一次的“锁边”相当于把塔克拉玛干沙漠给围起来了,当再有风的时候,沙漠的黄沙就不会向周边土地侵蚀了。一旦塔克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通过人造工程的方式防止沙漠进一步的流动,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如果任由它继续扩散下去的话,那周边的沙漠化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所以,这一次的“锁边”相当于把塔克拉玛干沙漠给围起来了,当再有风的时候,沙漠的黄沙就不会向周边土地侵蚀了。一旦塔克拉玛干沙漠被控制住,难道就意味着我们只是控制住沙漠了吗?

并不是的,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向绿洲化。

大家可能会觉得怎么可能呢?

但是要知道,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古代历史上也存在过塞外江南风光的:当时绿洲遍布,河流奔涌,树木葱郁。同时,在这块区域也诞生了很多古代的文明遗址。

那为什么现在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呢?

从气候角度上来看的话,是存在一个周期变化规律的。气候的周期变化,就是冰河时期与湿热时期交替变化的过程。首先看冰河时期。在这个时期,冬天时间变长,像我们中国南方区域,农作物一般是2-3熟,但进入冰河时期后,冬季时间变长而春夏农作物成长时间反而变短,从而会导致一年三熟的地方可能变成农作物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一熟。以前农作物一年一熟的地方可能直接变成欠收,没有任何收成。

那湿热时期又是什么状态呢?

在这个时期,冬天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暖和,当年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农作物成长。所以农作物的收成是比较多的。

如果从上面的角度研究明朝历史,就会发现明朝灭亡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就是明朝末期气候温度急剧“跳闸”,进入到小冰河时期十分寒冷的阶段。这就会导致明朝土地上那些能一年三熟的地方变成一年两熟、一年两熟的地方变成一年一熟、甚至没有收成。那么此时候吃放成了一个天大的问题。比如说,气温没有“跳闸”之前,明朝耕地能养活2亿人口,当气温骤然跌入小冰河期寒冷的深渊后,明朝耕地收成因气候因素也骤然减少,此时就没有办法养活这2个亿人口了,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百姓沦落为流民,像闯王李自成就是率领一股流民攻陷了明朝京都,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尽而亡。

这就是冰河时期以及对于朝代的一个影响。接下来再看看汉朝。对照下气候周期的变化,汉朝的灭亡时期正好处在气温跳转阶段,从一个较为湿热的状态,很快速地跳转到一个冰河时期,温度急转直下,农作物收成也会随之骤然减少,导致流民四起,王朝根基动摇。所以,从气候因素上也能解释王朝的兴替。

同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处的是塔里木盆地也曾绿洲遍布。考古学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面发现了大量的古城,其中有一个十分出名的遗迹,叫做精绝古城。它灭亡的时期跟汉朝的灭亡时期几乎是一致的,在公元4世纪,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冰河时期,一下子没有水源了。以前的水源是从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流下来的。当冰河时期到来,昆仑山山脉和天山山脉因冬季时间变长,导致山上的冰没办法融化,久而久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源就逐渐干枯了,慢慢地,黄土也变成了黄沙,逐步演变为一个人迹罕见的大沙漠。

如果还有疑惑的话,可以看看精绝古城遗迹。考古学家们挖掘发现,当时精绝古城可使用成熟的水利灌溉系统的。所以,可以确定这块区域以前是有流水的。但是因为进入冰封期,这块地方逐渐地没方法住人了。

我们再来看看唐朝。唐朝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盛世王朝之一。唐朝的建立发展的时间点正好踩中了一个湿热周期的节点。当时,西域到处是绿洲,所以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唐朝从漠北一度都打到了中亚。同时,由于跟唐朝建立贸易关系,当时中亚的很多国家都富得流油。其中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城市,叫作撒马尔罕,如今在乌斯别克斯坦境内。当时,撒马尔罕被称为“黄金之城”。这个美称的由来,不是因为这个城市生产黄金,而是在于它承接了大量来自于唐朝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等商品,然后以这座城市为基点,分散到欧亚大陆各个区域。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断言:新疆塔里木盆地如果未来走向绿洲化,那么中亚区域的经济也会越来越好,因为两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度会越来越高。

我们如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倾力打造绿洲,正是顺应天时之举。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正是因为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都已经进入到潮湿时期了,大量的雪水融化,融化后的水流向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所以,近些年,一到夏天,忽然间发现,塔克拉玛干沙漠爆发洪水了。这样,在沙漠区域比较低洼的一些地方,就比较容易积水成湖。比如,台特玛湖在干涸多年后再现碧波。如果按照这个发展态势来看的话,给个几年的时间,这个地方逐渐有水源灌溉的时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种一些绿植,不就是自然而然地顺应天时绿化沙漠吗?

当我们想要去改变某样东西的时候,首先要顺应天时。因为老子有句话说得很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这次的“锁边”,就是在潮湿时期先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规模控制住,不让其扩大化。然后,在有水源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改造这个沙漠,让这个沙漠逐渐变成绿洲。一旦沙漠绿洲化,这些年搞的丝绸之路就会彻底打通,更加繁荣起来。这不就是在重演唐朝的历史,大唐盛世的荣光不就会重现吗?这是第一点。

另外,中亚这块区域是一带一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枢纽点。从老美的角度来看,他经常在小哈或者外蒙这两个区域里煽风点火,想把中亚区域给搞乱。但是一旦塔克拉玛干沙漠能够绿洲化,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此,也会更多的贸易通过这个绿洲走廊,那么我们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往来会愈加频繁,这一块区域的经济就能发展起来。如此依赖,我们家搞的丝绸之路就能连接到中亚,从而整个中亚经济就能进入到我们家的经济辐射体系。想当年,自太宗开始,横扫漠北,连接西域,大唐创造了无比辉煌的盛世。而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因为潮湿时期的到来,有可能再度恢复到绿洲状态,那么大唐盛世景象会不会再度呈现呢?

我相信,大有可能,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来源:小智侃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