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广电局打造超高清视听发展“北京样板” ,卫视超高清频道全国率先试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0 15:44 1

摘要:来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观察:3月28日卫视4K超高清频道成功试播,标志着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是继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中国(北京)超高清电视

来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观察:3月28日卫视4K超高清频道成功试播,标志着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是继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中国(北京)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以来,北京市广电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持续奋战,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

一年来,北京市广电局深入贯彻落实4部委合作备忘录,相继发布《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协同市财政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设立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大力推进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超高清视听制作域、传输域、终端显示域、科技创新、场景应用、生态集群等全面跃升,为全国超高清视听发展打造了北京样板。

从设立全国首支8K扶持资金,到率先完成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项目征集和资金支持,到卫视超高清频道成功试播,北京市广电局交出一份份亮眼答卷。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北京市广电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四部委”战略部署,积极统筹协调、勇于攻坚克难,不断推进超高清全产业链建设的真实写照。过去一年,围绕《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北京不断探索超高清发展的“北京路径”,以创新引领内容,以协同推动技术,以服务回应民需,交出了一份有力有序、精彩纷呈的发展答卷。

超高清视听仅仅是画面的升级么?事实上,超高清产业链通过技术升级、消费升级、行业转型和政策支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以经济发展为例,超高清视听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还催生了新的业态和模式,如云演艺、慢直播、超高清第二现场、沉浸式体验空间、电商直播等,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根据《超高清视频产业年度发展研究(2024年)》显示,2023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约3.66万亿元,而且产业规模还逐渐增加。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部署了超高清视听产业政策,而中国走在前列。早在2019年,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部门联合发布多项政策,推动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例如,《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了“4K先行、兼顾8K”的技术路线,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超高清节目制作和终端设备推广。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要求稳步推进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进程。

北京在超高清发展中当仁不让、率先作为。然而建设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是一次大比武、大考验、大挑战。面对这场关乎内容生态、技术体系、用户体验的系统性工程,北京市广电局坚持系统观念,以顶层设计谋划整体布局。

北京市广电局2020年率先设立首支8K超高清扶持资金,积极培育超高清生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超高清内容创作。2024年,随着《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北京市广电局确立了“全面推进、分层实施”的发展路径,聚焦制作、传输、显示三大关键环节,围绕内容创作、技术升级、应用场景、生态构建等六大领域,展开全链条、全要素的战略部署。

政策引导之下,市财政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多部门协同配合,由北京市广电局主导的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应运而生。专项资金不仅覆盖4K、8K内容制作,还覆盖了关键技术攻关、设备更新换代、终端普及应用等多个领域,为推动北京市的视听产业从“高清”向“超高清”跃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超高清的发展不能单打独斗,必须集各方之力,合众之智。为此,北京市广电局在国家广电总局相关司局指导下,建立“部市协同”工作机制,定期会商、项目联动。通过这一机制,重点剧目、纪录片等超高清项目得以快速立项实施。与此同时,北京积极推动平台与片方建立采购机制,加大优质超高清内容引入,提升频道整体排播质量。

在下游推广层面,北京市广电局还协同商务局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行动,推动电视终端更新换代,打通“看得上”的最后一公里。北京有线电视、IPTV运营商也纷纷加快系统改造和机顶盒置换,为用户提供更流畅、更清晰的收视体验。

此外,北京市广电局还创新推出“新视听体验空间”超高清公共服务品牌,在城市重要商圈、文化地标设立沉浸式体验路线,让市民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视听技术的变革魅力。

在超高清赛道上,拼的不只是画质,更是服务水平与群众获得感。开机看直播,大幅压减收费包,取消有线电视和lPTV开机广告,优化电视回看等阶段性目标,这些正是北京市广电局坚持人民至上的缩影。

在推进超高清试播的同时,北京市广电局深入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2024年以来,“双治理”不断延伸至酒店、医院、培训中心等重点场所,实现从“治理问题”向“优化服务”的跃升。

此外,为保障试播期间频道运行稳定,北京广电系统多部门联动,一线工作人员全天候响应用户咨询。通过多平台宣传推广,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获得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

要让“看得清”成为“看得好”,不仅要内容丰富,还需技术支撑。为此,北京市广电局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坚,实现从拍摄制作到传输播出、终端呈现的全链条技术升级。

以北京台为例,通过超长期国债支持,北京台加快推进频道系统升级改造,从信号采集、画面剪辑到内容播出,实现系统性提效。以智能化、国产化为引领,北京聚焦技术设备的自主可控,推动超高清技术国产替代,在高密度编码、智能调度、远程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应用层面,北京积极探索“融媒化+智能化”双应用场景,推动超高清与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实现内容精准分发、画质智能优化和用户交互体验提升。

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频道播出效率,更为北京构建“智慧视听”新生态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技术赋能带来画质飞跃,内容内核决定视听价值。试播当天,北京卫视推出的纪录片《4K里的中国》成为“开门红”,精美的画质、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大呼“过瘾”。

近年来,北京市广电局聚焦提升原创力,连续加大超高清内容的创作扶持力度。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等多个领域均纳入扶持范围,通过资金激励引导制作机构采用超高清技术,从源头上推动内容提质增效。

如今,北京卫视已有《档案》《养生堂》《暖暖的味道》《为你喝彩》《向前一步》《生命缘》《大戏看北京》《身边》等8档常态化自制节目实现超高清制播,《一米花园》《博物馆之城》等2档季播节目也完成画质升级,逐步构建起以高质量内容为核心的超高清节目矩阵。

同时,北京市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超高清内容创作,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模式并行的发展格局。通过“科技赋能艺术,艺术彰显科技”,首都文艺创作与前沿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成为引领全国超高清内容生产的一面旗帜。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