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性滑膜炎和进行性软骨破坏。RA 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尽管这些疗法能够缓解症状,但对许多患者而言往往效果不佳,且常伴有不良反应。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性滑膜炎和进行性软骨破坏。RA 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尽管这些疗法能够缓解症状,但对许多患者而言往往效果不佳,且常伴有不良反应。
尽管 RA 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巨噬细胞在疾病进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 RA 受累关节中占主导地位的 M1 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ROS)加剧滑膜炎和软骨损伤。鉴于巨噬细胞表型具有动态性且受局部微环境影响,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靶向促炎细胞因子或 ROS 来诱导 M1 向 M2 极化。然而,抑制单个细胞因子并不足以消除炎症,因为炎症是由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驱动的。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董海峰教授团队在 Cell 子刊Cell Bio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Cerium-vanadium nanozyme/DNAzyme system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rapy throug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ing and inflammation regul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铈/钒金属有机框架(Ce/V-MOF)纳米酶和切割 miRNA-155 的 DNA 酶的类风湿关节炎(RA)综合治疗策略。Ce/V-MOF 纳米酶通过清除活性氧(ROS)来减轻氧化应激,而 DNA 酶通过降解过度表达的 miRNA-155 来抑制炎症。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产生了协同效应,有助于巨噬细胞从促炎的 M1 表型向抗炎的 M2 表型极化。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成像和组织学分析表明,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了关节侵蚀,减轻了炎症反应。这种纳米酶/DNA 酶系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新方法。
通过靶向活性氧(ROS)和促炎细胞因子来调控巨噬细胞从促炎(M1 型)向抗炎(M2 型)的转变,已成为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的关键策略。然而,目前的治疗方法未能有效解决这些因素,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卓越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铈/钒金属有机框架(Ce/V-MOF)纳米酶,再结合能切割 miRNA-155 的 DNA 酶(Ce/V-MOF@Dz),该系统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提供了一种综合方法。
通过优化 Ce/V-MOF 活性位点的空间排列,增强了其双催化中心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通过 SOD 和 GPx 活性的级联反应实现高效的活性氧(ROS)清除。同时,切割 miRNA-155 的 DNA 酶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这种清除活性氧和抑制炎症的双重作用机制,有效地促进了 M1 型巨噬细胞向 M2 型巨噬细胞的极化,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成像和组织学分析表明,治疗效果显著,减少了关节侵蚀,减轻了炎症反应。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类风湿关节炎建立了一种强大且协同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纳米酶/DNA酶纳米系统(Ce/V-MOF@Dz)实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协同治疗;
Ce/V-MOF@Dz 同时靶向活性氧和促炎细胞因子;
Ce/V-MOF@Dz 能有效驱动 M1 型巨噬细胞向 M2 型巨噬细胞极化。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biomaterials/fulltext/S3050-5623(25)00181-3
来源:啾咔科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