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委屈”的万亿之城逆袭记:常州为何让苏州无锡坐不住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12:56 1

摘要:当江苏人还在调侃“苏锡无常”时,常州人已悄悄把特斯拉电池装进全球每10辆新能源车中的1辆。这座面积倒数第二、人口倒数第七的城市,2023年以10116.4亿GDP撞线“万亿俱乐部”,用全国0.03%的土地贡献了0.85%的经济总量。但比数字更魔幻的是它的逆袭剧

中国最分裂城市:给马斯克打工,被恐龙追着跑,还遭丈母娘逼婚

被踢出“苏锡常”群聊?这座城市用特斯拉电池打了场翻身仗

苏州无锡别笑!这个“小弟”正在偷你们的新能源饭碗

面积江苏倒二,GDP全国前20!新能源狂魔的逆袭有多野

当江苏人还在调侃“苏锡无常”时,常州人已悄悄把特斯拉电池装进全球每10辆新能源车中的1辆。这座面积倒数第二、人口倒数第七的城市,2023年以10116.4亿GDP撞线“万亿俱乐部”,用全国0.03%的土地贡献了0.85%的经济总量。但比数字更魔幻的是它的逆袭剧本——没有恐龙却造出亚洲最大恐龙园,工业老城变身“中国版佛罗里达”,连丈母娘都成了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隐形推手”。

新能源狂飙:从“吊车尾”到“全球电池心脏”
十年前还被笑称“苏南小弟”的常州,如今手握全国97%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硬生生把“新能源之都”的标签焊死在身上。2016年那个春天,当李想带着理想汽车项目走进武进高新区时,恐怕没想到这里会诞生中国首个百万辆新能源车生产基地。如今走进常州经开区,你会看到这样的奇观:宁德时代的电芯生产线每40秒下线一块电池,隔壁中创新航的工程师正调试全球最薄储能设备,而马路对面的星星充电桩正以每天新增300根的速度铺向全国。

这座城市的新能源版图堪称“变态级”布局:

发电端:天合光能的光伏板铺满青藏高原,全球每10块太阳能板就有一块“常州造”;储能端:金坛盐穴里埋着世界首套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废弃矿洞变身“超级充电宝”,足够6万户家庭用一年;应用端:从比亚迪海豚到理想L9,每14辆国产新能源车就有一辆常州产;网联端:星星充电的智能运维平台监控着全国300万根充电桩,实时数据跳动得像科幻电影

“硬核制造”遇上“风骚操作”:工业老城的破圈密码
常州人似乎深谙“反差萌”的流量法则。在戚墅堰机车厂旧址,百年法式建筑里藏着元宇宙体验馆,穿着工装的老师傅和扎脏辫的艺术家共用一台3D打印机;青果巷的周有光故居隔壁,00后们端着“瞿秋白特调”咖啡玩剧本杀;就连西太湖边的废弃油罐,都被改造成ins风露营基地,周末帐篷价格比五星酒店还贵。

这种“土味混搭科技感”的魔改处处可见:

恒源畅厂:1936年的纺织车间变身长三角直播电商基地,老织布机成了网红打卡背景,去年双十一这里卖出2.3亿货品;

中华恐龙园:没有恐龙化石?不妨碍它年接待游客超800万,AR技术让霸王龙追着游客跑,衍生品收入吊打半数5A景区;

春秋淹城:三城三河遗址里,穿汉服的小姐姐用vlog还原《孙子兵法》,抖音播放量破5亿次。

藏在产业链里的“银发经济学”
在这座老龄化率28.53%的城市,退休大爷大妈们才是隐藏的产业推手。早上6点,文化宫地铁口的银丝面馆,70岁的王师傅边下面边念叨:“我家女婿在蜂巢能源搞研发,彩礼要了18万8,全给他买实验设备了”。这种“丈母娘经济学”催生奇景:社区老年大学开设电池工艺课,菜市场大妈讨论石墨烯导电性,就连公园相亲角都明码标价——“硕士学历、新能源从业者优先”

政府也没闲着:

“5元养老套餐”覆盖327个社区,却把省下的财政资金砸向合成生物产业,硬是在长三角抢下“北天津、南深圳、中常州”的产业格局;龙城英才计划让海归博士住进人才公寓搞研发,楼下就是三甲医院老年病科——搞科研和看慢性病两不耽误。

万亿之后的焦虑:光环下的三大隐忧

“电池依赖症”风险:尽管新能源产值占全市38%,但高端研发岗不足15%,硕士毕业生起薪比苏州低2000元,人才流失警报频响;

“候鸟经济”困局:理想汽车生产线扩建带来3万就业岗位,但配套商品房均价破2万,工人只能每天跨市通勤,被戏称“钟摆族”;

“文旅网红病”:恐龙园年营收15亿看似风光,但二次消费占比仅21%,远低于迪士尼的45%,流量变现仍是难题。

从“苏南小弟”到“万亿黑马”,常州给中国城市上了生动一课:没有先天优势,就自己创造赛道;搞不定“高大上”,就先玩转“土酷潮”。当苏州忙着建园区、无锡猛搞物联网时,常州人用新能源电池串联起产业链,用工业遗产拼接出新经济,甚至把老龄化危机转化为人脉资源。下次再听到“苏锡无常”的调侃,常州人大概会笑着打开手机——因为全球每10辆新能源车中,正有1辆的电池在为他们“发电”。

来源:破局者Brea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