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底数幂乘法:\(a^m \cdot a^n = a^{m+n}\)(如第 3 题 D 选项,\(a^2 \cdot (-a^3) = -a^{5}\)正确;A 选项\((a-b)^2 = a^2 - 2ab + b^2 \neq a^2 - b^2\),完全
一、代数运算基础
(一)整式运算
幂的运算:
同底数幂乘法:\(a^m \cdot a^n = a^{m+n}\)(如第 3 题 D 选项,\(a^2 \cdot (-a^3) = -a^{5}\)正确;A 选项\((a-b)^2 = a^2 - 2ab + b^2 \neq a^2 - b^2\),完全平方公式展开错误)。
同底数幂除法:\(a^m \div a^n = a^{m-n}\)(如第 3 题 B 选项,\(a^6 \div a^3 = a^3 \neq a^2\),指数计算错误)。
幂的乘方:\((a^m)^n = a^{mn}\)(如第 3 题 C 选项,\((-a^2)^3 = -a^6 \neq a^6\),符号判断错误)。
积的乘方:\((ab)^n = a^n b^n\)(如第 9 题,\((3xy) \cdot (2x^2y) = 6x^3y^2\),系数相乘、同底数幂指数相加)。
整式乘除与化简:
单项式 × 多项式:\(a(b+c) = ab + ac\)(如第 17 题,\(x(x^2y^2 - xy) = x^3y^2 - x^2y\),再合并同类项)。
多项式 × 多项式:需展开所有项并合并(如第 18 题,\((x-2y)^2 - (x+4y)(3x+y)\),先展开完全平方与多项式乘积,再去括号化简)。
多项式 ÷ 单项式:将多项式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如第 18 题,化简后结果除以x,得\(-2x - 17y\))。
乘法公式应用:
平方差公式:\((a+b)(a-b) = a^2 - b^2\)(如第 5 题 A 选项,\((-4a-1)(4a-1) = ( -1 - 4a)(-1 + 4a) = 1 - 16a^2\)正确)。
完全平方公式:\((a\pm b)^2 = a^2 \pm 2ab + b^2\)(如第 5 题 D 选项,\((x-2y)^2 = x^2 - 4xy + 4y^2 \neq x^2 - 2xy + 4y^2\),中间项系数错误)。
(二)代数式求值与因式分解
代数式求值:
整体代入法:已知方程变形后整体代入(如第 13 题,由\(a+b=6\),\(a^2 + b^2 = 26\),利用\((a+b)^2 = a^2 + 2ab + b^2\),得\(ab = \frac{6^2 - 26}{2} = 5\))。
化简求值:先化简复杂代数式,再代入数值计算(如第 18 题,化简后将\(x=-2\),\(y=1\)代入,得\(-13\))。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法:提取多项式各项公因式(如第 24 题问题 2(1),\(a^2 + 3ab + 2b^2\)先提公因式,再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公式法:结合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如第 24 题问题 1,利用\(x^2 - y^2 = (x+y)(x-y)\)验证图形面积关系)。
(三)新定义运算
按给定规则转化为常规运算(如第 6 题,\(a*b = (a-b)^2\),判断选项 C 中\(a*(b+c) = (a - b - c)^2 \neq (a - b)^2 + (a - c)^2 = a*b + a*c\),故 C 错误)。
二、几何图形性质与判定
(一)轴对称与图形对称
轴对称图形判定:判断图形是否沿某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部分完全重合(如第 1 题,识别奥运会图标对称性,B 选项为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性质应用:
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距离相等(如第 22 题探究一,MN是CB垂直平分线,故\(DC=DB\);第 14 题,由作图得\(AM=BM\),\(AN=CN\),利用垂直平分线性质推导\(\angle BAC\))。
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如第 15 题,P在\(\angle AOB\)平分线上,故\(PC=PD\),结合全等证明\(OB=3\))。
坐标系中的对称:
关于 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如第 23 题(1),\(A(3,4)\)经 1 次 “K 变换”(先关于 y 轴对称得\((-3,4)\),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得\(A_1(-3,2)\))。
(二)三角形性质与全等
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
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circ\)(如第 19 题,\(\angle B=40^\circ\),\(\angle ACB=60^\circ\),得\(\angle BAC=80^\circ\))。
外角性质: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两内角和(如第 19 题,\(\angle ACD=120^\circ\),CE平分\(\angle ACD\)得\(\angle DCE=60^\circ\),故\(\angle E = \angle DCE - \angle B=20^\circ\))。
等腰与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顶角与底角(如第 11 题,内角\(50^\circ\)可为顶角或底角,故顶角为\(50^\circ\)或\(80^\circ\))。
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三角均为\(60^\circ\),可通过全等证明线段关系(如第 25 题(1),\(\triangle BCD \cong \triangle ACE\),得\(AE=BD=2\))。
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判定定理:SAS(如第 20 题,\(AC=DF\),\(\angle A=\angle D\),\(AB=DE\),证\(\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DEF\))、ASA(如第 15 题,\(\triangle CPB \cong \triangle DPA\))。
性质应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如第 10 题,添加\(AC=AD\),结合\(\angle C=\angle D\),\(\angle BAC=\angle EAD\),证\(\triangle ABC \cong \triangle AED\))。
(三)多边形与作图
正多边形性质:
外角和:任意多边形外角和为\(360^\circ\),正多边形每个外角相等(如第 4 题,外角\(36^\circ\),边数\(=360^\circ \div 36^\circ = 10\))。
正五边形:内角\(108^\circ\),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推导角度与线段关系(如第 7 题,\(\angle AGC=108^\circ\),\(AG=AE\)等结论均正确)。
尺规作图:
作线段垂直平分线(如第 22 题探究一,作CB垂直平分线交AB于D,证\(\triangle DCB\)与\(\triangle DCA\)为等腰三角形)。
复杂作图:结合对称与平移(如第 23 题(1),画\(\triangle ABC\)经 “K 变换” 后的图形)。
三、综合与新定义问题
(一)图形面积与代数等式
利用图形面积验证代数公式(如第 24 题问题 1,4 个 B 类图形围正方形,得\(x=a+b\),\(y=b-a\),验证\(x^2 - y^2 = 4ab\)等等式;问题 2,拼 “类长方形” 需分解面积表达式,如\(3a^2 + mab + 2b^2\)分解为\((3a+b)(a+2b)\),得\(m=7\))。
(二)最短路径与角度计算
轴对称求最短路径:作对称直线,利用垂线段最短(如第 8 题,作m关于n的对称直线\(m'\),B到\(m'\)的垂线段长为\(BD+CD\)最小值,结合\(30^\circ\)角得\(BH=3\))。
三角板角度计算:利用平行线性质与三角形外角(如第 12 题,两斜边平行,\(\angle 1=75^\circ\))。
(三)“包含图形” 新定义
一阶 / 二阶包含图形:根据对称规则确定直线位置与坐标范围(如第 26 题(1)①,\(A(-1,1)\)是CE的一阶k包含图形,\(k=\frac{-1+4}{2}=\frac{3}{2}\);(2)\(A(a,1)\)经二阶对称后,\(A_2(4+a,1)\)在BD上,得\(-3 \leq a \leq 3\))。
(四)三角形综合应用
动态与最值问题:结合等边三角形与全等,分析点的运动轨迹(如第 25 题(3),\(AE \parallel BC\),\(DE \perp AE\)时AE最小,得\(AE=2\));第 16 题,\(\triangle ABC\)中\(AB=AC\),\(\angle BAC=120^\circ\),证\(\triangle BEF\)为等边三角形等结论。
来源:貉子教育