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中的失望,遗憾和惊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20:44 1

摘要:九三大阅兵,让我们大呼过瘾的同时,又让我们觉得意犹未尽。正当我们陶醉于解放军叹为观止的精湛水准和层出不穷的梦幻装备时,突然开始放和平鸽了。

关于九三阅兵的几篇文章。

钢铁意志和意志钢铁——一场梦幻般的大阅兵

九三大阅兵,给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梦幻般的和平力量

九三大阅兵,夺回中国人民应有的胜利果实

南京沦陷第二天,毛泽东致电新四军东进

九三大阅兵,让我们大呼过瘾的同时,又让我们觉得意犹未尽。正当我们陶醉于解放军叹为观止的精湛水准和层出不穷的梦幻装备时,突然开始放和平鸽了。

可以说这是一次划时代的大阅兵,可以跟2008年北京奥运会媲美。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标志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这次阅兵标志着中国军工科技的登顶。

这次阅兵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新装备新技术多到让我到今天还没消化完。但美中不足的是,也有一些遗憾,甚至还存在一些失望。

我们先说失望。估计很多军迷有一个失望点,那就是H2O依然没有出现。我觉得水分子再不出来,就没有出来的必要了,到时候轰6Z领着一帮大型无人僚机就把H2O的任务给抢了。

我其他的失望点还有三个:第一,这次阅兵竟然不是在东京举行;第二,国民党一如既往地消极摆烂;第三,韩国的李在明竟然不来参加。

虽然东京很热,我倒是很希望有朝一日解放军能在东京阅兵。日本这个国家口味很特别,美国送给它两颗原子弹,日本对美国感恩戴德,我们送一次阅兵,我相信中日关系能恢复到强汉盛唐。

再说说国民党。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也是为抗战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不少大型会战。在民族大义面前,很多国军将士勇往直前、慷慨赴死。

但是国民党这个组织,代表的毕竟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成分很复杂,对日斗争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对内统治又有一定的反动性。

蒋介石作为当时的国家元首和抗战领袖,存在严重的私心。比如他在调配军队的时候,还在打着借刀杀人、清除异己的小算盘。

他为什么严禁张学良反抗日本?他有自己的私心,私心就是让30万关东军撤回关内,既可以制衡其他地方军阀,又可以跟共产党相互消耗。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保全嫡系、消灭杂牌”成了心照不宣的战场铁律。比如台儿庄战役,王铭章的川军装备落后,被称作“草鞋兵”,却被顶在最前面。

汤恩伯的中央军坐拥重炮和坦克,却在战局最关键时“保存实力”。直到蒋介石亲自下令,汤部才姗姗来迟地投入战斗。这种事在整个抗战期间屡见不鲜。

翻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史,川军、滇军、桂军都有极为壮烈的战例。而嫡系部队成建制打光的战例,往往只发生在自己的核心地盘——比如湘赣地区受到直接威胁时。

淞沪会战极为惨烈,一天损失一个师。这里头也有蒋介石的私心,他让非嫡系的“杂牌军”先上,等杂牌军打光了,自己的嫡系再上,结果打成了添油战术。

蒋介石虽然派了嫡系中央军,但也是因为私心导致犹疑不决、进退失据、指挥失当,该打的时候磨磨蹭蹭,该撤的时候又犹犹豫豫。

打的时候,蒋介石曾因过于信赖国联的调解,而先后下达了三四道关于停止或暂停攻击的命令。这些命令为日军提供了喘息和增援的机会,从而使得中国军队失去了主动权。

后来战场形势越来越糟糕。1937年10月底,蒋介石嫡系的中央军第九集团军张发奎曾建议蒋介石,说前线弹药见底,伤病无援,补给断绝,士气低落,不如早撤。

包括陈诚、薛岳等高级将领也都是这个意见。蒋介石为此还召开了个会议,会议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有序撤退至苏嘉、吴福、锡澄防线。

眼看会议就要形成决议了,宋美龄闯了进来,说如果能再多守上海一段时间,中国将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从而有望抑制日军的侵略行为。就在几天后布鲁塞尔有一场国际会议。

蒋介石听取了她的意见,甚至通电全军,说布鲁塞尔会议召开在即,将士们要加倍努力,表现出中国军人的英勇,换取国际社会的同情。蒋介石亲口对唐生智说,上海这一仗,要打给外国人看看。

然而布鲁塞尔会议,日本根本就没参加,欧美列强为了应付蒋介石,只是表面上谴责了日本几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措。然而这时日本已经完成包围,中国军队撤退路线被截断。

蒋介石眼看欧美干涉无望,只好下达了撤退命令,然而日本早围成了铁桶,仓促之间,撤退场面混乱不堪。这时蒋介石的私心作祟,让非嫡系断后……

蒋介石同意红军改编也有自己的私心,也是希望借刀杀人,希望把八路军和新四军赶入艰苦又危险的沦陷区,然后逐步减员,直至被消耗光。

结果没想到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沦陷区与人民打成一片,然后又与日伪军打成一片,兵源和武器的问题都解决了,反而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这时蒋介石开始消极抗战、积极反共。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更提出“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甚至密令汤恩伯部在河南“水代兵”时,刻意让日军追击八路军。

