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最近有个新闻特别扎心——北京一位保姆侵占了雇主350万财产,最后被判刑了。这事儿表面上看跟医疗没关系对吧?但你们仔细想想,保姆和雇主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信任关系啊!你把家和孩子都托付给她,结果人家在背后算计你的钱。这感觉,是不是跟我们现在去医院有点像?你
朋友们,最近有个新闻特别扎心——北京一位保姆侵占了雇主350万财产,最后被判刑了。这事儿表面上看跟医疗没关系对吧?但你们仔细想想,保姆和雇主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信任关系啊!你把家和孩子都托付给她,结果人家在背后算计你的钱。这感觉,是不是跟我们现在去医院有点像?你把生命健康交给医生,结果发现人家心里拨拉的是算盘珠子,这种被辜负的感觉,换谁不心寒?
说到医疗腐败,这几年曝出来的数字真是让人瞠目结舌。云南有个院长,外号叫"双百院长",为什么?因为他收了100套房子、100个车位!广东茂名更夸张,有个院长把2亿赃款直接藏在自家阳台的夹层里。最绝的是贵州某医院院长,21年时间捞了1.5个亿!1.5亿是什么概念?咱们算笔账:一个普通患者做次CT大概500块钱,1.5亿就是30万次CT检查的费用啊!换句话说,这位院长一个人,就吃掉了30万患者的检查费。
但说实话,这些天文数字还不是最让人难受的。最扎心的是那种被欺骗的感觉——你带着病痛去医院,医生给你开的药、做的检查,你以为是治病需要,结果呢?人家心里拨拉的是提成和回扣。现在很多患者拿到处方单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不是感激,而是怀疑:这药真的有必要吗?这种猜疑就像慢性毒药,在一点点侵蚀医患之间最宝贵的信任。
咱们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美国的药监局审批新药,整个过程就像直播做饭——每个步骤都晒在阳光下。医生开药必须严格按临床指南来,违规的代价可能是吊销执照,外加天价罚款。他们的医疗体系当然不完美,但至少让患者知道,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有据可查。反观我们呢?有些专家共识写得跟商品说明书似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谁赞助的。
不过也别太悲观。我最近去社区医院发现个变化:所有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都贴在墙上,扫码还能看到全市的平均价格。这就对了!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与其天天喊口号,不如把采购数据、处方信息统统上网,让每个患者都能当监督员。毕竟治病救人的事,容不得半点猫腻。
说到底,医疗腐败最可怕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它让白衣天使的形象蒙尘。当患者看着医生的白大褂,心里想的不是"救死扶伤"而是"提成回扣",这才是整个社会难以承受的损失。重建信任很难,但总得有人开始——也许就从下次看病时,医生多解释两句用药必要性开始?患者少塞个红包开始?监管多公开几组数据开始?
来源: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