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众的认知里,东北似乎总与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以及黑社会形象挂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东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东北的社会变迁,揭开那些被误解的真相。
在大众的认知里,东北似乎总与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以及黑社会形象挂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东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东北的社会变迁,揭开那些被误解的真相。
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东北经历着社会的巨大变革。矿区作为东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迎来企业转型和下岗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民间 “企业家” 开始活跃起来。小笠的远房表姑父,就是这类人物的左膀右臂,不仅负责处理人身安全问题,还涉足经济事务。
那时,东北城市化率较高,传统电影院逐渐没落,录像带和VCD租赁生意兴起。《古惑仔》系列影片在东北广泛传播,不仅大人观看,孩子们也深受影响。小学教导主任那句 “你是一根棍,我给你卷喽,你是一根刺,我给你拔喽”,成为当时孩子们模仿的经典台词。甚至,不少孩子将古惑仔的生活方式视为一种职业选择,这背后反映出当时社区经济崩溃,家长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们渴望通过新的生活方式寻找出路的社会现实。
来到北京上学后,听到了 “东北人黑社会” 的说法,这促使小笠从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东北。在国际学界,黑社会通常与社区自治紧密相关。以美国黑帮和意大利黑手党为例,在政府公共服务缺失的社区,黑帮通过建立暴力秩序来维持统治,涉足毒品、军火等非法行业,形成一套自我维持的社会体系。
而在中国,过去的宗族体系在一些地区也发挥着社区自治的作用。但东北与这些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有着强管制、强计划性的特点。以沈阳为例,城北的大东工业区有黎明发动机场和 601 所,铁西被誉为中国的鲁尔,全是国有大企业单位,中间则是铁路系统。鞍山的鞍山钢铁厂、抚顺的抚顺矿务局,管理的人数甚至超过当地政府。这些大型国有企业在东北的城市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有给自发社会的形成留下空间。
提到东北黑社会,人们往往会想起乔四、刘涌等人物。但这些大多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经不起考证。从新浪网的新闻报道《沈阳人民热烈呼吁尽快报道刘涌集团的犯罪事实》可以看出,如果刘涌是典型的黑社会,很难想象市民会主动要求官方报道其犯罪事实。
实际上,东北所谓的 “黑社会” 行为,更多是集团性的暴力犯罪,与真正的黑社会有着本质区别。黑社会能够在社会中建立绝对秩序,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东北的这些犯罪行为,仅仅是通过暴力获利,并未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
80年代至90年代,东北面临人口过多和下岗潮的问题,大量人员涌入新兴的经济领域。在菜市场、鱼市等竞争激烈的场所,暴力成为获取资源的手段。以煤矿城市为例,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艰苦,需要通过酒精和其他方式放松身心,这使得城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工人在单位制中晋升机会有限,喝酒时通过吹嘘来实现自我价值,有时甚至会引发冲突。
随着国企改制,东北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东北的产业结构以重资金、重资产的行业为主,如煤炭、钢铁等。从事这些行业需要大量资金和社会关系,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保障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一些民营企业家不得不借助暴力手段。例如,在煤炭行业,煤厂老板需要打通各种关系,与大的能源企业谈判,同时还要应对其他竞争者的威胁,这就导致了暴力活动在经济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
东北是一个移民社会,大多数人的根基只有两三代,缺乏南方宗族社会那样紧密的家族联系。在东北,独生子女政策执行严格,家庭结构相对简单。这使得东北人更加注重朋友关系,形成了独特的人际网络。东北人热情开朗,善于与陌生人建立联系,通过资源置换来满足自身需求。这种看似 “虚假热情” 的背后,实际上是为了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
社会学中的 “强关系” 和 “弱关系” 理论,在东北社会得到了充分体现。东北人通过建立弱关系,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这种人际网络虽然看似具有江湖气息,但与古代江湖和黑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江湖和黑社会往往具有人身依附关系和经济自维持能力,而东北的人际网络更多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
随着国家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对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日益加大,东北的暴力犯罪活动逐渐减少。同时,社会变迁的加速也使得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工人宿舍区被拆除,人们搬进楼房,邻里关系逐渐疏离,以弱关系组成的社会网络也随之崩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东北的形象更多地留在了网络直播中。社会摇、《野狼Disco》等文化现象,成为东北新的文化符号。当人们真正走进东北,会发现曾经的刻板印象与现实存在很大差异。沈阳等城市并没有想象中的喧嚣,人们的生活更加平静和有序。
回顾整个探讨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东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所谓的 “东北黑社会”,更多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我们应该抛除对东北的偏见,以开放的心态去认识和理解这个地区,这样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多元的东北。
来源:动物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