1940年10月,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调到江北。1941年新四军军部9000余人向北转移,结果遭到8万国民党军的伏击,大部分被俘或牺牲,这就是亲者痛、仇者快的皖南事变。

我们经常吐槽党和政府的对台统战工作,感觉统战水平严重下降,从马英九到朱立伦,没有丝毫的统战价值和统战必要,统战工作窝囊不说,关键是气人。

其实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更烂,但是我党还是保持了极大的克制,时刻以抗日大局为重,能不与国民党当局撕破脸就不撕破脸,直至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喜事,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然而蒋介石却没能守护好抗战胜利的果实,把一个作出极大贡献和牺牲的战胜国,弄得跟个战败国似的:放弃了琉球宗主国地位,放弃了日本驻军,放弃了日本赔款,放弃了蒙古主权……

别说,现在国民党还真随根儿。你看现在的国民党,跟当年简直是一模一样,有啥事先得美国义父点头。对待抗战纪念,跟当年参加抗战一样消极应付。

我们看到国民党现在的样子,就能想象到当年国民党那个颓废样子。不同的是,当年的国民党内斗起来,够狠够凶残。由于被我党赶到岛上,后来又被民进党赶下台后,没有凶残的资本了。

再说说第三个失望的地方——韩国李在明竟然不来。韩国曾是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最深重的国家,韩国也一度是反对日本右翼势力最为激烈的国家,因此有“中韩友谊靠日本”的说法。

韩国成立于1946年,但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1919年朝鲜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谋求推翻日本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在上海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中国当时也受到了日本的威胁,因此对韩国临时政府的建立给予了很大同情和不少支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韩国临时政府也辗转而来。

而在1919年之前,朝鲜半岛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朝鲜。历史上,朝鲜饱受日本的侵略。而中国也多次慷慨出兵,抗日援朝,唐朝如此,明朝如此,清朝如此,新中国依旧如此。

南北朝鲜,可以说跟日本是千年世仇,更是近代受日本帝国主义迫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日本霸占了朝鲜半岛之后,先后屠杀了100多万朝鲜人(那时的朝鲜人口也才1300多万)。

日本还无休止地从朝鲜强征劳工,运往日本殖民地和占领区充当苦力或者慰安妇。根据朝鲜方面的统计,日本累计强征了840多万人(其中慰安妇约有20万)。

二战结束以后,朝鲜被美苏强行一分为二,其中美国扶植了亲美的李承晚在朝鲜南部成立了韩国。二战之后,韩日两国政府经过艰难谈判,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毕竟义父的面子是要给的。

能够实现关系正常化,也跟日本政府的态度有关,那时日本右翼势力还没有现在这么猖獗,口头道歉还是有的,反省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不断修改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慰安妇问题,甚至与韩国还发生领土争端,双方的关系逐渐恶化。

卢武铉担任总统期间,要求日本政府公开反省,真诚谢罪,并对国内的韩奸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算,可是他得罪人太多了,2009年被逼自杀。

卢武铉之后是李明博,李明博亲美但反日。学生时代,李明博曾是学生领袖,组织过反日游行,甚至因此而被捕入狱。他当选后,对日本也较为强硬,要求日本天皇真诚谢罪。

朴槿惠上任后,顶住日本的压力出席中国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然而年底,在美国的撮合(施压)下,朴槿惠在慰安妇问题上,与日本达成和解。

不过这遭到了韩国民间的抵制,韩国一个民间团体,将一尊慰安妇和平少女像摆放在日本驻釜山总领事馆门口,日韩关系再度紧张,日本召回驻韩大使。

文在寅是卢武铉的战友,也是一个坚定的对日强硬派。2020年7月,文在寅公开表示韩国与日本“分道扬镳”,批评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韩日关系降至冰点。

尹锡悦上台后,跪日舔美,上台后就对日本点头哈腰,甚至在慰安妇问题上为日本辩护。在强征劳工问题上,尹锡悦提出了一个第三方赔偿方案,即由韩国企业替日本赔偿。

尹锡悦两口子吊儿郎当入狱之后,李在明当选总统。在他当选之前,他的表现如同卢武铉、文在寅一样,比如绝食抗议,被认为是一个很有骨气政治家。

但事实证明,那只是表演,他白天绝食,晚上打营养液。他当选之后,走的是亲日媚美的路线。理由是他当选之后打破惯例,先访日后访美,同时拒绝出席九三阅兵。

看来李在明是一位政治表演艺术家啊。个人判断,他是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众所周知,韩国没有主权,韩国外交要看美国脸色,美国还指望韩日一起对抗中国呢。

不过,有失望就有惊喜,惊喜就是朝鲜的三将军金正恩来了。在抗战问题上,金将军是有发言权的,准确地说,他是杨靖宇将军部下的嫡孙(遗属)。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亚洲战场的中流砥柱。现如今,日益强大的中国,继续坚守着正义,坚守着和平,捍卫着二战成果。

比较令人失望的还有新加坡的表现。但整体上,这次大阅兵到处都是亮点和惊喜,必将是百年变局的里程碑,我们下期再详细聊。

关于九三阅兵的几篇文章。

钢铁意志和意志钢铁——一场梦幻般的大阅兵

九三大阅兵,给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梦幻般的和平力量

九三大阅兵,夺回中国人民应有的胜利果实

南京沦陷第二天,毛泽东致电新四军东进

来源:超级学爸蛋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