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宝马的新汽车答卷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9:29 1

摘要:这两天,全世界的汽车记者都涌到了德国慕尼黑,不仅是为了即将开幕的慕尼黑车展。为什么?就是因为宝马在这里发布了“新世代”的首款量产车型——新世代BMW iX3。场面不小,从试驾到采访,从技术介绍到现场发布,不仅宝马自己很重视,全球媒体也给予高度关注。这样的阵势说

这两天,全世界的汽车记者都涌到了德国慕尼黑,不仅是为了即将开幕的慕尼黑车展。为什么?就是因为宝马在这里发布了“新世代”的首款量产车型——新世代BMW iX3。场面不小,从试驾到采访,从技术介绍到现场发布,不仅宝马自己很重视,全球媒体也给予高度关注。这样的阵势说明,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的发布绝不是一场普通发布会,而是宝马在新汽车的历史关口推出的一款富有深意的产品,说它是一份答卷也不为过。

这是宝马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的全球首发,国内还没有亮相。很多中国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这车怎么样?一句话总结:该有的,它都有了。你能想到的中国新势力玩过的那一套,宝马也大差不差,而且宝马还加上了自己对新汽车的理解:比如全球首创、已经被一些企业模仿的BMW全景iDrive(包含视平线显示系统);比特斯拉更早解决量产问题的大圆柱电池;首创智能保险丝概念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这些黑科技都是宝马自己拿出来的解决方案。但最重要的是,它还留住了宝马的灵魂——驾控基因。新世代BMW iX3搭载了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在发布会的前一天,同行的国内著名汽车技术专家朱西产教授试驾了伪装的新世代BMW iX3后说,方向精准,底盘扎实,不虚不飘,这不是一般电动车的感觉,而是宝马的独有体验。说到底,宝马把电车的愉悦感和百年的驾驶乐趣结合到了一起,这应该是新世代值得被发现的价值。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发布会上也给出了清晰的节奏:以BMW iX3为起点,2027年前全球推40余款新车,中国市场就有20余款。其中,中国专属版年内发布,2026年投产。换句话说,这份宝马交出的新汽车答卷,明年大家在国内就能看到。

提到电动车,就必须要提中国,因为这是全球汽车新能源和智能化的高地。客观说,过去一段时间,以宝马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确实比较被动。被动就要挨打,被动就要追赶。所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新世代就是宝马补课的产物。但这个看法不完全对,过去几年,我和齐普策有过多次交流,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围绕宝马新世代究竟要如何打造独特的产品体验。几次交流下来,齐普策给我的印象很清晰:在关注中国新汽车背后的新技术、新玩法的同时,他更强调的是宝马要深度诠释自己对新汽车的理解。比如在上海车展上,我们谈到智能化时,他就直言,智能化不是“功能”的堆砌,更不是“大屏”的堆砌。宝马在新汽车时代要的结果,不是追随,更不是模仿,而是要走出自己的路。这种表达,其实深刻阐释了宝马对新世代的理解。从这个层面看,别把新世代理解成宝马因为中国崛起被迫应对的结果,这一点必须说清楚。

宝马不是应战中国新势力,首先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一点。“Neue Klasse”(新世代)这个概念,宝马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过。当时宝马濒临财务危机,通过彻底的技术和产品革命站了起来,那次非常成功。在德国本土,一提到“Neue Klasse”,大家都知道它象征了宝马的复兴。只是因为那时候,宝马没有进入中国,所以中国消费者对新世代感知不深。今天,宝马把“Neue Klasse”(新世代)再次摆到台面上,就是要在全球新技术和新革命的浪潮中,给出宝马自己的全新思考和理解。所以,“Neue Klasse”(新世代)不是指今天全新BMW iX3一款车,而是宝马面向新汽车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的综述。齐普策说,“新世代是宝马集团史上最具前瞻性的战略项目,标志着在设计、科技和用户体验上实现巨大飞跃。”所以,今天以“Neue Klasse”(新世代)命名全新的电动化战略转身,绝不是为了某个市场,而是宝马面向未来新汽车的回答。当然,宝马也清楚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中国版本会有更长轴距,会有更强的智能化。中国用户对智能化要求高,宝马在中国也确实找了最强的供应商合作。阿里巴巴、DeepSeek、鸿蒙生态、Momenta、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等一批中国产业链领军企业,都参与到新世代车型的全球开发中。说白了就是齐普策和宝马常常挂在嘴边的“在中国、用中国”和“在中国、为全球”。所以说,不能把新世代简单理解为应对中国竞争,它是宝马主动面向未来新汽车的一次答案。

这几年中国电动车发展快,资源整合能力强,凑齐了电池、电控、算法、生态、语音等核心资源。如果把电动智能汽车的进化比作满分10分,中国新势力已经把“10”做到了。宝马新世代这种整合能力,也应该同样具备这“10”分,其中不少还是和中国顶级供应商共创的。但10分就够了吗?宝马认为不够,所以它多了“1”分。这“1”分,就是驾控基因,就是百年的机械素养。别人学不来,急不来。所以,中国方案是“10”,宝马方案是“10+1”。这就是差别,也是真正竞争力的体现。

从行业来看,中国汽车的新汽车时代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蔚小理”的重新定义。第二阶段是华为、小米、比亚迪的异军突起。但在第二阶段,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他们在赢得最多掌声的同时,也伴随着最多的批评。这说明行业正在进入深水区。我最近经常说,面向新汽车,问题很多,答案很少,有时答案本身也带着问题。中国新汽车面向未来,需要更多的答案,更需要正确的答案。宝马新世代,就是在这个节点上,交出的一份不同于中国新势力的答案。

齐普策在新世代上市前接受采访时,提到了四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第一,全球化布局的同时,要有不同市场间的整体规划;第二,功能集成,不能东拼西凑,要体系化融合;第三,技术的开放和共创,尤其在数字化领域要更多的强调现地化融合;第四,盈利模式必须可持续。这四点听上去恰恰是中国新汽车答案一次重新的批判和评价。但在我看来,却也是新汽车产业绕不开的底层逻辑。

当然挑战也在。宝马的新世代能不能真正跑通?能不能引领?还需要市场验证。尤其在中国高端车市场,当下最关注的还是价格,而不是品牌。宝马能不能讲清楚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大考,也是摆在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以及全体中国团队面前的大问题。如果解释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就会被拉下水去拼价格、拼配置,最后结果一定不好。

总的来说,现在这个新汽车时代,问题一大堆,答案却寥寥。很多车企还在徘徊,或者没拿出成体系的方案。宝马今天拿出了一份答卷。你可以质疑,但不能说它没想透。新世代,不是简单的一次产品更新,而是宝马真正进入新汽车时代的回答。只不过,这份答卷还没完,发布只是阶段性的开始,接下来还要不断往下作答。最终能拿多少分,还要靠结果来说话。

来源:AutoBusines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